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依韵和任司封见寄吟

依韵和任司封见寄吟

宋代 邵雍

辞麾来此住云霄,闻健登临肯惮劳。
紫陌事多都不见,家山围绕是嵩高。

诗人邵雍的古诗

首尾吟 其六十八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足时。开口笑多无若我,同心言少更为谁。

田园管勾凭诸子,樽俎安排仰老妻。不信人间有忧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首尾吟 其五十六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手时。善死自明非不死,有知谁道胜无知。

杨朱眼泪惟能泣,宋玉心胸只解悲。为报西风漫相侮,尧夫非是爱吟诗。

伊川吟

宋代 邵雍

休嗟流年随逝水,但将清景逐闲情。
山河天下从来广,日月林间长自明。
幸有园林供笑傲,岂无诗酒乐升平。
如何更得烟霞侣,好向伊川老此生。

至论吟

宋代 邵雍

民于万物已称珍,圣向民中更出群。
圣石不疑何尽日,知几何患未如神。
若无刚果难成善,既有精明又贵纯。
祸福兆时皆有渐,不由天地只由人。

书皇极经世后

宋代 邵雍

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岁月易迁革,书传难考详。
二帝启禅让,三王正纪纲。
五伯仗形胜,七国争强梁。
两汉骧龙凤,三分走虎狼。
西晋擅风流,群凶来北荒。
东晋事清芬,传馨宋齐梁。
逮陈不足算,江表成悲伤。
后魏乘晋弊,扫除几小康。
迁洛未甚久,旋闻东西将。
北齐举爝火,后周驰星光。
隋能一统之,驾福于巨唐。
五代如传舍,天下徒扰攘。
不有真主出,何由奠中央。
一万时区字,四千年兴亡。
五百主肇位,七十国开疆。
或混同六合,或控制一方。
或创业先后。或垂祚短长。
或奋于将坠,或奋于已昌。
或灾兴无妄,或福会不祥。
或患生藩屏,或难起萧墙。
或病由唇齿,或疾亟膏肓。
谈笑萌事端,酒食开战场。
情欲之一发,利害之相戕。
剧力恣知噬,无涯罹祸殃。
山川才表里,丘陇又荒凉。
荆棘除难尽,芝兰种未芳。
龙蛇走平地,玉石碎昆岗。
善设称周孔,能齐是老庄,
奈何言已病,安得意都忘。

崇德阁下答诸公不语禅

宋代 邵雍

浩浩长空走日轮,何烦苦苦辩根尘。
鹏程万里非由驾。鹤筭三千别有春。
铅锡点金终属假,丹青画马妄求真。
请观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

学佛吟

宋代 邵雍

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节奈愁何。
日名少日投宣圣,怕死老年亲释迦。
妄欲断缘缘愈重,徼日去病病还多。
长江一片常如練,幸自无风又起波。

插花吟

宋代 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簪花吟

宋代 邵雍

簪花犹且强年少,诉酒固非佯小心。
花好酒嘉情更好,奈何明日病还深。

里闬吟 其一

宋代 邵雍

里闬闲过从,太平之盛事。吾乡多吉人,况与他乡异。

共城十吟 其八 春郊雨后

宋代 邵雍

雨歇荡馀春,天光露太真。茵铺芳草软,锦濯烂花新。

风触莺簧健,烟舒柳带匀。如何当此景,閒卧度昌辰。

知人吟

宋代 邵雍

君子知人小于知,小人知人小于私。小于知,则同乎理者谓之是,异乎理者谓之非。

小于私,则同乎己者谓之是,异乎己者谓之非。

惜芳菲

宋代 邵雍

细算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

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

日中吟

宋代 邵雍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

三十年吟

宋代 邵雍

三十年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
天生天杀何尝尽,人是人非殊未休。
善偶鸳鸯头早白,能啼杜宇血先流。
须知却被才为害,及至无才又却忧。

蝎蛇吟

宋代 邵雍

蛇毒远于生,蝎毒近于死。
蛇蝎虽不同,其毒固无异。
蛇以首中人,蝎以尾用事。
奈何天地间,畏首又畏尾。

治乱吟五首

宋代 邵雍

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出入之谓神。
神无方而易无体,藏诸用而显诸仁。

首尾吟 其十四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识时。初有意时如父子,到无情处类蛮夷。

眼前成败尚不见,天下安危那得知。始信知人是难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九

宋代 邵雍

年老逢春莫厌频,更频能见几回春。更将酒盏强留客,却恐花枝解笑人。

世态不堪新间旧,物情难免假疑真。谁云梁燕多言语,此个深冤都未伸。

游山二首

宋代 邵雍

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
游既各有时,虽频无倦目。
贫清非伤廉,渎幽不为辱。
麋鹿不害人,心无害麋鹿。
邵雍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54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