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于谦
钟声惊散树头鸦,窗户微明月影斜。镜里衰颜随节换,数茎白发映乌纱。
过汜水
清汜垂虹贯浊流,崤函虎踞瞰中州。山河不尽登临兴,两袖春风独倚楼。
暮景
怪底东风恶,寒威透客衣。捲帘云接地,撩乱雪花飞。
除夕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圆明偈
明月无挂碍,皎然在虚空。恒河沙世界,照耀一般同。
秋光
秋水无痕彻底清,秋山如画更分明。雁鸿影里云连塞,砧杵声中月满城。
映日丹枫辉锦树,傲霜黄菊绽金英。不须频上高楼望,此景由来恼客情。
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 其一
老态潜从鬓里占,几番览镜立脩檐。仕途无愧甘清白,世味何须论苦甜。
晚谷迎风青穗舞,嘉蔬出土翠茎纤。壮怀不逐秋容变,一任萧萧雨满帘。
因观王金陵效白乐天何处难忘酒之作,喜其切近人情,乃亦效颦,非 ...
何处难忘酒,承恩昼锦荣。宾朋相慰藉,儿女共攀迎。
白发庭闱健,青春事业成。此时无一盏,安得叙欢情。
闻蝉声
密槐高柳覆华堂,满地薰风白昼长。却怪蝉声惊客思,不白蝶梦到吾乡。
清高最喜含朝露,断续何须怨夕阳。蚤晚凉飙天际起,万山秋色又苍苍。
太原道中晓行
星稀月落晓风清,犹听鸡声报五更。山势平吞沙漠境,河流曲绕晋阳城。
天涯何处寻归路,野景无边动客情。车骑纵横皆故道,不须候吏远逢迎。
客途春阴
薄云和日色,底事弄阴晴。驻马空回首,鸣鸠不住声。
东风吹野草,暮霭起山城。扰扰长途倦,逢人即问程。
腊月二十四夜口号
金炉银烛夜生春,爆竹声催节候新。自笑中年强随俗,买饧裂纸祀厨神。
题金璧山水二首 其一
溪山疏雨歇,水木散清阴。樵唱知何处,白云深更深。
谷日喜晴
谷日晴明好,丰年信可期。雪消风澹澹,天暖日迟迟。
东作因时起,西成与岁宜。忧民无限意,对此暂舒眉。
送王太守宇之任
皂盖朱轓出凤城,西风荡漾马蹄轻。新除明府声华重,旧说郎官玉雪清。
城郭月中无犬吠,山田雨后有人耕。四方太守皆如子,海宇何忧不治平。
送吴绣衣还朝
平明走马入京畿,杨柳飞花点绣衣。山外有山频入望,客中送客转思归。
红云高拱天门邃,绿树深藏驿路微。渡却黄河知己少,临岐杯酒莫相违。
秋晚行山西道中
暮云收尽雨初晴,马首关山路几程。落日旌旗迎使节,西风鼓角动边城。
溪流清见行人影,霜信寒催过雁声。最喜田家生事足,村村笑语乐秋成。
宿仁义驿
公馆萧条野水边,山深地僻少人烟。窗风吹梦不成寐,独拥青绫思悄然。
郑州留别沈平之
秉烛连床坐夜分,漏声和月度辕门。重论幼稚多堪笑,细数交游半不存。
最好知心成白首,可能醒眼对金樽。明朝又是梁园别,两地相思劳梦魂。
嘲灯花鹊噪
鹊噪灯花亦偶然,人间喜信只虚传。朝朝暮暮知多少,误却归期又隔年。
南国有佳人
南国有佳人,皎皎冰雪姿。恒恐污洁白,胭粉弗敢施。
奉身事君子,服勤忘燕私。一朝成远别,千里长相思。
愿托双飞翼,辛苦良不辞。飞来侍君侧,恩义两无亏。
永言执箕帚,尽瘁以为期。可望不可即,翘首空嗟咨。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05篇诗文
七夕二首
悼内十一首
汴城八景 其三 开宝晨钟
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小楼即景
暮春后归兴
送道士史志中
平阳道中
偶题三首 其一
题壁间画
长子县与同年彭绣衣会宿而别悠然怀思
庭前葵花盛开诗以赏之
清明感兴
春阴感怀
偶题三首 其二
游春
秋晚山行
读脩鍊书偶题
二月初三日出使
秋日述怀
咏煤炭
七夕二首 其二
次日阴云密布不雨复散
许昌怀古
十七夜灯
汴城八景 其七 吹台秋雨
秋峰
春寒忆家
过中牟鲁恭祠
欲登楼未果先赋一律以见意
用秋夜睡醒韵
再用前韵答陈绣衣
悼内六首 其五
夏日晚景
入京
春昼曲
送御史莫资本还南京
壁间画潇湘入景
汝宁怀古
过汜水睹曾典史所种树感怀一绝
题李景昌竹间书舍图
七夕感兴
黄河舟中 其一
暮秋感怀
秋暮汴中述怀
闺思
夏日即事
过方山
济宁道徬古冢
秋波
太原县元日即事
春日登楼
寄内
题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沛县歌风台
过皋陶庙
王大参以春景诸作见遗赋此以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