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沈梧
钟陵山色落秋风,蛰水龙云飘渺中。八百年来一宗派,画禅片席让思翁。
陇梅
天涯怜冷落,谁是素心人。惨淡乡关月,凄凉驿路春。
清癯非病骨,倔强亦天真。独抱好风日,讲山作主宾。
题画二十四首 其八
剩水残山车马稀,荒篱短树卧柴扉。此君不是求名者,偶为寻僧入翠微。
题画二十四首 其十一
淡染山容细点苔,疏篱短树翠成堆。避人结屋雪深处,谁料此翁采药来。
留别二首 其一
繁弦急管太匆匆,历碌关山怅望同。游子愁心流水外,美人梦幻落花中。
临岐密约贻兰茝,乘醉题诗寄雪鸿。惆怅长途天渺渺,一肩行李半帆风。
题画二十四首 其四
山色溪声心赏俱,烟云那觉变须臾。孤松傲世无人问,绝似苍茫独立图。
题画二十四首 其二十
山壑泉鸣太古音,寒松瘦石最知心。溪亭风月皆诗意,只合高人来此吟。
新秋寄怀顾顾山孝兼
一年容易秋风起,两地相思两不知。鸿爪空留泥上雪,驹光催作鬓边丝。
他乡落寞皆无妇,故国遥怜各有儿。休笑还家消息断,捣衣声里忆归期。
交川为陶齐写芦雁图嘱予题句
西风一夕两夕,寒芦将枯未枯。天末惊心烽火,雁来重认江湖。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七
南枝消息早,东阁梦魂清。同此窗前月,梅边分外明。
题画二十四首 其二
天开云影堕烟鬟,远水孤村何日还。最是家山好风月,柴门虽设不曾关。
乱后由广陵之袁浦忽忽自春而秋尽矣作此志感
回首扬州剧可怜,萧条又是九秋天。琼花有恨迷残月,衰柳无情带晚烟。
乱世易增孤客感,穷途翻得好诗篇。家书寄到频惆怅,怕劝归人早着鞭。
为竹仙题惠山秋晓图帐眉
图成一幅嫩凉天,涧影松声落帐前。绝似九龙山畔路,乡心忽系翠微巅。
同郡李友琴翁见余留别之作辱书来垂询行期极承关切率以短章答谢并 ...
区区心事何劳患,尺素殷勤慰别颜。况似同情皆客里,拟将分袂早春闲。
累渐知己动惆怅,辛苦奚童费往还。此后泖峰谁共赏,他时相约返家山。
题画二十四首 其十九
不惯登临不习闲,孤舟荡漾五湖间。瞥然似入富春道,两岸迂回百里山。
又题笠东鸿迹图卷
钱塘刺史风骚客,宦游偏冠鸿泥迹。此图烟水翳苍茫,重忆当年官震泽。
政简心闲作雅集,携壶挈榼来裙屐。宾主相望七八人,一时盛会娱泉石。
画图浑不羡西园,风流并入丹青册。东南名胜说吴江,梨花酒白鲈鱼碧。
修禊欣逢贤使君,吏隐天教遂所适。一朝迁转赴梁溪,松陵回首溯山隔。
梁溪古邑我家乡,乡里传君名籍籍。非徒心比惠泉清,更慕登临常岸帻。
追陪深恨识君迟,今始瓢城共晨夕。披图相与溯游踪,何时高会同畴昔。
梦游西湖
旧游湖上梦依稀,尝品龙泉话虎溪。尝野还疑僧共宿,天寒何碍鹤同栖。
林逋屋外梅偏好,苏小坟前月更低。为问武林山下客,六桥烟柳可凄迷。
题汤贞悯公墨梅册子二首 其二
朴纸寒香何处寻,墨痕淡淡月华侵。一声老鹤横江去,凄断孤臣铁石心。
题姚梅伯孝兼墨梅三首 其三
一幅寒葩千古心,砚池常觉暗香侵。梅花真有修来福,消受诗人彻夜吟。
万卷书楼图题赠子馨二首 其一
博得城南四子名,集窥全豹我心倾。难忘万卷楼头月,曾结诗盟并酒盟。
题画二十四首 其十二
山雨松风拂翠微,小桥流水掩柴扉。问君高世谁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
沈梧
沈梧(1823—1887),一作沈吾。字旭庭,号古华山农,又号九龙山樵。清无锡人。工诗词,善书法,精丹青。咸丰间游幕京师。著有《蓉湖渔笛词》。收藏甚富,所作山水,有士大夫气,无刻画痕。撰有《石鼓文定本》、《汉武梁祠画象考证》。诗作散失良多,后人将其诗搜罗撰刻一册为《古华山馆劫余稿》。► 83篇诗文
题画二十四首 其七
留别二首 其二
题画二十四首 其五
万卷书楼图题赠子馨二首 其二
将赴淮阴留别下邳友人
黄子湘太守属题令子贞石遗稿
题姚抱勤明府梁溪送别图
临董文敏傲北苑秋山二首 其一
题林下美人使面
题姚梅伯孝兼墨梅三首 其一
用少陵寄李白二十韵留别李少府白倩
登藩厘观三层阁同王彦卿朱子馨作此志感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一
题画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用前韵呈诸云宗兄兼似梅老二首 其二
叠前韵题秋山晚眺
思游富春久矣同治戊辰秋湘文观察守衢州有书见招以事牵率次年春始 ...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八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六
为袭干卿刺史画月夜渡江图系以小诗
题画二十四首 其十三
钱子奇大今赴浙为画溪山新霁图题赠
题松壑鸣琴
题画二十四首 其十八
临董文敏傲北苑秋山二首 其二
中秋远浦题壁
赋梅得影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九
题疏林竹石
题画二十四首 其十七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三
画竹题赠吴梅君老友二首 其一
题画二十四首 其六
留别张华亭古虞聊以志谢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二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十
客下将之袁江夜吟一律
题姚梅伯孝兼墨梅三首 其二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五
题画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
题画二十四首 其十四
答子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