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叶左丞见寄 其二

次韵叶左丞见寄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岩栖分麾去,鼎食羞嗟来。忧乐有大者,得丧良小哉。

霣心惊地坼,揽涕祈天回。愿言国步肃,追理边隙开。

洁身未足道,王孙真可哀。

诗人沈与求的古诗

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随处喧铜马,何人炫木牛。轻捐小山句,急捍大江流。

行迈心疑醉,周爰事喜谋。招呼隐君子,高浪兀虚舟。

次韵郑维心探梅未花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闻道年时醉一觞,野梅飘几荐馀芳。野尘不碍含生意,花骨犹存底死香。

入夜从教月浮动,争春空被雪埋藏。凭君妙句先催发,调护高枝莫中伤。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四

宋代 沈与求

隔溪花柳自无赖,烟淡风微恼杀人。走向西家觅酒伴,芒鞋竹杖去寻春。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毛公坛观

宋代 沈与求

山脊层坛古,松根曲径微。衣冠久已化,殿阁自相辉。

乔木交加合,闲云自在飞。无端雪髯老,犹效鹤重归。

晓过邻村

宋代 沈与求

推枕梦初断,篮舆踏露行。岁登人意乐,风急雁行惊。

曲涧哀湍泻,危桥独木横。清霜莫欺客,云日自晶明。

某蒙学士兄数要陪赏芍药花多白者月色数射光彩映发殆玉盘盂之苗裔 ...

宋代 沈与求

怅望扬州千朵盛,数枝聊足慰淹留。数逢月下陪真赏,一醉花前得胜游。

凿落细斟金晕侧,盘盂斜飐玉光浮。春衫并色浑无赖,映带霜毛笑隐侯。

次韵刘希颜蜡梅二绝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仙衣曳紫练裙黄,天遣清臞胜国香。月上小窗寒影动,不禁风味恼刚肠。

次律兄以芦菔见饷并有诗次其韵

宋代 沈与求

岁晚嘉蔬已向萎,独馀芦菔老霜畦。收随芧栗供山谷,赠比蘋蘩撷涧溪。

菹乱金钗入珍馔,羹融玉糁脱污泥。程春定觉人彊饭,功校蹲鸱自不齐。

郑维心约赵安道中大家兄次律学士及仆探梅城山乘月泛舟而归

宋代 沈与求

穷居不厌车马绝,委巷衡门常昼闭。朝来剥啄谁过予,倒屣逢迎走惊蹶。

里中胜士真可人,为忆寒梅耿残雪。招呼闻早探幽芳,平溪径遣扁舟截。

西山佳处云坞深,松竹萧森迷洞穴。上方小阁锁空明,开窗下见千山列。

画手无人貌平远,野阔天多供一瞥。冰花只作小寒枝,拄杖不辞穿巀嶭。

野僧省事畏客狂,攀援自向南枝折。疏香低入坐中来,骨冷肌清伴高洁。

襟期况有公子贤,伯也雄豪负奇节。手拈冻蕊荐深杯,妙语琅琅契禅悦。

人间此会不多有,忍放杯空成小别。归来怀抱与谁论,一棹翻然载明月。

次韵叶左丞见寄 其五

宋代 沈与求

仗马失刍豆,那顾一榻横。小儿衣挟楮,老妻钗堕荆。

心事独炯炯,眼力双荧荧。君恩未报偿,浩歌托沈冥。

上天不难知,谁能讯背盟。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国难更频岁,边尘动四溟。豺狼饱吞噬,天地失清宁。

黄屋无安所,霜笳不忍听。使臣归路阻,恸绝鬓星星。

邵子非谓予有天台之行见贻以诗次其韵

宋代 沈与求

巉巉老气郁青霞,过我依然醉帽斜。过说惊魂招楚些,忍闻悲曲动胡笳。

扁舟犯雪来何许,健笔凌云语益嘉。莫笑海山风引去,要寻源上问桃花。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六

宋代 沈与求

扬舲送子下苕霅,系缆沙头多柳株。十载风埃老行客,不知鸥鸟记人无。

过卞山次韵朱仰止涧亭绝句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环佩琮琤落断崖,水清石瘦没平沙。幽人散策经过地,草阁柴扉趁水斜。

报中有盛年休官者感而赋诗

宋代 沈与求

中都如海士如鳞,乘雁双凫亦见驯。林下已无长往客,江头谁伴独醒人。

因循傥使能成事,彊健何须便乞身。但喜高风激颓俗,要令钟漏一番新。

次韵维心忆梅

宋代 沈与求

野花飘尽江梅发,为报先春一信芳。为水疏林风格老,故山归路梦魂香。

雪霜贸贸添愁绝,蜂蝶纷纷预屏藏。折寄凭君呼健步,生枝莫放手痕伤。

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沙觜波生柁脚开,扁舟老去许归来。风帆一点日边下,雪浪千堆天际回。

城郭荒芜迷旧隐,江山寂寞写馀哀。此心元自无机事,寄语轻鸥莫见猜。

吴门别曾宏父

宋代 沈与求

招手湖山初识君,眼中已复见轮囷。清言自是一时杰,豪气欲无千载人。

客路临分随梦远,老怀论旧觉情亲。心期不免功名逼,傥记江南草树春。

赠老禅

宋代 沈与求

霜根刺刺猬圆颅,犹倚禅床听木鱼。底事世缘能老我,到头尘事不关渠。

磨砖几日能成鉴,闭户何人欲造车。若有小参重问讯,试寻消息向真如。

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索余次韵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朝廷策数马,寇盗谷量牛。世乱思奇画,身闲喜胜流。

鹓鸾霄汉侣,凫雁稻粱谋。得趣皆为达,那能陆荡舟。

沈与求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 19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