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二

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随处喧铜马,何人炫木牛。轻捐小山句,急捍大江流。

行迈心疑醉,周爰事喜谋。招呼隐君子,高浪兀虚舟。

诗人沈与求的古诗

书怀三

宋代 沈与求

应俗由来懒,谋身尚敢先。栖栖从见嫉,仆仆岂能贤。

骏马常追日,方舟可济川。人生各有趣,心目慎相怜。

无言颁政以诗寄行简辄次韵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镌磨文律似攻驹,十载相从亦数予。卷白欲倾东海酒,闭门贪钞北堂书。

风烟入眼山围座,鸥鹭惊心水满渠。此乐定非公所有,为闻鳌禁席频虚。

溪亭夜坐

宋代 沈与求

波面摇风暑气微,秃巾来坐钓鱼矶。相看月堕行人尽,只有流萤上下飞。

次韵叶左丞见寄 其四

宋代 沈与求

胸中浩无垠,富贵公自有。厌居廊庙公,戏习村野丑。

荒山披石林,它年齐岘首。杀鸡侑晨炊,炰羔行社酒。

此乐应独知,世味难可口。

送卢左司赴阙舟中口占

宋代 沈与求

胸中渺渺九梦泽,笔底滔滔三峡流。自合勋盟真易与,漫回诗律付冥搜。

平生所慕李君御,今日聊登郭泰舟。去矣相望重搔首,百年心事小迟留。

郑维心用张仲宗韵见赠复次其韵奉酬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少日功名心,偃蹇挽不来。雄豪本戏耳,静乐真贤哉。

畏事口三缄,忧时肠九回。无客榻长挂,有怀尊自开。

酒酣气如云,高哦追八哀。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客里思家且罢休,无聊怀抱不禁愁。鲥鱼苦笋过百六,又到一年春尽头。

正月十四夜观灯南寺子虚有诗次其韵兼呈骏发次颜

宋代 沈与求

娟娟佳月挂南楼,萧寺真成秉烛游。火树忽惊新节物,春衫不趁旧风流。

公方高卧追三已,我亦狂歌发四愁。为报襟期得名胜,何妨著处一开眸。

腊月二十六夜大雪投晓霁色恍然鸟语啁啾便有春意感而赋之

宋代 沈与求

黄昏雪打窗,夜雨破幽梦。晨光逗檐花,霁色晃池冻。

老木惊向荣,好鸟发微哢。草根露纤芒,虫声试群哄。

空畦土匀酥,侧涧泉流湩。腊尽杀气衰,春归生理共。

人情自多端,天意皆曲中。悬知造物公,未厌萌区众。

艰难重时节,俯仰疲迎送。心闲数造化,骨寒遭鬼弄。

那惊梅柳新,但饱藜藿供。行须过田家,泥饮空社瓮。

次曾宏父韵 其三

宋代 沈与求

微官似有不如无,老去因循负壮图。但得诛茅三亩宅,世缘端欲付轩渠。

宿叶璋桥庵舍

宋代 沈与求

渡涧穿林夕未休,野人篝火引前驺。惊从略彴滩声急,喜见廜㢝草盖修。

云卧自惊魂梦冷,星驰先恼肺肝愁。乞身老我双溪上,记取端能赋远游。

夜书山驿

宋代 沈与求

天寒夜向阑,月出山更静。风露摇青空,万象光耿耿。

啼螀泣幽草,宾鸿度前岭。归来坐孤窗,松竹舞清影。

沈景修宗博示试院书事二章次其韵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探帘山鸟一声幽,斗觉晴光烂不收。好梦已寻江上去,清篇更许坐中投。

欣逢阮籍开青眼,肯学虞卿赋白头。闻道月波春色满,好携行客住行舟。

曾守病目以治法与之有诗见贻次其韵

宋代 沈与求

闻道牙签检校频,昏花错莫乱惊尘。未须止酒妨投辖,便可捐书当徙薪。

肘后有方馀几所,眼中无障更何人。须公旧观神明复,准拟花前一笑春。

过徐氏郊居

宋代 沈与求

林梢眇眇堕斜晖,剥啄还来扣隐扉。门巷劣容居士屩,尘埃不到野人衣。

恰当夜甑黄粱熟,盛供春山紫蕨肥。侍坐无人只山月,两翁相对自忘机。

次吴江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水阔风豪浪拍天,鱼龙戏舞堕馋涎。寻常行处多翻覆,看我孤舟得隐眠。

次韵刘希颜蜡梅二绝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剪成香蜜缀疏枝,度腊争春已恨迟。清夜无人花睡去,小园风露更相宜。

和张仲宗送柯田山人归隐 其三

宋代 沈与求

谁为双眼青,自失两鬓黑。溪山招客子,占胜清凉国。

古人如可作,晚岁意何及。是中但可饮,慎勿忘酒德。

酒酣动长忿,惊问兵谁勒。

再用子虚韵和呈骏发次颜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灯市烧春接郡楼,岁丰人乐事遨游。繁弦急管方连夕,痛饮高谈自一流。

短帽纵堪陪胜赏,长檠那解照牢愁。归来卧对西窗月,独想清光烛电眸。

次桐庐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决决溪流不满滩,独怜舟子上风湾。日斜指点西村渡,竹户茅墙趁碧山。

沈与求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 19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