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诗挽陈提刑

诗挽陈提刑

宋代 释宝昙

清苦诸生节,廉平御史知。
一饥曾忍御,千里舍公谁。
落落天人际,拳拳骨鲠词。
秋风又凋物,空有老成悲。
少日牛力在,中年玉节新。
平生无惮吏,老去只忧民。
西泝身犹健,东归迹已陈。
丹丘方在梦,乔木想轮囷。

诗人释宝昙的古诗

平江灵岩

宋代 释宝昙

山断湖光迸一川,老师角黍过年年。
春风步屧长尘静,只有钟鱼取次传。

题犀浦张震仲竹斋

宋代 释宝昙

窗明只辨四时绿,眼老何妨五车读。
江湖商略不盈咫,月露清滋慰吾独。
淋漓舞茵不解醉,颠倒飞花有如屋。
竹外寒溪闻此盟,束书一笑趁鸿鹄。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宋代 释宝昙

云山最佳处,猿鸟无缺供。
人影堕清镜,花气来晴峰。
苔藓上佛壁,兔丝蔓寒松。
何年发天閟,当在浩劫中。

又和病中遣怀

宋代 释宝昙

闻公多病正缘诗,酷似梅花太瘦时。
故忆主人鸥去近,尚留宾客鹤归迟。
把麾定复追苏子,鼓瑟无因见孺悲。
已办扁舟轻似叶,明年真到习家池。

夜过鉴湖用前韵书所见

宋代 释宝昙

湖光晚作镜样平,寂无人声唯橹声。
群峰倒影不可辨,新月半钩如许情。
断蓬散作凫雁过,渔火静入江天明。
移舟快得一枕睡,梦有河神来送迎。

和史魏公秋日

宋代 释宝昙

山净晚馀碧,花深秋更红。
向来歌舞地,道德元冲融。
委身如蒹葭,不乱鱼鸟丛。
客至无少长,可人斯与同。
披衣坐良夜,一啸闻刚风。
何似饷佗国,频伽满盛空。
剧谈有类是,吾道何由穷。
此意诚未解,却须呼二公。

题道夫东征录

宋代 释宝昙

老来气味觉深稳,馀子但知声击撞。
烟云合千态万状,意气吞五湖三江。
如闻日观眇天下,俯视坎井非吾邦。
丈夫出门各一笑,笑罢归来心则降。

送杨梅

宋代 释宝昙

午树碧云合,星虚紫微垣。
赤肌风露香,绕齿冰雪温。
六月瘴雾湿,荔枝照黄昏。
江乡有此族,亦堕梅雨村。
白日走岩谷,红尘倾市门。
相如有酒渴,取密倾银盆。
一赏风味足,无使妨盘飧。

渡钱塘二首

宋代 释宝昙

身是行人意未平,江头已断午潮声。
旋收去国无边泪,聊写临风有限情。
家住青山何处是,眼穿白鸟去边明。
去年今日凄凉意,犹记梅花一笑迎。

送松上人西归兼呈去佞隐君子及其家贤子侄致

宋代 释宝昙

白云二十七,倒跨杨岐驴。
相当子岁年,力挽千乘车。
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庐。
后来凿空辈,一一人为徒。
诚负子远游,芒鞋费无馀。
百饥仅一饱,抱病几亡躯。
是病何所起,为药当何须。
不如速归休,问津於故吾。
方舟有家学,放光照西都。
寄声为多谢,勿谓今无书。
峨嵋旧时月,夜夜来东吴。

题刘夷叔诗稿后

宋代 释宝昙

蜜蜂於花似不薄,肥出两股中边甜。
嗅香嚼蜡总风味,不损花艳何其廉。
刘郎平生堕香国,老鬓不下花飞粘。
可怜酿蜜不满斛,空馀稚乳谁家檐。

和简斋墨梅二首

宋代 释宝昙

为怜玉色照前除,一室无因舍静姝。
寄语客卿烦想像,万花困苦乞为奴。

和赵制干二绝句

宋代 释宝昙

四十五里邻近寺,一十八盘容易山。
竟日篮舆走风雨,七峰峰外见斑斑。

止水道中闻莺

宋代 释宝昙

人间七月炎云升,碧树黄鹂亦可人。
哑咤一声行道外,不知身在故园春。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 其四

宋代 释宝昙

脩泉汲短绠,太山寄秋毫。赤松未必尔,勇去还渠高。

花笑

宋代 释宝昙

爱花无处奈花羞,著个东风好诨休。
不是笑花花自笑,一春几日得迟留。

寄赵宣教

宋代 释宝昙

却立群峰北望看,断虹飞雨即家山。
一时别舸惟公在,半世清游比梦閒。
卜筑未嫌身老大,著书先怯眼斓斑。
湖西为觅菟裘地,岁晚连墙共往还。

游参寥泉怀东坡参寥二老

宋代 释宝昙

两翁无恙时,泉当几何深。
公归百年后,泉没不可寻。
道德载一丘,行人知所钦。
流传一字妙,随喜文字淫。
梦语忽变灭,宁为真实音。
堂堂万钟簴,日莫西湖阴。
我欲撼一翁,以慰邦人心。
斯人如斯泉,魂来月同临。
天高无消息,泪落青枫林。

贺李大著

宋代 释宝昙

眉山县前江可怜,昔人饮此俱成仙。
只今独数苏与李,岂伊亲濯玻璃川。
功名事业天所靳,况复真宰持其权。
先公用舍诚有道,不愁轲后真无传。
道山人物今第一,蒹葭玉树犹依然。
东南弱水三万里,亦有跨鹤来翩跹。
至人活国岂无术,丹砂乌喙堪同年。
众工可笑不解事,颠倒规矩求方圆。
向来贲育尝贾勇,彼登有力能回天。
公今已不负世学,盍先鸥鹭高腾鶱。
窗间借取董狐笔,父子相继书凌烟。

送史同叔赴宫教

宋代 释宝昙

便催绛帐入王扉,肯落先公第二机。
肯鹗未尝凭荐口,诸生今始识抠衣。
宽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
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
释宝昙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15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