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为王漕寿

为王漕寿

宋代 释宝昙

十日西风便老成,挽回金气愈高明。
朱轓玉节非吾事,雪竹霜松不世情。
未可买山归卜筑,却须持橐慰平生。
如公骨相应仙去,绿发朱颜已有名。

诗人释宝昙的古诗

和赵制干二绝句 其一

宋代 释宝昙

四十五里邻近寺,一十八盘容易山。竟日篮舆走风雨,七峰峰外见斑斑。

题寿居仁远浦归帆

宋代 释宝昙

筑室江南欲尽头,故将沙尾击行舟。
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

平江灵岩

宋代 释宝昙

山断湖光迸一川,老师角黍过年年。
春风步屧长尘静,只有钟鱼取次传。

又和病中遣怀

宋代 释宝昙

闻公多病正缘诗,酷似梅花太瘦时。
故忆主人鸥去近,尚留宾客鹤归迟。
把麾定复追苏子,鼓瑟无因见孺悲。
已办扁舟轻似叶,明年真到习家池。

题喻弥陀接待院

宋代 释宝昙

作成宝钵梅花供,带得金池莲叶香。
百亿万僧同一饱,弥陀接待胜诸方。

题子陵钓台图三绝

宋代 释宝昙

隐约江天汉客星,夜深曾傍紫微明。
山川风物成迁变,犹有洪涛殷啸声。

送史同叔赴宫教

宋代 释宝昙

便催绛帐入王扉,肯落先公第二机。
肯鹗未尝凭荐口,诸生今始识抠衣。
宽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
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

花瓶

宋代 释宝昙

辘轳声中井花满,亦有口腹如许清。
百花丛中度朝夕,一点不关流俗情。

有怀山行

宋代 释宝昙

惯识春山笋蕨甜,只今病枕亦馋涎。
杖藜梦入僧窗去,饭饱茶香最可怜。

倦夜再用前韵

宋代 释宝昙

饥鼠方吟屋,飞蚊已噆肤。
稍虚灯火读,径作壁鱼枯。
辟户从风入,移床就月铺。
晓钟残暑破,依约在西湖。

为张功甫赋寒绿

宋代 释宝昙

君家故多书,馀地看寒绿。
食箪到尚悬,墙小摘杞菊。
霜畦新雨馀,柔条已三沫。
贵不数熊蹯,芳鲜落我腹。
口香唾茧纸,细字烦记录。
平章三百篇,焜耀五千读。
辛夷与杜若,百世亦臣朴。
士饥固其常,吾事已可卜。
归来一粲然,毋待发曲局。

吴知府挽诗三首

宋代 释宝昙

妙年声落落,晚岁陈堂堂。
政出诸公右,吾宁一老傍。
园林春婉娩,坟土泪凄凉。
孝友无馀事,新诗入锦囊。

和棋

宋代 释宝昙

意适何曾较疾迟,战酣夜漏继朝晖。
骊山信有无双手,野老宁知第一机。
静等鱼龙潜夜壑,迅如鹰隼击秋围。
春风过尽花无数,我固无因客亦非。

青奴

宋代 释宝昙

青奴初不下房栊,肌骨玲珑雪未中。
八月华胥人自到,可怜尘壁卧西风。

送伯才伯仲之官

宋代 释宝昙

浣花溪头春可怜,两凫一凫飞上天。
晓窗清净易一卷,兄弟过午无炊烟。
大凫白首古上人,小凫绿鬓东风前。
简书不畏畏泥滓,黄金污人须弃捐。
故山民病公所见,门前万里东吴船。
曩时雷电泣真宰,后世儿女成嫣然。
人生固有浪自许,毛发便窥肝胆全。
主家无地置弦索,妾身已为他人妍。
相携感慨一坠泪,唯我与汝非同年。
出门大笑亦不恶,此意嘿寄飞鸿边。

送林泽之至五夫

宋代 释宝昙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
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
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
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题刘夷叔诗稿后

宋代 释宝昙

蜜蜂於花似不薄,肥出两股中边甜。
嗅香嚼蜡总风味,不损花艳何其廉。
刘郎平生堕香国,老鬓不下花飞粘。
可怜酿蜜不满斛,空馀稚乳谁家檐。

为李方舟题东坡赤壁图

宋代 释宝昙

大江赤壁黄州村,鱼龙吹血波涛浑。
腥风不洗贼臣泪,暗湿官树旌旗昏。
城南哑哑一笑入,愁日动地回春温。
夜阑魑魅不敢舞,璧月如水舟如盆。
客亲馈鱼妇致酒,北斗可挹天可扪。
当时跨鹤去不返,水仙王家真画存。
百年画史有眼力,东坡晓挂扶桑暾。

和汪仲嘉尚书寄楼攻愧尚书韵

宋代 释宝昙

明日征帆取次飞,何人解识箭锋机。
何瞻北阙君恩重,莫遣西风酒力微。
早为汉庭归籲俊,未妨周易去研几。
适斋老去诗犹健,闻道行歌昼锦归。

题岘山图三绝

宋代 释宝昙

不见轻裘快马归,遥怜暮雨湿公衣。
岘山十里城南路,灯火家家望翠微。
释宝昙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15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