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夜会孙莘老司谏书斋 其三

冬夜会孙莘老司谏书斋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多病山人能放旷,忘缘居士解逍遥。蒲团叠足清相向,谁道云林胜市朝。

诗人释道潜的古诗

春日赤壁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萧瑟江梅树树空,兰芽犹短未成丛。行穷赤壁山西路,只有桃花一样红。

病中四绝句呈刘景文左藏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一室寥寥北岭隈,午窗孤枕梦初回。无端自是风惊竹,错认旁人问疾来。

春日杂兴 其四

宋代 释道潜

雨阕中庭暖日浮,春禽百种聚喧啾。粉腰蜂子尤无赖,挠遍花须未肯休。

次韵闻复庐山见怀

宋代 释道潜

匡庐三载恣徜徉,肯惮衣裘弊雪霜。学彻死生追粲忍,力穷骚雅陋齐梁。

心源素与秋潭静,定水宁同夏潦潢。邂逅逢余旧题墨,藓封苔駮不成行。

送兰花与毛正仲运使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从来托迹喜深林,显晦那求世所闻。偶至华堂奉君子,不随桃李斗氤氲。

建隆秋夜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娟娟云月照窗扉,纸帐形开梦觉时。庭下风篁自成韵,吹箫安用玉人为。

送定上人还会稽

宋代 释道潜

西风警群木,萧瑟散秋声。病客有归思,孤云无恋情。

月当千里共,人恨四难并。苦学谁如子,它年在一鸣。

春日杂兴 其六

宋代 释道潜

碧流如镜转春渠,时送残红出雨馀。可怕莓苔黏屐齿,强扶筇竹过邻居。

云巢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环湖相望百招提,高栋曾轩亦屡跻。未若道人基构胜,阑干清与白云齐。

次韵关子容晚霁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飞帘初遣雨师回,独上江城百尺台。万景横前方领略,越山仍欲送青来。

次韵闻复西湖夏日六言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山水初无今古,人间自有沈浮。试问行歌野老,桑麻用事何忧。

次韵孙传师龙图游醴泉寺

宋代 释道潜

杨林几曲到城根,中有招提气象昏。中雀聚群盘栋吻,老藤垂蔓覆高垣。

月生归路无灯火,巷转人家有笑言。却掩吾庐还寂寞,冷风摇幔影翩翻。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代 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

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

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

肺肝膏冷然,纨扇亦暂释。将军不吾期,乐事空自得。

愿言赋长谣,为我记此夕。

夏日山居 其八

宋代 释道潜

门外溪行碧玉,林梢日堕黄金。好景莫愁吟尽,会看月出遥岑。

宿乾明

宋代 释道潜

五更风雨闹秋堂,梦断篝灯尚有光。明日又为湖上客,船头云水正茫茫。

寄张明甫朝奉

宋代 释道潜

昔公令吾乡,绿发气方壮。鸣弦坐高堂,百里肃清旷。

良辰骋遨嬉,茧足履青嶂。当时陪杖屦,笑语相颉颃。

论文希邺都,乐事敦可尚。铜章既云解,余亦航海上。

悠悠亘六载,天角空相望。朅来石头城,邂逅慰离怆。

携手雨花台,俛仰得超放。瓶盂徙京口,冉冉抱微恙。

扁舟乱江来,起我神益王。浮云共平生,飘忽无定向。

去年客梁园,尘土纷冗长。狙猿失林木,憔悴无优况。

独有青桂枝,冰雪不凋丧。惠然肯过从,香积仍接饷。

秋风迫南还,危帆高且张。落日通津门,转盼增惋怅。

寝寐见高标,幽魂惊夜帐。相忘同海鱼,千里各云浪。

淮上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今夜沙头月上迟,小萤零碎傍船飞。可怜光彩虽无限,何似婵娟一寸辉。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六

宋代 释道潜

爱君檐外萧萧竹,翠干扶疏一样齐。莫道此君无俯仰,惊风坠雪亦须低。

余初入智果院

宋代 释道潜

泰山屹天下,四海同仰止。我公命世英,突兀等于是。

胸中廓秋汉,皎绝微云滓。当年事危言,轩冕如脱屣。

正贵知我希,宁惭不吾以。风云果再符,六翮排空起。

一昨厌承明,抗章求迤逦。馀杭古雄藩,比屋富生齿。

立谈政即成,兴不负山水。雍容敦末契,访我顽且鄙。

大旆辉松门,禽猿亦惊喜。森森门下士,左右粲珠履。

使君道德姿,圭角非所恃。软语如春风,薰然著桃李。

今朝真胜事,千载足遗美。安得笔如椽,磨崖为公纪。

东坡先生挽词 其六

宋代 释道潜

群惊投老窜炎荒,瘴雨蛮烟岂易当。焘气内全真自葆,铁心无动处何妨。

海山出处凭谁共,蜑叟追随乐未央。准易著书人不见,微言分付有诸郎。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