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子固舍人 其一

赠子固舍人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文章炜烨动当时,隽乂虽多不并驰。解激颓波旋往古,独怜夫子抱青规。

山川淑气真能感,宇宙雄名岂浪垂。未信长途老天马,行看蹴踏上瑶池。

诗人释道潜的古诗

次韵秦少游学士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阳秋閟肝膈,无处见微茫。时作丹青戏,风流冠帝乡。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七

宋代 释道潜

端居终日少逢迎,佳客时来一座倾。不见诸郎事弦管,幽窗唯有读书声。

次韵古上人湖上步月

宋代 释道潜

寻常西湖月,云雾多袭明。兹宵实昭多,似慰诗人情。

低昂见列宿,戢曜非光荧。起余二三子,微咏哦新声。

杖藜山前去,鸡犬寂不鸣。兰皋宿鹭群,回首时自惊。

君看南北山,气象真峥嵘。参差烟树丛,一一含馀清。

上人江南秀,邂逅意所倾。夜阑劝复路,浩兴殊未盈。

玉荆山人崔君草堂

宋代 释道潜

玉荆山苍势蜿蜒,玉荆涧碧涵漪涟。山人结庐占幽绝,如使世俗来无缘。

窗前松竹交夏荫,砌下红紫争春妍。清肠终日饱葵藿,耳目久厌论腥膻。

山空月昼猿鸟寂,象床拂拭翻朱弦。泠然细韵发幽指,妙意自得人谁传。

乌巾席帽事高格,蹇驴独跨何翩翩。行当近林就卜筑,与子来往聊穷年。

庐山杂兴 其十五

宋代 释道潜

通玄接香谷,夹道青松直。高秋得微雨,秀色寒更碧。

林梢挂红子,照眼明的的。散策从所欢,悠悠事遐历。

僧坊媚烟篆,笑语恋几席。陶谢安在哉,空山独行迹。

东园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斜照明明射竹篱,桑阴翳翳麦蛾飞。萧条一径无来辙,时见羸牛引犊归。

次韵方平送李南仲赴试春闱

宋代 释道潜

四溟凫雁集天池,十目先看俊翮飞。养气有馀吞大敌,穷经无缪识玄微。

尘埃旧服辞阿緆,雨露新袍授楚衣。拜命还家春尚好,桃花流水涨渔矶。

送琳上人还杭

宋代 释道潜

聚水作一雨,多少近远随所遭。或沾枯荄仅濡浃,或入巨海成波涛。

少林真风今百纪,怅惜至此何萧条。喜君齐志早寂寞,同我十载沦刍樵。

含冲嗜漠不自厌,更欲刺口尝群肴。师门祖席在在有,得此失彼良自嘲。

朅来东南走千里,但愿刈楚逢翘翘。駃浮长川不惮恶,陟彼巨巘宁知劳。

诚专志苦若有相,行断西壤逢英豪。金锤扣天玄楗廓,玉电激海明珠高。

星霜因循共千日,谁尔使子先行包。湖山蜿蜒湖水薄,湖上幽人想如昨。

秋入芙蓉露已漙,晓捲帘栊暑初却。明明潭底见行云,谩谩空中闻唳鹤。

此景从来吾已知,异乡宁羡君先归。由来出处元无隔,同看明朝日上时。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赋归堂

宋代 释道潜

王郎英妙年,功名固堪勉。浩然赋归欤,持操真可羡。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白头幕府尚崎岖,南亩归休盍早图。滍上山川要佳句,安排风月待相如。

次韵通守杨叔丰大夫游狼山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朱轮千骑拥郊坰,政暇寻山固有名。眼接青苍心已喜,身经旷野路尤平。

潮吞浦溆浑如海,蜃吐烟云谩作城。欲访真仙迷紫府,空端依约步虚声。

送子中待制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翘翘孤凤凰,安巢本阿阁。偶来依泽国,归兴遂淹泊。

江山迫岁华,草木正摇落。霜空肃万里,纤翳无处著。

翻然整羽仪,一举在寥廓。

吴门有怀钱塘何彦时仙尉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湖岸茸茸细草生,芳洲杜若想纵横。去年问柳寻花地,谁伴穿云渡水行。

孙传师密学挽辞 其四

宋代 释道潜

伯仲持哀日,余方倾盖初。炷香翻贝叶,酌茗饭园蔬。

一作邗沟别,空传桂岭书。升堂揖遗像,回首意何如。

清聚轩

宋代 释道潜

之子吟怀欲称情,故穿幽沼滀清泠。傥逢来客议深浅,但道渊源通北溟。

江行寄俞仲宽察院

宋代 释道潜

潮回沙浦寒,月落山未晓。驾言江上行,行远心亦悄。

茅屋两三家,鸡声闻缥缈。轻风飐垂杨,芳枝何袅袅。

上有双鸣禽,下有蕙兰草。蒸蒸物已繁,灼灼花更好。

时见赪尾鳞,跳波泳纹藻。即事起幽情,情含结怀抱。

故交如参辰,咫尺旷烟岛。红日已三竿,回辕白沙道。

但闻萧苇间,挐音飞杳杳。

冬夜会孙莘老司谏书斋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多病山人能放旷,忘缘居士解逍遥。蒲团叠足清相向,谁道云林胜市朝。

用法颖韵寄诜上人

宋代 释道潜

吾生出处异周颙,猿鹤休惊蕙帐空。猿笋荐盘非世味,胡麻供饭古人风。

时翻贝叶千行偈,战胜诗魔五字功。杖屦傥来偿素约,与君同尽此生中。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楚客当年何苦,愁怀缭转非舒。赖有管城公子,离骚万恨能书。

曾子固舍人挽辞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雄词大册破幽昏,返覆难窥斧凿痕。投老雍容归法从,衔哀仓卒负都门。

云泉已负高秋约,江渚空悲静夜魂。谁与朝廷终太史,君王应待鹡鸰原。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