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绮罗香·咏春雨

绮罗香·咏春雨

宋代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柳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译文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柳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临近残断的河岸,可见绿绿的水波涨起,使水面上漂着片片落红,带着幽愁漂流向东。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注释

注释
绮罗香:史达祖创调。
做冷欺花:春天寒冷,妨碍了花儿的开放。
冥迷:迷蒙。
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经春雨淋湿,飞不起来。
西园:泛指园林。
钿车:用珠宝装饰的车,古时为贵族妇女所乘。
杜陵:地名,在陕西长安东南,也叫乐游原。
官渡:公用的渡船。
谢娘:唐代歌妓名,后泛指歌妓。

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赏析

  史达祖工于描摹景物,以咏物词见长。这首咏春雨的《绮罗香》构思巧妙,摹写生动,情致深婉,也是他的咏物佳作之一。
  南宋后期,词坛上的咏物词,存在两种不同的写作倾向。一种是:并不对所咏之物进行细致、逼真的描摩,有时甚至根本不对“物”的形貌加以刻画,而是竭力写出所咏之物的“品格”,借物的“品格”来表现作者的人格、精神。比如姜夔的《卜算子》:“月上海云沉,鸥去吴波迥,行过西泠有一枝,竹暗人家静”。此词系咏梅花,但对梅的色香、形貌,词人全然没有着笔,而是以明月、海鸥、竹等高洁之物作为背景,侧面衬托西泠的一棵梅树,暗示此梅之“孤”与“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性情人格。这种遗去形貌、专取品格的写作倾向,虽有助于深化作品的意蕴,但由于其艺术表现的中心是物的品格,而非具体的形貌,因此难以给读者具体、鲜明、生动的感受。王国维说读这类作品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道着了这类作品的弱点。
  咏物词写作的另一种倾向,重物象形貌的刻画,在力求形似的同时兼求神似。通过对所咏之物细腻、准确的描绘,努力造成一种逼真、生动的画面,并由此传达作者的情感。史达祖此词即是如此。
  上片一下笔,词人就创设了一种烟雨迷离昏沉的境界。濛濛春雨,带来寒意,使性喜温暖的花儿受到摧残,凄迷的雾气笼罩柳树,天空昏沉黯淡,一片暮色,仿佛是春雨偷偷促使而成。“做冷欺花”,给人以触觉上的感受;“将烟困柳”,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偷催春暮”,更是巧妙地调动了人们的听觉器官,使人如闻春雨那沙沙的步履声。起笔三句,不同凡响,摄住了春雨之魂,使纸面上的绵绵春雨,变成可感可触、可见可闻的对象。
  接下来的“柳日”两句,进一步描写春雨的特有面貌。上句是说春雨极细极密,一片迷糊,满布空间,着重刻画的是春雨的静态;下句说春雨忽起忽止,下下停停,总下个没完,重点表现的是雨的动态。动静结合,使春雨形象更为鲜明、具体地呈现读者面前。同时,又用一“愁”字,点染气氛,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以上五句,作者紧扣春雨特征加以摹写已到柳态极妍的地步。进一步刻画,已难措笔,所以作者笔锋一转,写了燕子、蝴蝶的行动。春雨沾湿蝶翅,影响它展翅飞行,故云蝶惊。春雨润湿泥土,便于燕子衔泥筑巢,故云燕喜。迷漾灰黯的春雨图经紫燕素蝶点缀,色彩有所改观,呈现一种凄丽的境界。燕、蝶的作用不仅侧面衬托春雨,扩大了词境,而且,蝶惊燕喜的气氛还反衬出作者寂寞黯然的心境。
  “最妨它”两句,写春雨对自己约会的影响。“佳约风流”,指男女约会。钿车,以金为饰的华丽车子。杜陵,在长安附近,汉宣帝陵墓所在地,附近多富贵人家,这里借指与情人约会之地。春雨连绵,道路泥泞,心爱之人所乘之钿车受阻,约会之事也就成为泡影了。
  这两句因咏物而融入闺情。“佳约”的一方,或是作者自己。雨妨佳约,钿车难至,怀人不见,愁情可知。这两句,遥应前面“愁”字。作者融一片愁情于雨景之中,借春雨冥迷暗淡之境现作者怀人不见之情,情景两者融洽无间,堪称绝妙。
  下片,作者继续把咏雨和抒情结合一起。上片重在描写春雨而兼寓愁绪,下片则主要抒发怀人之情而仍关合雨意。
  前三句写天色渐晚,潮随雨涨,江水汹涌,作者站在江边,极目远望,但见烟波迷茫,渺无边际,官方所设之渡口(官渡)隐没于烟雨之中,难以寻觅。“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化用唐朝韦应物七绝名作《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句诗而自成意境。韦诗通过雨天潮急,野渡无人,小舟自横的景色描写,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趣。史词则承“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两句,更进一步、更深一层表现了他的愁绪:陆路不通,则觅水道,官渡亦不见,则其愁转浓,可以想见。写来曲折细致、笔法多变。官渡既不见,映入眼中的,只是远处隐隐约约的几座山峰。 “和泪谢娘眉妩”一句,妙笔突起。谢娘本是唐时歌妓,这里借指作者所思念的女子。眉妩,指女子眉毛妩媚。此句写物拟人,含蕴极深。其一,生动地写出了烟雨迷漾之中的山峰形态;其二,将远山比作谢娘(自己之情人),可见作者因“雨妨佳约”,心头情丝缭绕,排遣不去。其三,写谢娘含泪,又是作者悬想对方因思念自己而伤心落泪,这种由“对面入笔”的写法,更翻进一层显示出作者相思之深切。这与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诗句及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诗句写法机杼略同而层折更多、更深,的确是极为难得的佳句。
  春雨绵绵,怀人不见,伤如之何?“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两句承上进一步写词人之愁。春雨磁润,新绿遍生,花儿却受到摧残,脱离枝叶,带着愁意,随着流水飘向远处。言下之意,春雨隔人,除了相思,别无他法。犹如春雨摧残下的花儿,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带将愁去”。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其愁思之深长,读来真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感。
  最后两句以回想从前之事作结,依然不离雨景。“记当日门掩梨花”,化用李重元《忆王孙》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剪灯深夜语”,则脱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对”诗句。两句回忆往事:也是这样的春日,雨打梨花,院门深闭,自己和心爱的女子欢聚一起,剪着灯花促膝夜语。史词两句的意境,却是作者已经经历过的,是回忆的产物。作者化用前人诗词,灵活通脱,不仅不离咏雨及思人的本旨,而且还借此更为真切地反映了自己的心情。李商隐之诗本系悬想,是想象将来欢聚,而史达祖却用以忆昔,伤叹欢聚长叙已成往事,眼前他只是孤身一人,怅对沉沉大江,绵绵春雨。经过如此组合化用,形成新的境界,和全词所要传达的情绪契合无间,浑然一体。这样用事,达到古人所谓“浑化无迹”的地步。
  综观全词,构思措辞都很工巧,没有一字说出“雨”字,却句句不离春雨。同时,全词发抒愁情,写得婉转层折,情致深厚。张炎认为此词好在; “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诗人史达祖的古诗

燕归梁·独卧秋窗桂未香

宋代 史达祖

独卧秋窗桂未香。怕雨点飘凉。玉人只在楚云傍。也著泪、过昏黄。西风今夜梧桐冷,断无梦、到鸳鸯。秋钲二十五声长。请各自,奈思量。

汉宫春·花隔东垣

宋代 史达祖

花隔东垣,咏燕台秀句,结带谋欢。匆匆旧盟,有限飞梦重关。南塘夜月,照湘琴、别鹤孤鸾。天便遣、清愁易长,春衣常恁香寒。唐昌故宫何许,顿翦霞裁雾,摆落尘缘。一声步虚,婉婉云驻天坛。凄凉故里,想香车、不到人间。羞再见、东阳带眼,教人依旧思凡。

解佩令·人行花坞

宋代 史达祖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有新词、逢春分雾。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倚珠帘、咏郎秀句。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指春衫、泪曾溅处。

贺新郎·同住西山下

宋代 史达祖

同住西山下。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暑不到、云宫风榭。楚竹忽然呼月上,被东西,几叶云萦惹。云散去,笑声罢。清尊莫为婵娟泻。为狂吟醉舞,毋失晋人风雅。踏碎桥边杨柳影,不听渔樵闲话。更欲举、空杯相谢。北斗以南如此几,想吾曹、便是神仙也,问今夜,是何夜。

于飞乐·绮翼

宋代 史达祖

绮翼??,问谁常借春陂。生愁近渚风微。紫山深,金殿暖,日暮同归。白头相守,情虽定、事却难期。带恨飞来,烟埋秦草,年年枉梦红衣。旧沙间,香颈冷,合是单栖。将终怨魂,何年化、连理芳枝。

齐天乐·鸳鸯拂破苹花影

宋代 史达祖

鸳鸯拂破苹花影,低低趁凉飞去。画里移舟,诗边就梦,叶叶碧云分雨。芳游自许。过柳影闲波,水花平渚。见说西风,为人吹恨上瑶树。阑干斜照未满,杏墙应望断,春翠偷聚。浅约挼香,深盟捣月,谁是窗间青羽。孤筝几柱。问因甚参差,暂成离阻。夜色空庭,待归听俊语。

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代 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盈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杏花天·细风微月垂杨院

宋代 史达祖

细风微月垂杨院。记年少、春愁一点。栖莺未觉花梢颤。踏损残红几片。长安共、日边近远。况老去,芳情渐减。屏山几夜春寒浅。却将因而梦见。

一翦梅(追感)

宋代 史达祖

秦客当楼泣凤箫。宫衣香断,不见纤宫。隔年心事又今宵。折尽冰弦,何用鸾胶。
些子轻魂几度销。兰骚蕙些,无计重招。东窗一段月华娇。也带春愁,飞上梅梢。

忆瑶姬(骑省之悼也)

宋代 史达祖

娇月笼烟,下楚领、香分两朵湘云。花香渐密时,弄杏笺初会,歌里殷勤。沈沈夜久西窗,屡隔兰灯幔影昏。自彩鸾、飞入芳巢,绣屏罗荐粉光新。
十年未始轻分。念此飞花,可怜柔脆销春。空余双泪眼,到旧家时郎谩染愁巾。袖止说道凌虚,一夜相思玉样人。但起来、梅发窗前,哽咽疑是君。

过龙门/浪淘沙令

宋代 史达祖

一带古苔墙。多听寒螀。箧中针线早销香。燕尾宝刀窗下梦,谁翦秋裳。宫漏莫添长。空费思量。鸳鸯难得再成双。昨夜楚山花簟里,波影先凉。

贺新郎·西子相思切

宋代 史达祖

西子相思切。委萧萧、风裳水佩,照人清越。山染蛾眉波曼睩,聊可与之娱悦。便莫赋、湘妃罗袜。怕见绿荷相倚恨,恨白鸥、占了凉波阔。拣凉处,放船歇。道人不是尘埃物。纵狂吟魂魄,吹乱一巾凉发。不觉引杯浇肺渴,正要清歌骇发。更坐上、其人冰雪。截取断虹堪作钓,待玉奁、今夜来时节。也胜钓,石城月。

阮郎归(月下感事)

宋代 史达祖

旧时明月旧时身。旧时梅萼新。旧时月底似梅人。梅春人不春。
香入梦,粉成尘。情多多断魂。芙蓉孔雀夜温温。愁痕即泪痕。

万年欢·春思

宋代 史达祖

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
非干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

于飞乐(鸳鸯怨曲)

宋代 史达祖

绮翼兼羽兼羽,问谁常借春陂。生愁近渚风微。紫山深,金殿暖,日暮同归。白头相守,情虽定、事却难期。
带恨飞来,烟埋秦草,年年枉梦红衣。旧沙间,香颈冷,合是单栖。将终怨魂,何年化、连理芳枝。

一翦梅·谁写梅溪字字香

宋代 史达祖

谁写梅溪字字香。沙边幽梦,常恁芬芳。不知花解伴昏黄。只怕东风,吹断人肠。小阁无灯月浸窗。香吹罗袖,酒映宫妆。如今竹外怕思量。谷里佳人,一片冰霜。

鹧鸪天·御路东风拂醉衣

宋代 史达祖

御路东风拂醉衣。卖灯人散烛笼稀。卖知月底梅花冷,只忆桥边步袜归。闲梦淡,旧游非。夜深谁在小帘帏。罘罳儿下围炉坐,明处将人立地时。

燕归梁 其四 湖上即席分韵得羽字

宋代 史达祖

鸳鸯拂破蘋花影,低低趁凉飞去。画里移舟,诗边就梦,叶叶碧云分雨。

芳游自许。过柳影闲波,水花平渚。见说西风,为人吹恨上瑶树。

阑干斜照未满,杏墙应望断,春翠偷聚。浅约挼香,深盟捣月,谁是窗间青羽。

孤筝几柱。问因甚参差,暂成离阻。夜色空庭,待归听俊语。

玉楼春(赋梨花)

宋代 史达祖

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佳。
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

齐天乐(赋橙)

宋代 史达祖

犀纹隐隐莺黄嫩,篱落翠深偷见。细篱重移,新霜试摘,佳处一年秋晚。荆江未远。想橘友荒凉,木奴嗟怨。就说风流,草泥来趁蟹螯健。
并刀寒映素手,醉魂沉夜饮,曾倩排遣。沆瀣含酸,金罂裹玉,蔌蔌吴盐轻点。瑶姬齿软。待惜取团圆,莫教分散。入手温存,帕罗香自满。
史达祖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8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