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貂锦何年去画楼,楼前荆棘满空秋。行人立马一抬首,叠笏还疑在上头。
崔氏筵食乾荔枝
岭南四五月,丹实喜垂垂。贫者亦得饱,鸟雀各痴肥。
一别逾八载,寤寐长相思。谁谓我此生,复有见尔期。
尔颜宁似旧,臭味已全非。入手倍见惜,未嚼心伤悲。
想尔当繁茂,岂意落边陲。见我良独愧,席上共珍奇。
我实谅尔心,人世贵相知。
还山忆旧十首 其二
相见必破颜,来往永无期。出塞将十年,始如初逐时。
寒夜偶成
木佛寒灯共一堂,漫思往事浩茫茫。何曾辱我非能忍,无柰恩多未易忘。
门掩疏钟人自古,更残薄被月如霜。吾生犹及梅花发,岂必罗浮是旧乡。
送鹿
尔宜隐山谷,胡为露厥角。昔共云中仙,今同笼中鹤。
送尔迢递入长安,尽道长安可行乐。高车美食即陷阱,讵料尊荣遭割剥。
小鹿无知大鹿忧,悔曾饱啖新民粟。新民忍饥送尔行,天道往复亦何速。
忽忆钟山陵寝边,祖宗德泽三百年。歘忽运衰骨肉尽,何况远塞寄荒烟。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含饴亦自足欢娱,又见双双挽白须。便使郑图添百子,可能代得老翁无。
相逢行 其三
相逢大路中,君西我自东。不知为何事,但见马匆匆。
博中
数别何曾见泪痕,长干落日自吹埙。故园一任荒丛菊,急难方知忆弟昆。
小雨滴生春草梦,西风飘送老梅魂。为怀正好愁冬际,芦叶芦花江上村。
相逢行 其四
相逢两复三,君北我自南。明知不是伴,半揖略交谈。
赠王三
仆走马复死,手中缺铜钱。茆屋临道傍,床壁相新鲜。
长斋礼绣佛,但祝慈母年。饭僧本性情,匪独于余偏。
瓶粟或不继,大笑断炊烟。己饥犹可耐,人饥甚忧煎。
眼见陈氏子,欲啮无寸毡。仓皇走道途,愿为觅数椽。
数椽亦易易,所贵主人贤。下榻横药室,授经向市廛。
片瓦苟盖头,饱食即神仙。予亦为陈子,朝夕心乾乾。
好事见他人,题诗后世传。
野叟
野叟从何来,被褐持短筇。入门但索饭,竟坐无礼容。
见予手执管,敢问是何虫。三王与五帝,全不著其胸。
一字未曾识,安知拙与工。予因悔读书,山居亦匆匆。
九日左公招郭北登高
篱边不见菊花开,门外时闻慧远来。万里风沙愁黯黯,相携莫上望乡台。
还山忆旧十首 其十
最怜同出塞,不得上千山。屡咏山僧句,常思山鹿间。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三
亦是前朝寺,寺毁空浮图。嵯峨插霄汉,寂寞守山隅。
老僧见再拜,持斧斫枯株。曲直任天然,自手搆茆庐。
四壁坚且厚,一径不崎岖。筑灶近古井,支床叠破书。
扫叶烧不尽,拾粟食有馀。明月造其堂,猛虎伏其闾。
山前清浅流,可以濯我躯。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
言亦不可甚,行亦不可极。行极无馀地,言甚无馀旨。
大人处世间,常留不尽意。
闻老人复归华首台台上林木加茂有终焉之志恭纪
飞云峰下即华台,五百何年去复来。田地荒芜应再辟,松杉苍郁旧亲栽。
灵山一会依然在,塞外孤儿尚未回。三嘱龙天塞已彻,终期扑鼻岭头梅。
燕衔花
今年寒甚去年寒,春雪才乾花事阑。燕子似怜人不见,故衔一片到蒲团。
寄介子
风雨隋堤上,相逢泪尽弹。只今桥畔柳,应念老僧寒。
送阿字游医巫闾二首 其一
杖历千山意未舒,又将望海上巫闾。秪疑绝顶云封处,犹有东丹万卷书。
寄与公三首 其三
茆庵灯火旧来过,君自咿唔我自歌。他日乘车休下揖,但逢破笠不须呵。
寄净玄师
如何一去更无音,皓月相期空有心。为问田中禾熟未,西风索索漏沉沉。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梦匡庐
沈城即事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九
允中老僧入山过冬
暮过苏筑斋留题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二
落花十首 其三
真乘先入匡山谒栖贤后出塞访余相见次始知其父圆实信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七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三
赠友人十二首 其十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八
留别白门诸公
咏花六首 其五
慰病客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五
乙未生日四首 其四
寄杨三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一
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 其二
经言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三 招青草
山谣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七
送藏主师游长安二首 其二
赠净如师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四
问我存病
送魏李二公灵榇回二首 其一
中秋夜独坐
尸林行后作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五
怀旧有感八首 其八
遥哭一门师
访陈子二首 其一
冬日偶成十首 其八
黑雪
初闻警友人约同入岭作此答之
孤灯
雨窗读诗娱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四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三
系中生日二首 其一
赠大茎师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一
月二首 其二
社集诗 其二
赠友人十二首 其九
题净瓶峰
临高台 其一
题去雁送寒还二首 其二
怀旧有感八首 其三
刘老翁
译鸟言七章 其四 鹊
博里歌 其三
寒夜作
塞上四时歌 其二
古别离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