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史鉴
遥遥天马山,群行出城外。涧水东南流,禾黍资灌溉。
地幽抱神界,穴秘聚生气。绣衣念厥祖,营为卜迁计。
谓彼谷城藏,于中犹有悔。兹焉事改作,辛勤阅年岁。
种树皆十围,畚土非一篑。魂气无不之,体魄永攸利。
夏官如有知,含笑于下地。载诵思亭章,令人发深嘅。
松陵夜泊
谒金门 赠歌者
春夜杳。火树满街开早。年少沈郎风度好。踏歌声更巧。
袅袅馀音未了。一似游丝萦绕。漏尽月斜天忽晓。彩云犹缥缈。
挽吴都督四十韵
北风歌送徐时晦
北风凄厉兮,凛盛寒之中人。岁忽忽其欲暮兮,鸟寂寂而无声。
忽美人之不留兮,将问津而徂征。伤予心之懮懮兮,滑予魂之营营。
望前旌而太息兮,曾不能从之以行。惟德音之孔昭兮,恒佩服于予身。
苟中心之靡他兮,虽在远而日亲。
墓田八咏 其八 虎岭飞云
盘盘虎山岗,矫矫虎臣墓。嗣子望飞云,徘徊起思慕。
题沈启南小画
人事有动静,山林无浅深。心虚耳长寂,应不怨鸣禽。
题沈启南画
营邱骨冷瘗青山,逸驾遥遥信莫攀。近说东阳得三昩,寒林今复见人间。
剑偶
水流花落送残春,偶逐渔郎一问津。偶顶著鞭犹有迹,海滨驱石已无人。
风来野戍边声起,雨歇平原草色新。欲觅麻姑探消息,弱流清浅几扬尘。
寄家书 其二
握手相分更少留,渡江休得有沉浮。莫言一纸轻如许,无限乡心与客愁。
墓田八咏 其七 狮峰积雪
岩岩狮子峰,孤坟屹相对。维昔征蛮功,象阵悉惊溃。
题许子厚扇
广陵怀古 其三
龙舟行乐到芜城,极侈何愁四海兵。神器共传归李子,乐章先识去宫声。
凤池有水鸥常下,萤苑无人草自生。寂寞西园明月夜,只今惟有草虫鸣。
竹房
爱此竹房好,偏宜方外情。前村江动月,清梵昼销声。
讲后雨花乱,风来天籁鸣。与师分半榻,高卧尽馀生。
送顾仪宾赴石城王府花烛 其一
银河星度月流辉,来傍天孙织锦机。不道九霄风露冷,夜深催换紫绡衣。
夜宿吴原博太史修竹馆时与陈玉汝别 其三
北风何烈烈,万籁鸣参差。向夕继以烛,壶觞相为持。
初月出云间,残雪拥寒阶。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七
酸悲复呜咽,哀哉终陨绝。本图得生还,岂料是死别。
衔哀理归柩,水舟仍陆辙。江湖多风涛,溪谷深雨雪。
间关几千里,终焉祔先穴。山高亦有崩,水深亦有竭。
孰知哀慕心,终天不可灭。
与宗弟正夫西湖秋泛 其一
断岸馀衰柳,轻舟泊浅沙。西陵南下路,多是野人家。
题范世良扇
江南旧宅已无存,义泽依然在子孙。君去岁寒堂上看,长松几个立当门。
过吕城坝
河水汤汤向东注,垒土横河障波住。垒来舟楫恒苦停,首尾相衔才得渡。
车声辚辚绠痕急,船头向天如欲立。龙门一跃直下来,滩声雷吼鲛人泣。
贞女行送汝其通
贞女昔未字,脉脉处深闺。容颜美如玉,中门未尝窥。
轧轧机杼美,朝斯复夕斯。所志在女红,辛苦安得辞。
媒氏岂不营,所适匪其宜。众口徒嚣嚣,矢心终不移。
冉冉岁云暮,芳馨愈菲菲。君子慕高谊,寤寐以求之。
币交既成礼,桃夭良及时。诸娣如云从,百两送于归。
川泽靡韩土,孔乐乃王畿。令居且燕誉,永久以为期。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赠支硎山人
读钓台集
山中采菖蒲寿安晚老仙
题僧扇二首 其一
海盐张方洲太守慰予室燬临行赋赠 其二
杜东原酬意图
塞下曲(二首)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一
题扇
问刘邦彦疾
孀妾词
饮马长城窟行 其二
送傅上人住杭州保叔
送鲁举人廷瞻廷对
夜宿虎跑兰若
一鹳鸟篇
游黄山坞
寄家书 其一
广陵怀古 其五
和沈启南登凤凰台韵
与姚视卿游鸳鸯湖
墓田八咏 其六 芝亭秀色
登狮子山游卢龙观
送徐宪之选贡入京
甘露泉
西园八咏 其六 门前柳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二
题萱 其一
与金仲和饮别和沈启南韵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九 赤亭遗址
题梅花道人钩勒竹
湖上暮归 其二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二 章台古迹
寄震泽道士沈长春
望江南 阎尚温招饮湖中
送周元基之京
题可庵老人写竹
慈节吟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五 南山远翠
风入松 会稽
来阳楼八咏分题四首 其三 焚香几
秋日杂兴和程学士克勤韵 其二
游报恩寺
褚公庙乐章二首 其一 迎神
寄吴鸣翰湖上
杀虎行
送康驿丞之京
题旌功庙 其二
和徐天泉刘完庵同过沈石田友竹居韵
喜迁莺 观舞料峭
和三原王司马韵二首 其二
葵花
晚次吴门
图茔致思四首
饮马长城窟行 其四
题沈启南西林唱和
画马歌
题杂画 其一
木兰花慢 渔隐
挽礼部倪尚书谦三十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