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葵花

葵花

明代 史鉴

黄裳采采露盈盈,清挹华房沆瀣生。汉武若先知此味,不教云表立金茎。

诗人史鉴的古诗

菩萨蛮 赠妓

明代 史鉴

柳腰清减花容瘦。眼波凝绿眉山皱。春去已多时。不堪听子规。

山逢时话旧。泪湿罗衫袖。对酒莫高歌。闻歌愁更多。

题吴铁峰家假山

明代 史鉴

仲子为山处,容人得屡过。峰峦平地起,水木到门多。

欲雨生云雾,经春长薜萝。流莺如惬意,百啭杂笙歌。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七 杏村夕照

明代 史鉴

斜日章台下,杏花犹自红。古今皆过客,开落尽春风。

楚芉腰支细,息妫言笑通。那能久容冶,相映酒帘中。

闻汝行敏之京不及往饯赋此以送

明代 史鉴

偶接家书喜复惊,故人今作上都行。吴山浙水非吾土,蓟树燕云费客程。

投老每伤千里别,向风难致一杯情。铨衡今是王司马,应念头颅白渐生。

题梅

明代 史鉴

瘦影幽香蝶未知,几番愁绝五更时。春寒昨夜新瓶冻,寄语东风为一吹。

望江南 阎尚温招饮湖中

明代 史鉴

船栊处,恰是藕花洲。别处歌声刚得借,去时春色不堪留。

花落水空流。

天渐晚,临去更回头。山翠远如眉黛晓,湖光疑似眼波秋。

越女不胜愁。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 其八

明代 史鉴

天风吹送上云梯,罗袜生尘草被堤。黄榜题名双阙下,青山迎马九门西。

花明禁苑春初媚,柳拂宫袍绿未齐。几度醉归更漏永,银河斜转玉绳低。

吴廷晖水榭(二首)

明代 史鉴

溪声到枕惊春梦,露气入帘生夜寒。
自起开门看明月,和花移过曲阑干。

遗橘吴铁峰

明代 史鉴

中园有佳橘,结实何累累。经霜不尽采,时为穷岁资。

念此难独有,一朝遗所思。所思亮不乏,聊用致我怀。

听鹤山居十咏分题五首 其二 印月池

明代 史鉴

皎皎天上月,照此池中水。运行无停机,容光亦鉴止。

哭林侍御五首 其五

明代 史鉴

绳愆共所职,下士出常情。茶谱羞充贡,医方欲卫生。

人间不久住,世外若为行。想溘埃风起,乘云掩上征。

题许子厚扇

明代 史鉴

好山多在石湖西,草色新年绿未齐。
亭子半开修竹里,一帘春雨鹧鸪啼。

来阳楼八咏分题四首

明代 史鉴

缥缈临虚槛,端居最上层。孤高下无地,著个看云僧。

山中采菖蒲寿安晚老仙

明代 史鉴

山中采菖蒲,泽中采雕胡。雕胡持作饭,菖蒲持作菹。

问君将何为,言就仙人居。仙人居安在,震泽东南隅。

门前有长路,青松间白榆。舍后有清池,莲叶巢神龟。

高楼临水起,缥缈邻太虚。木兰为轩槛,桂树为门枢。

黄金为宝盖,八角垂流苏。仙人山泽癯,为乐自愉愉。

长身且高颧,红颜白髭须。潜光饮夕气,眺景含朝霞。

有子两三人,才名皆丈夫。朝莫问平安,济济庭中趋。

诸孙八九人,温温玉不如。出门远行游,所业在诗书。

经年一来归,银鞍照骊驹。寿星何煌煌,照我仙人居。

贺客来满途,仙人旧悬弧。请客坐堂上,布地红氍毹。

促令办中厨,品物事事殊。山珍间海错,肥羊和笋蒲。

玉壶湛清酒,金盘鲙鲤鱼。名娼出邯郸,窈窕世绝无。

头上翠琅玕,耳悬明月珠。紫绮为下裙,红罗为上襦。

上堂拊琴瑟,下堂吹笙竽。清歌按妙舞,行云随卷舒。

坐中黄眉翁,向前持一杯。三千一洗髓,九千一伐毛。

请看目瞳子,清光果有不。金石未为固,乔松真吾徒。

昆崙阆风上,与尔长嬉游。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四 至松江府

明代 史鉴

不到云间久,于今四十春。山川仍旧物,交友半陈人。

梵井鳗光泯,华亭鹤唳新。扁舟有归兴,斜日下通津。

题可庵老人写竹

明代 史鉴

国初写竹王舍人,笔端生动妙入神。风流太常继其后,片纸一出人争取。

可庵老人得此传,声价在人尤赫然。江南贤豪动百数,家家屏障生风烟。

前年寄我雪竹图,天地惨淡云模糊。大枝横斜小枝亚,金鞭击折青珊瑚。

今年写竹吴江见,写出千人万人羡。鸾凤盘空云日翻,蛟龙出海风雷变。

鹧鸪无声锦瑟稀,湘娥披云未遮面。老人老人勿自珍,笔力转多方绝伦。

高山流水志有在,莫谓识面无其人。

送张方洲

明代 史鉴

草浅花娇溪水新,东风酿作野亭春。
相思明日重来此,只见花枝不见人。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 其六

明代 史鉴

琼林宴罢出瑶京,胜水佳山处处行。乡使南归金帖寄,日华东上庆云横。

人间富贵春三月,天上中和乐九成。自笑无媒林下客,白头犹未济文明。

褚公庙乐章二首 其二 送神

明代 史鉴

庭燎有辉兮夜向明,云掩冉兮光晶明。神其醉饱兮欲旋,溘埃风兮上征。

驾云车兮驷玉虬,耸长剑兮挥厹矛。斩夔魖兮屠蚩尤,廓妖氛兮无外匪,独贲兮此州。

浣溪沙 夏夕赏莲

明代 史鉴

水面风来晚更宜,酒香荷气水沉微。谁家长笛倚楼吹。

五月梅花今夜落,千门梧叶未秋飞。不知零露湿人衣。

史鉴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