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史谨
春意初回季子裘,又携行李上神州。群鸡唱晓辞官舍,疋马嘶寒过石头。
云散白衣迷粉堞,山排玉剑隐谯楼。城边不见青青柳,聊赠梅花慰别愁。
宴甘氏梅雪轩
朝来领鹤访林逋,六出飞琼满径铺。玉树有花春寂寞,碧窗无影画模糊。
眼中顿觉添奇观,席上还堪著老夫。元是水晶宫里客,置身今夕在冰壶。
暮春述怀次韵 其一
为客金陵二十年,愁来况近落花天。阴云带雨连山脊,湿气成岚滴树颠。
邻屋有声敲石火,野禽无语避茶烟。此时若遇孙阳顾,虽服盐车不受鞭。
九日吴羽士招饮
列坐古松根,莓苔作锦茵。共倾黄菊酒,半是白头人。
野色轻笼雾,秋光不染尘。兴来同一醉,何必正乌巾。
掬月轩
阑外芳塘半亩宽,波心月上涌金盘。酒醒盥漱天光里,捧得银蟾掌上看。
枫桥夜月行送友人张逢吉自金陵归吴省墓
石头城西白鹭洲,楼船朝发江雨收。汀花岸草竞春色,山鸟处处鸣钩辀。
把酒看山下吴会,东风吹花拂旌旆。长洲苑外见枫桥,彷佛沧溟露鳌背。
夜倚阑干玩明月,二十年来几圆缺。今夕重过一惘然,月还如旧形容别。
桥边萧萧数株柳,月挂梢头夜方久。当时张继已无闻,惟有华鲸月中吼。
东望先茔片云隔,九峰如剑参差碧。君今祭扫向云深,清梦还临凤池侧。
经人鲊瓮
远承仙诏出乌蛮,春色相随万里还。一舸又经人鲊瓮,全家如过鬼门关。
舟师捩柁仓皇际,鱼腹埋身顷刻间。到岸不须谈往事,且宜携酒看青山。
题朱淑真断肠集
兔丝引蔓倚蓬蒿,纵得春风只共高。一旦死生虽有托,百年怀抱竟无聊。
新诗释闷肠堪断,香骨埋泉恨未消。若比采鸾才更逸,此身终得遇文箫。
碧嶂归云送友之江西
万仞匡庐倚碧空,无边云气尽随龙。昼还忽锁千厓翠,夕散仍栖五老松。
冷护石泉微有影,乱迷巢鹤竟无踪。君今复向云深去,屏迹当居第一峰。
元日寓意
试捲湘帘雪已晴,北风犹作怒涛声。池冰映日铺云母,檐溜乘寒结水精。
归老已无霄汉志,择交因见死生情。扶筇起傍梅花立,数萼含香尚未倾。
送陈士常
萧萧行李出边城,曙色初分柳外亭。今日送君翻愧我,剑锋磨尽尚飘零。
游山分得渊明杜甫次韵 其二
少陵湖海士,诗就鬼神惊。去国同王粲,忧时过贾生。
才名山岳重,富贵羽毛轻。此际无由见,空含万古情。
送朱广文之京
花落江堤燕子还,又携行李上长安。又藏杨柳闻鸡度,山簇芙蓉立马看。
已有清风留绛帐,岂无长荣对金銮。他年恐应三鳣兆,不向黉宫老一官。
题松窗听雪卷
六出随风散紫冥,庭前俄失万松青。疏帘堕影觉微响,落叶有声无此清。
万虑已空心似水,一尘不染色铺琼。晚来听罢呼童扫,要把长镵取茯苓。
寄助教史九韶 其二
老气如云不受羁,挈家遥向五湖西。青蒲尚忆先翁谏,丹桂难忘御手题。
海国音书无雁寄,烟萝门巷有猿啼。明朝理棹来相访,应把潇湘作剡溪。
谒黔宁王庙
冠冕遵王制,祠堂枕野池。喜令蛮父老,复睹汉威仪。
杰栋星河近,虚檐薜荔垂。乱峰排剑戟,高树拥旌旗。
奕叶承恩重,平生出计奇。功勋齐马援,德量并韩琦。
天意深留眷,秋声远送悲。故山依日月,新冢卧熊罴。
猿鹤虽无主,鹪鹩各有枝。峨峨光万丈,千古照边陲。
怀郭挥使
池上芙蓉尽著花,树头霜叶半成霞。此时遥想金台客,日倚阑干望翠华。
龙潭八景 其四 柳湾待渡
篙师倚棹傍寒芦,力倦操持不受呼。多少行人将有适,不知谁是仲尼徒。
龙潭八景 其八 旗山散牧
苜蓿连天万马肥,望中如在华山西。龙媒应叹无人识,频向奚奴振鬣嘶。
挽蒋静学院判
郭隗台边海子濆,丹房寂寂锁秋云。丹君未遂生前志,归葬重承死后恩。
墓夹松楸深雨露,名因赋颂满乾坤。尚遗三径钟山下,忍听仙禽唳夕曛。
西山精舍为文先生赋
忆造烟霞境,如登吏隐亭。捲帘千树碧,拄笏万峰青。
涧户蜂留蜜,松巢鹤堕翎。今朝银汉上,清梦绕柴扃。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208篇诗文
题包节妇卷
戏赠刘公子
登楼晚眺次韵 其二
送立恒中上人
送陈光远还清平
长淮道中
雪山关
九日次周县宰韵
寿述夫次韵 其二
复古堂为江文初赋
金陵八景 其一 钟阜朝云
金陵八景 其六 秦淮渔笛
宿洞庭庙
至武昌
题桂花鸲鹆
柳庄为朱德辰赋
峡中和裴日英韵
送杨参政之广东
题朱德辰蔗境东还卷
青溪道中
问湛上人病
御柳
过瀼西
龙潭八景 其五 官桥送别
端午有感
奉天殿朝回
题长沙李芾庙
答殷尚质次韵
兰竹图
送魏御史
次袁外史病中韵 其二
蜀山道中
送袁太常省墓
题松石轩
晓过洞庭湖
送偶武孟
金陵八景 其四 凤台秋月
扇上梅花
朝散登楼
谢郭舍人赠蜡梅
友耕堂
梁台六咏 其四 古城晓景
题晚翠堂
病起寓怀 其一
浮休室为颖上人赋
白帝城晚眺
书铁炉驿
述怀次金文鼎韵 其一
宿鼎湖
武当八景 其三 五龙披雾
题湖山佳处卷
别陆伯瞻
石城霁雪送李进士
武当八景 其五 南岩削壁
武当八景 其四 九渡鸣泉
游翠微寺
和谢同知九日陪铁史宴湖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