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居简
不踞千峰万峰顶,谩劳半座分双径。情知覆水不容收,再向鄮峰提此令。
大器晚成天所托,不怕者些浑烂却。俯视群飞已刺天,未反掌间仍扑落。
试从列祖图中看,古注与谁同一眼。浊港渡头无姓儿,睦州城西老担板。
布袋赞 其五
正续无名,散圣无位。秦汉不收,惭愧惭愧。
送正全化主
告人觅饭与人吃,伸脚总在缩脚里。底事身心太不臧,要令饱不知惭愧。
小圃即事四首 其一 杏花著风
粉红蓓蕾弗禁吹,尽拾鲜英缀旧枝。欲赋惜春麾巽二,形容不到未开时。
酬演维那
踢卓藏身已见赃,至今犹未识宗纲。自馀漆桶尤堪笑,食在唇边不得噇。
韶知客
育王浑不奈伊何,脚跨天童又倒戈。不是浙僧全杀活,成人应少败人多。
天竺两峰堂待月
朣朣如水洗新秋,到两峰前凝不流。曾似丈人祠下看,丹梯飞步玉华楼。
石上坐忘归
猎猎并闾起暮寒,秋声隐隐落秋湍。偶然石上闻天籁,横膝焦梧不足弹。
苕溪行
清苕可镜亦可渔,风烟佳处画不如。无钱买田傍城阙,拟僦溪叟西邻居。
得鱼换得菰蒲米,菰煮作糜饱则已。宁能负腹不负人,以腹负人不若死。
富春残火犹堪稼,上时容易艰难下。在山远志山可移,小草还复令人讥。
菱歌惯涛澜,樵声出林疃。蘋风为谁好,璧月待秋满。
延月入怀输恳款,好风未必无人管。笔床茶灶散人家,何须去乘牛斗槎。
凤鸣寺十八应真乃日本国所制密印僧典于沈氏沈施于凤鸣
木素上金泥,云衣整稻畦。曾充僧典质,未到佛阶梯。
领众三韩北,分身两浙西。一龛老风雨,谁与振幽栖。
问傅庵海棠消息 其一
光风欲透锦燕脂,数点忺晴已荐奇。惆怅一双新燕子,年年不见未开时。
书行在化主圆上人簿面
象骨峰头蟾皎皎,凤凰池上影团团。欲明千里同风底,未出门时话已圆。
江西定上人梅
眼明不识春风影,收拾风烟入梦思。一笑自知天下白,墨名乌足累冰姿。
悦上人月谷
谷神不死,灵光独耀。光景俱忘,头头失照。同声相应了无遗,此音妙赏从来少。
送六人起雪峰归江西
西河狮子迷子诀,驴年梦见者一橛。若谓六人成大器,何得人荒仍路绝。
古涧瞪目不见底,透得网来犹滞水。六鳌矫首抃三山,霹雳一声平地起。
直下罗笼不肯住,行看为云复为雨。浪花翻处看龙翔,掀倒江西葛藤树。
小师求赞 其二
不会道,不会禅。更求文墨,掘地觅天。别调宫商妙不传。
竹坡丘知府哭子以偈寄之
绝杨合为扬雄叹,无子当于伯道哀。尚有曾元养曾子,少宽夫子哭颜回。
绵州演兄归乡 其一
笑中曾捋鬼头巾,说甚瞿昙鬼眼睛。附子天雄州土外,自馀都是个般僧。
初祖赞
五叶芬敷自一花,无人图蔓剪根牙。不教著脚金陵地,犹恨萧梁未作家。
酬钟省元
东华肥马尘,隽游浩如海。择交如观澜,涤濯百谷濑。
一瞬判清浑,三舍避狷怪。膝耻望尘金,簪愧侧冠玳。
四三成朋曹,千百繁行辈。爬搔甚翎羽,嘲
西菩寺三题 其二
本来无垢亦无尘,尘垢皆从洗处生。衮衮潢流湛华月,朣胧无夜不鲜明。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585篇诗文
为痴绝和尚赞三睡
谢江东丘少卿漕使
杨岐赞
相士求语
舟中中秋
羌村图
酬谢司直晦斋寄宋湖州见柬 其二
石罅水仙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三十
酬王哦松八景 其七 金焦雨馀
朴翁约效诚斋分题得月色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七十一
凤翥行
决定信斋不遇 其二
化桶
复斋坟前左顾石龟
颂古二十一首 其八
淀山三姑新锡庙额曰会灵仍为作记
为老僧化衣褐
檀木白衣相赞
净照律师葬母冢上生芝十二茎关子长演倚松饶德操赋诗后九十馀载余 ...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十六
赵禅庵
九日还山中
孤山彭高士借榻
次周和州韵 其二
圆觉会首求颂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十九
易水行赠修和谢德之高士
读泣蕲录
薛子舒半镜
船窗蕙萱 其二
歌太湖迓常守王寺丞
寄安抚曹观使 其二
雨后山水入潮江方岩索赋
酬王哦松八景 其三 潇湘雨过
方岩侍郎得灵壁一峰名碧云
端炭头求语
陪陈中书游两仙堂
梁楷画钟馗并引鹤归云际携琴过涧西三题 其一
酬秋塘古诗之惠
颂古二十一首 其三
宿化度
寄照长老
秦时石酒缸
揖山楼
送王侍郎改除二首 其二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迓回庵谯卿持节东浙
谢陆少监分惠渭南剑南家集
示德上人
题水仙梨花菊蒲萄栀子 其三 菊花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十七
书经求度
续赋祥鉴义梅花
天童俊侍者求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