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偈颂六十五首 其三十七

偈颂六十五首 其三十七

宋代 释普济

崇山峻岭,茂林脩竹。终日提纲,神号鬼哭。

诗人释普济的古诗

福州长溪乐山王居士遣儿惟惺投师薙发写师顶

宋代 释普济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两重虚假,一对眼晴,
不近人情处,是句也划,
非句也划。一味拍盲时,
逼犬透墙,证龟成鳖。
如斯杜撰,岂堪人师。
谁知千里同风句,却有乐山居士知。

颂古十一首 其四

宋代 释普济

风头策起罗生网,更向无风煖处张。两度劳心又劳力,更无鸾凤敢呈祥。

五祖送六祖渡江图赞

宋代 释普济

有传有受恩成怨,无受无传怨似恩。
船到岸头恩怨绝,遍天遍地一儿孙。

示宜上人之雪窦

宋代 释普济

无常迅速入门款,撒手悬崖末后机。
一款一机处欺屈,溪边有个石乌龟。

造龛子

宋代 释普济

病病相寻早是迟,锁空龛子做多时。
北邙山下明朝约,火后谁收眼底眉。

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

宋代 释普济

头鬅鬙,眼乖角。
得天台之奥旨,继永嘉之先觉。
执文字见,离文字缚。
说大义则四座风生,徵异解则百川潮落。
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野鹤。
虽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负其所学。
是为广智九世之孙,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寒衲

宋代 释普济

针锋不露重重补,线脚通时密参。
放下无针无劄处,冻云垂地一肩担。

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 其一

宋代 释普济

头鬅鬙,眼乖角。得天台之奥旨,继永嘉之先觉。执文字见,离文字缚。

说大义则四座风生,徵异解则百川潮落。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之野鹤。

虽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负其所学。

是为广智九世之孙,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觉如周居士圆相赞

宋代 释普济

一片虚凝绝谓情,眼横鼻直强图形。
不如不觉全声色,骂得毗耶老净名。

示资寿慧一监寺

宋代 释普济

二由一有一莫守,面首面南看北斗。
勘破末山不露顶,玄机无著高叉手。

刀镊

宋代 释普济

得心应手乖毫发,心手俱亡处处通。
摘一茎髭弹一镊,有相同有不相同。

偈颂六十五首 其四十九

宋代 释普济

钟鼓声喧暄,鸟雀闹中庭。圆通门不钥,眉毛落又生。

兰亭四威仪

宋代 释普济

行,崇山峻岭,
失脚蹋翻古井。通身是口波澜,
何须三止四请。

偈颂六十五首 其十三

宋代 释普济

冬至前后,沙飞石走。佛祖潜踪,寸铁在手。

兰亭四威仪 其二

宋代 释普济

住,晋朝古寺,无米无盐无醋。岁岁遍乞诸邻,三百六十馀度。

佛心禅师顶相

宋代 释普济

千圣头边殃过作,春风和气满丛林。
随其机上者上之,任其器下者下之。
一处不通,回天转地。
活天下死衲僧,死大地活衲子。
是谓父不传子不记之妙,如保福千圣头边殃过者鲜矣。

马祖接石巩赞

宋代 释普济

三十年不少盐{上将下酉},一镞群狐中的时。
大地山河诸草木,至今尽发箭锋机。

偈颂六十五首 其十七

宋代 释普济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江南两浙,春寒秋热。错!

佛法遍天下,谈玄口不开。这个是露柱,那个是香台。

错!直饶荐得分明,未免将错就错。

兰亭四威仪 其四

宋代 释普济

卧,流觞九曲,青源白家香熟。三杯席地幕天,不辨东西南北。

损窗

宋代 释普济

六处虚明不假修,七穿八穴有来由。
霜风霰雪纵横入,不是愁人也著愁。
释普济

释普济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 7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