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防风王庙

防风王庙

宋代 释永颐

万国方尊禹,防风殒殿趋。
应怜舞干戚,独不碍唐虞。
祭豆侵田鼠,灵幡触井乌。
椒浆春奠罢,箫鼓押村巫。

诗人释永颐的古诗

天竺秋日

宋代 释永颐

翠滴千竿湿砌苔,曲廊花木小丛开。
吴僧爱觅间吟处,偷向花边竹里来。

春暮怀伯弓

宋代 释永颐

筼筜深谷近青霄,春尽思君梦自劳。
歌不来香室掩买,绶花空结紫藤高。
荒池瓦砾迷芳草,晓案烟云拥墨袍。
山近响潭多胜好,论诗无处觅刘曹。

伯弓出示新题乐府四十章雄深雅健有长吉之风

宋代 释永颐

伟哉吴人周弓,国风雅颂今再昌。
钧天洞庭不敢张,楚芈暗泣嗟穷湘。
庆祚三百多祯祥,呜呼四十乐府章。
春宵翦烛飞兰香,浩歌激烈声洋洋。
贞魂义血流精光,奸鬼妒掀诛幽荒。
土森闪怪踏雪僵,茫茫万竅塞鼓簧。
再洗律吕调宫商,金玉振耀齐铿锵。
一清一渴均阴阳,风霆变化始有常。
咏歌唐虞及商汤,矇瞽献纳皆赞襄。
煌煌天子朝明堂,永被金石无哀伤。

看梅杂兴 其三

宋代 释永颐

青松古院一株梅,寒殿无人花自开。日暮老僧清梵罢,夜深偷照月华来。

送天竺僧还乡

宋代 释永颐

月冷云深天上寺,桂花千树绕楼台。
归时若对间人说,莫道身从朋里来。

茶炉

宋代 释永颐

炼泥合瓦本无功,火暖常留宿炭红。
有客适从云外至,小瓶添水作松风。

秋日与知言学士

宋代 释永颐

水落小山浮,山人上下游。
月岩烟桂晚,风浦石兰秋。
食芰渔溪宿,烹葵野馆留。
肩吾相对坐,清话不知休。

送僧归霅寺坐夏

宋代 释永颐

道会三旬满,乡山九夏安,
蝶移金鼓梦,龙护宝莲书。
日落沙洲迥,苹香水殿虚。
闭门溪上寺,好好自安居。

西湖日暮

宋代 释永颐

渺渺春湖夕霭浮,落花飞燕打兰舟。
游人半入烟城去,月照笙歌上水楼。

越溪吟

宋代 释永颐

石磊磊,猿啾啾,
越王霸业秋山头。英雄丧尽知何数,
可怪犹存浣纱处。当时月照清溪头,
美人如水逐东流。于今片石终难改,
千载犹含泽国羞。

苎渎夜泊

宋代 释永颐

吴城水冷秋风高,迎霜枫叶飘城壕。
吴侬射利枫射虏,
高帆大艑横江涛。黄错不顾风水恶,
稿儿怒击何轻豪。苎渎人惯迎接,
憧憧来往无停艘。水上悬灯招夜泊,
沙头认客相呼号。人生富贵多不足,
亦有稗贩当勤劳。万斛高装谋取重利,
斗升未给浮轻舠。吾生最爱鲁仲连,
封侯不受海上逃。轻世肆志甘贫贱,
谁能富贵诎辱遭。夜歌新诗喜达旦,
起看征雁飞云皋。

归练潭

宋代 释永颐

孤舟东下涉苹溪,两岩幽花送客西。
到得山房绿阴满,午窗犹有了规啼。

防风王庙

宋代 释永颐

万国方尊禹,防风殒殿趋。
应怜舞干戚,独不碍唐虞。
祭豆侵田鼠,灵幡触井乌。
椒浆春奠罢,箫鼓押村巫。

和韩涧泉韵题周仙山楹

宋代 释永颐

不翦亦不斩,山楹在尘表。
石泉声淙淙,秀谷自围绕。
是中玄览人,未见今日了。
君固自无心,世亦不易晓。
梦奠何可攀,颓然泰山小。
当时岩壑人,百世何矫矫。
清吟振霞缨,日翳群队悄。

送僧归茜径

宋代 释永颐

吴渚僧归落日曛,故王宫井已无闻。
水边尚有红蓝草,不染香衣染堑云。

葺唐栖旧庐

宋代 释永颐

矫时无峻节,立行亏众美。
远岳惮孤征,徘徊就乡里。
人情好愉悦,我老齐贤鄙。
娓娓听乡言,时时容侧耳。
前修不可见,法社渐凋毁。
名山半征徭,祖塔乱獐麂。
林筑无清资,泽居循旧址。
鉴牖纳晴曦,莳竹临幽泚。
时效地岁寒,闭户春风里。

初秋忆湖上诸山

宋代 释永颐

山中夏日足幽娱,葛帔藤休诵宝书。
白拂惹云黏几案,清香缘竹上空虚。
草堂夜月秋花近,水阁晨霞夕霓疏。
遥忆钱唐旧朝寺,绕湖钟梵早凉初。

西峰日暮

宋代 释永颐

手携一束书,秋风得来此。
松深夜月清,水冷芙蓉死,
嫩於檐下读,两眼悬秋水。
时看涧鼠来,食我山茶子。

山中晚兴

宋代 释永颐

松间石上听流泉,看尽云归宿鸟还。
夕殿焚香春院增,暮钟沈响月阶间。
非干独轻遗世过,自合离群静掩关。
林境翠深烟树全,正堪高卧纵疏顽。

秋馆

宋代 释永颐

林暑渐消歇,爽气浮高松。
风蝉有遗响,露花结秋红。
微月出东岭,碧云散遐穹。
暮馆正虚寂,泉声杂鸣蛩。
释永颐

释永颐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 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