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智愚
山仪不裹庞公帽,亸袖深藏傅老槌。敲磕诸方应未已,眼头乖角少人知。
折糍寄梦匈
恭钦二禅人之长庚
僧之金陵
小吴轩
结茅初不为孤峰,祇爱登临眼底空。风淡云收见天末,始知吴在一毫中。
送鄱阳复道者
相逢道人漆双瞳,衣衫零落迎秋风。甘将百骸作泥土,冷笑万事如展蓬。
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正音却作一线悬,两手枕胸泪如洗。
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
游栖霞观
海上多幽迹,寻碑始得名。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
有鹤久不死,见人长欲鸣。坛西羽衣子,知我不虚行。
游金华洞天
飕飕崖溜静边闻,到此仙凡咫尺分。鹤驾朝真何日返,洞门终日锁寒云。
颂古一百首 其三十一
不落因果,突出野狐。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不昧因果,得脱野狐。
顶上无骨,颔下有须。
淮侍者归省
阄观音背不陆帧
偈颂十七首 其八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二
溪林叶堕,塞雁声寒。见成公案,大难大难。百杂碎,铁团圞,和风搭在玉阑干。
徒弟宗璞建施庵请赞
偈颂二十四首 其十六
春入湖山,先放花明。御苑人归上国,南山鹤唳青松。
壮皇都人杰地灵,窥紫府洞天风月。透声透色,绝类离伦。
不妨垂手入廛,毕竟难逃至化。且望阙酬恩,如何祝赞。
版图远奏尧天阔,万物呈祥乐圣情。
日本照禅者欲得数径以述怀赠之
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山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复
偈颂十三首 其九
沩山若无后语,尽自包裹得去。其奈用处太过,以致栓索俱露。
颂古一百首 其四十一
短裤长衫白苧巾,咿咿月下急推轮。洛阳路上相逢著,尽是经商买卖人。
通藏主之南国
僧礼补陀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231篇诗文
墨戏屠生善老融牛
谢芝峰交随惠茶
僧归越
庆远俊长老请赞
寒山作吟身势赞
送泰者梨
演僧史钱月林
端书记赴云城辟命
圆悟勤禅师赞
寄道彬侍者
颂古一百首 其四十四
寄寂照庵主
寄晦岩佛光法师
肃宗问忠国师十身调御图赞
偈颂十七首 其五
上竺池院归鹫峰庵
送先侍者
琳禅人归豫章
颂古一百首 其九十四
送小师无二回中川
万松山赠张省元
潭老号古渊
自赋息耕
棘林
布袋和尚赞 其二
送泰阇梨
隐侍者游乳峰
偈颂十三首 其六
金沙赞
浙江潮图
新建慈天锡庄请赞
针生大阬
颂古一百首
赠妙喜社道友
寄雪窦足首座
电岩相者
文禅人临哀北堂
题净业图
谢梦庵居士性宗集
天竺玉论师赴觉海
示明禅者
良遂见麻谷赞
偈颂二十一首 其四
寒山拾得赞 其一
缘对
来知客慈峰之乳窦瞻礼明觉塔
千戌登雪窦
僧字止中
问许行者仁米香请语以此赠之景定癸亥至节虚
无补侍者游方
天竺送僧之昌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