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紫荆花

咏紫荆花

宋代 舒岳祥

自古惟闻棠棣咏,后人多感紫荆回。
固知天理随机触,亦本诗人起兴来。
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
野老门前栽一树,才开桐角此花开。

诗人舒岳祥的古诗

消忧

宋代 舒岳祥

凤栖塘上路,春草思悠悠。
绿树双黄鸟,青山一白头。
诗书自有厄,盗贼本非仇。
天道知难问,吾贫不肯忧。

正仲次帅初前韵见示数日相访再次韵酬之

宋代 舒岳祥

绝怜幽谷此相亲,屋角来禽作小春。
梅笑角知情熟客,犬锓不是眼生人。
青灯知子别来意,乌几扶吾病后身。
莫怪柴门长日掩,俗交正复厌频频。

赋山庵梅花

宋代 舒岳祥

庭前梅花八九树,长为春风导先路。
他山消息未曾真,特与诗人映门户。
无情有性悟色空,将影和香作言语。
吴酥入酒斗轻萌,是雪是花并月咀。
折来烛下看横斜,素屏淡墨无声句。

赠医博士范心斋

宋代 舒岳祥

疾病之所生,风寒燥湿毒。
浸淫侵臓腑,脉络起丝粟。
有药所不攻,鍼砭功始录。
有如龙潜见,岩穴通隐伏。
又如善用兵,洞窟皆驱逐。
毛皮与腠理。一二数可烛。
刺俞已及髓,投穴不中肉。
春回九地底,冰崖芽众绿。
范子故书生,於此见也独。
十年从良师,神秘卷箧椟。
我疑秦卢扁,垣墙能外瞩。
又疑华佗子,披臓先剖腹。
范生何大奇,方书可无读。
我老目已昏,烦君为濯涤。
更阅十年书。细字蝇头黑。
与子作佳传,当与太史续。

暮春山居呈山甫正仲

宋代 舒岳祥

迳盘如缪篆,石净可横琴。
好鸟连朝在,苍苔一寸深。
拨泥寻笋脉,扫地引蕉阴。
三客谁家有,风流压晋林。

次和花字韵酬正仲实父少白三友

宋代 舒岳祥

不读口生棘,多愁眼易花。
江湖四閒客,今古几诗家。
吟是蠲忧药,功如解困茶。
艰难俱已历,好景夕阳斜。

晨起嚼雪老齿生冰亦一快事

宋代 舒岳祥

布衾温燠似春晴,睡足窗前一鸟鸣。
起挽梅梢拈雪嚼,五行谁带许多清。

闻鸠有作喜为晴兆也是日开霁又喜其占之有验

宋代 舒岳祥

雨久成淫昏,新晴如改过。
渐向东皋耕,还思北窗卧。
昏眼喜天晴,观书惊学大。
流泉出淈泥,轻风不场堁。
归途未须忙,差谷聊避破。
小园迟能来,早茶看落磨。

山斋观物

宋代 舒岳祥

自古诗人皆格物,山斋观物意如何。
额涂斋粉蜂归穴,腹吐银丝蟢布罗。
鸡母载雏行啄黍,雀群欺燕坐争窠。
纷纷扰扰为形役,閒补涪翁演雅歌。

中秋风雨夜深见淡月起酌一杯

宋代 舒岳祥

风捲浮云去复来,月明惨澹半帘开。人生乐事不可料,万壑千岩共一杯。

闻有海船入鄞作诗附寄正仲

宋代 舒岳祥

华馆多髯客,深山短发翁。
钟声更点外,萤焰烧痕中。
春日同倾酒,寒溪数过鸿。
天门通海路,诗寄鄮城东。

再寄正仲

宋代 舒岳祥

涧碧山红锦步障,晚菘早韭五侯鲭。
莫道乱来无乐事,床头流水作琴听。

还龙舒旧隐

宋代 舒岳祥

今朝归小隐,隣里喜还悲。
亡国谁修史,遗民自采诗。
鼠营新穴壤,鹤理旧巢枝。
见说寅年泰,冥心待运移。

西洞宿云

宋代 舒岳祥

悠然岸帻看云归,出处无心也太奇。
未是为霖苏旱日,出山不似宿岩时。

施元屏面 其一

宋代 舒岳祥

高树俯沧江,老屋隐乱石。水深群鱼集,一网千尺碧。

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

宋代 舒岳祥

天地元从雪后新,开帘闲坐看回春。
谢公梦觉池生草,杜老羹成涧有芹。
正是泰和嘉气象,好调寒暖养精神。
花前不著多忧客,百舌何妨报事频。

绿萼香梅十树咸淳间自内前买归乱后尚存对之

宋代 舒岳祥

缟衣黄里绿云跗,仟家结束来天隅。
承平故态今尚尔,流落空山成叹吁。
莫对此花被渠恼,惜花情重人先老。
多少当时似玉人,埋没抄场随塞草。
杳杳宫车去不回,上林雁过无书到。
内园今更不堪看,蝶废蜂休日易昏。
玉砌无人寒兔入,觚棱栖草野鸱蹲。
黍离麦秀今如此,岂为梅花故断魂。

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盖杜子美鄜州月之意也 ...

宋代 舒岳祥

篆畦今夜月,特地向人明。海驿催传箭,荒鸡误报更。

平生大敌勇,末暮小诗行。老矣今安用,深杯送此生。

游天王寺

宋代 舒岳祥

客子倦行役,閒寻古刹林。
双岩来势尽,汇水去声沈。
经神千人会,然灯七佛深。
松行喧万籁,僧定不知音。

二老亭

宋代 舒岳祥

人与松俱老,因名二老亭。
只惭吾发白,不及尔髯青。
佚史应同传,幽图总写形。
把杯长与对,我醉在渠醒。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4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