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正仲次帅初前韵见示数日相访再次韵酬之

正仲次帅初前韵见示数日相访再次韵酬之

宋代 舒岳祥

绝怜幽谷此相亲,屋角来禽作小春。
梅笑角知情熟客,犬锓不是眼生人。
青灯知子别来意,乌几扶吾病后身。
莫怪柴门长日掩,俗交正复厌频频。

诗人舒岳祥的古诗

正仲次帅初前韵见示数日相访再次韵酬之

宋代 舒岳祥

绝怜幽谷此相亲,屋角来禽作小春。
梅笑角知情熟客,犬锓不是眼生人。
青灯知子别来意,乌几扶吾病后身。
莫怪柴门长日掩,俗交正复厌频频。

蝶轩读易几

宋代 舒岳祥

负薪收芋栗,扪虱曝荆扉。
落日乌行乱,清霜杏叶飞。
岁穷终有复,人老自知非。
兀兀窗西夜,吾方理易几。

五月二十八日四绝

宋代 舒岳祥

蜂影过窗急,雏声出树繁。
经时不吐句,此日独窥园。

伯夷

宋代 舒岳祥

士如圭璋,自然廉隅。
一日无耻,不可以居。
上帝降衷,毁败是虞。
迁史作传,爰首饿夫。

正仲过凤栖临行赠别

宋代 舒岳祥

甲子春晴好,凤栖理去鞍。
江湖一叶小,风雨对床寒。
鼻鼾声何壮,灯花夜未阑。
纷纷多盗日,吾党敢求安。

夏日山居好十首 其五

宋代 舒岳祥

夏日山居好,凉风树下生。三茶还可瀹,二韭尚堪烹。

永日闲言语,平生实讲明。半空飞赤电,燕坐不须惊。

十一日夜云月点缀山气如海羁雌暗嗥倏忽东西

宋代 舒岳祥

孤舂出苫盖,远火翳层矶。
云月光涎涎,露叶净辉辉。
此时正寂默,沙禽鸣且飞。

荷亭

宋代 舒岳祥

影浸苍凉月,香随澹荡风。
露华初汎汎,秋思莫匆匆。

春日山居好十首 其六

宋代 舒岳祥

春日山居好,西湖乐事非。青黄虽未接,红紫自交辉。

酒在何忧死,诗成可疗饥。典书犹可醉,何必有金挥。

幽疥

宋代 舒岳祥

性不耐喧聒,况遭疥痒牵。此物有朋党,一搔千窍连。

幽阴及肘股,烂漫罗胁肩。城狐及社鼠,不如汝穴坚。

蚁虱犹外患,尔独腠理穿。百药既不醒,取说聊自完。

闲邪自检束,敛容如见贤。彼亦畏天理,亦有负其顽。

既不废谈笑,亦不妨食眠。万事贵隐忍,此方老子传。

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 其一

宋代 舒岳祥

屝屦送人征影远,布裘知我涕痕零。初愁冻雪无狐白,忽喜晴霄现卵青。

欲向华山成稳睡,不禁楚泽自长醒。桃源自昔无秦历,草木荣枯是瑞蓂。

初蝉

宋代 舒岳祥

雨馀山气凉,高林发清樾。黄鹂百啭罢,初蝉始幽咽。

独茧曳长缲,既续还又绝。衰年感时节,坐久心寸折。

梦归伊川上,树深泉乱发。倚杖听多时,残阳满双阙。

老彭像

宋代 舒岳祥

篯铿自古寿称延,上下尧殷九百年。自是周遮加谨畏,至今百忌历犹传。

蜡梅咏

宋代 舒岳祥

蜜蜂数日不出衙,将谓冻蛰无生涯。
今朝起看后园树,总将蜜蜡衔为花。
香作蜜香色蜡色,花瓣分明是蜂翼。
不是案头乾死萤,不是营营蝇止棘。
朝阳熠熠泛崇光,黄露溶溶蜜满房。
柔梢不入婵娟鬓,道韵偏宜冷淡装。
与梅同时唤作梅,风味甚似枝葩非。
若将形色定品格,何得江珧比荔枝。

古思二首

宋代 舒岳祥

饥饿未必死,甘腴能杀人。
憔悴未必殒,逸乐能丧身。
所以岩欲槁,以俭全其真。
秉耒自耕野,腰斧躬采薪。
亦复育书史,自负亨经纶。
兵寇幸无恙,委蛇保天民。

借居夜闻水声

宋代 舒岳祥

寒水冷冷出洞来,月明静听转清哀。
无人与入琴丝写,流下前溪漾落梅。

续十虫吟 其十

宋代 舒岳祥

虫有摇橹郎,楚楚绿衣裳。怒目祇自躁,奋臂倚枝长。

附桑寄螵蛸,亦入秘术方。折之插屋壁,经时子穰穰。

竹篱疏复密,牵牛花低昂。迎风新意气,顾盼何昂藏。

如逢大车辙,毅然亦敢当。不如捕鸣蝉,脆美不尔伤。

绿萼香梅十树咸淳间自内前买归乱后尚存对之

宋代 舒岳祥

缟衣黄里绿云跗,仟家结束来天隅。
承平故态今尚尔,流落空山成叹吁。
莫对此花被渠恼,惜花情重人先老。
多少当时似玉人,埋没抄场随塞草。
杳杳宫车去不回,上林雁过无书到。
内园今更不堪看,蝶废蜂休日易昏。
玉砌无人寒兔入,觚棱栖草野鸱蹲。
黍离麦秀今如此,岂为梅花故断魂。

正仲入鄞叙怀送别二首1

宋代 舒岳祥

遇事无心心自放,如今心事放尤难。
酒开今绪汤浇雪,书润枯肠火养丹。
欹枕啼鸦分晓色,把杯归雁破春寒。
君来访我连朝雨,三日新晴理去鞍。

夏日山居好十首 其三

宋代 舒岳祥

夏日山居好,还思童冠时。汗流修举业,浴罢间题诗。

边事廷绅奏,朝除邸报驰。槐花时节近,新说合新知。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4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