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盖杜子美鄜州月之意也予作十章乃篆畦月也 其五

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盖杜子美鄜州月之意也予作十章乃篆畦月也 其五

宋代 舒岳祥

篆畦今夜月,绝妙四更残。攲枕清无寐,推窗独起看。

流鸿曳稀宿,跃鲤散微澜。颇记倦游日,孤舟宿雪滩。

诗人舒岳祥的古诗

评花

宋代 舒岳祥

我欣牟莟重,君喜菜花黄。露浥齑菹味,风摇饼饵香。

均为资食品,乍可少羹汤。若论充冬蓄,何如续夏粮。

书生有定禄,百瓮亦须尝。

寄正仲

宋代 舒岳祥

相对石屏风,相邀石老翁。
鱼游山影里,鸟睡水声中。
诗卷行未了,书囊倒不空。
笭箵君莫忘,犹约待秋风。

得正仲忆相勉归乡作一绝复之

宋代 舒岳祥

老去无家天一方,安贫东土羡刘郎。
夜来一陈西风起,闻得山亭酒味香。

家藏画鹊二轴其一棠梨结子青黄叶亦虫蚀尚带

宋代 舒岳祥

粉节娟娟碧玉枝,螳螂得意更谁疑。
旁人只与危黄雀,不道中林有鹊知。

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 其十二

宋代 舒岳祥

蛙声合川隰,荷叶等阶除。悠然故园思,今雨后何如。

寄胡山甫

宋代 舒岳祥

梅梢残雨知头数,溪上无风麦自青。
迟子不来还独卧,踏檐啼鸟唤入醒。

儿曹请赋草间黄花

宋代 舒岳祥

树头绿叶无花看,树下黄花带叶开。
炎化下钱忘铸字,金成小盏欠施台。
贵人亭馆何曾识,野客园林不用栽。
斗草儿曹求入咏,苍苔留坐独徘徊。

和正仲咏荷

宋代 舒岳祥

曾闻画史传真诀,一叶旁边定一花,
莫把风晴拘格范,好於月露写精华。
耶溪舴艋花间屋,苕水鸳鸯叶底家。

咏篆畦垂丝海棠

宋代 舒岳祥

夺胎锦带仍添丽,借面芙蓉特太癯。
睡去不禁春露压,醉来谁倩晓风扶。
长条莫恨无新叶,纤瓣还能著细须。
火急提鱼花下饮,明朝千点乱青芜。

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

宋代 舒岳祥

微泉静后闻,去鸟空中灭。
耳目吾不营,烟景相与悦。

将为鄞江之游先寄正仲三首

宋代 舒岳祥

天地悲歌里,江城战血余。
哀湍泻坏道,斜日照残书。
发秃因慵栉,园荒亦懒锄。
旧来双紫燕,随我到茅庐。

次韵和正仲种菜种麦二首

宋代 舒岳祥

賸欲栽蔬抵食鱼,蠹繁骨立谩长吁。
畦丁伛背挥丛篲,鸡母将鶵啄浅芜。
菜字元修须雨长,菁名诸葛待霜腴。
闭门欲吃无忧饭,已戒应门早了租。

平泉佳景

宋代 舒岳祥

清风截断排檐雨,返景烧成冠岭霞。
定是来朝好春色,海棠须作小桃花。

孤坑头上篮舆烟雨中赋此醒困

宋代 舒岳祥

下眺黄泥孤,蒙蒙晓雾漫。
岩泉时一滴,松雨几曾乾。
利僧盐为市,耕劳石作田。
我来聊小憩,前去路千难。

与正仲同游故园

宋代 舒岳祥

向老工诗句,残春尽树花。
君来相映发,吾得减咨嗟。
著帽风前侧,挥毫醉后斜。
避尘如避虎,篱外便云遮。

和正仲君子泉

宋代 舒岳祥

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
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
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
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

稻花桑花

宋代 舒岳祥

稻花花中王,桑花花中后。
余花毕嫔妃,以色媚左右。
稻花吹早香。风露千万亩。
上以奉玉食,粢盛及醴酒。
下以饱苍生,亿兆餔其口。
桑花虽无华,红葚映纤手。
皇后首亲蚕,六宫承傅姆。
天生众裸虫,无羽毛飞走。
匪此皆冻死,性命安得有。
予谓二花者,斯民之父母。
昔予赋麦花,适当来牟候。
未及歌二花,三花谁可后。
请续时夏诗,以为风化首。

平皋木芙蓉千株烂然云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

宋代 舒岳祥

牡丹一名木芍药,拒霜也号木芙蓉。
好花名尽多重叠,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鸿一声天雨血,落霞万顷江饮虹。
水花已尽岸花出,千朵万朵能白红。
曾共鸳鸯登绣缛,也随鸂鶒上屏风。
金钗俗插嫌花重,玉手高攀与面重。
弄色合欢无限思,九心千叶为谁容。
朝看花开红偏淡,暮见花敛红转浓。
朝开夕敛如趋市,明日风光移别蘤。
平生爱花入骨髓,白头出没与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开花落水悠悠。
未吃太平一杯酒,岁岁花开伴白头。

秋日山居好十首 其七

宋代 舒岳祥

秋日山居好,重阳庶物穰。剖菱红绽白,剥栗紫含章。

黄雀绵披脊,霜狸玉截肪。登高惟小圃,何必上重冈。

三月之朔邑庠请仆升讲席说诗泮水正仲用前韵

宋代 舒岳祥

春服初成冠与童,聚观王式一衰翁。
圆冠观屦还吾道,续衽钩边见古风。
投戈犹待汉符赤,藏壁不随秦火红。
宁可短衣充博士,莫令城旦属司空。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4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