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少师丞相国公西磵先生挽歌二首

少师丞相国公西磵先生挽歌二首

宋代 舒岳祥

咸淳无正史,德佑少守欠。
他日修公传,终身作宋臣。
渊明还死晋,商皓本逃秦。
壮士元无泪,西风自湿巾。

诗人舒岳祥的古诗

再次韵酬正仲

宋代 舒岳祥

好翁须好客,相映柳和花。
自是曹刘匹,非分唐宋家。
书空因学草,品水为知茶。
爱酒欣逢伴,临风醉墨斜。

绿萼香梅十树咸淳间自内前买归乱后尚存对之

宋代 舒岳祥

缟衣黄里绿云跗,仟家结束来天隅。
承平故态今尚尔,流落空山成叹吁。
莫对此花被渠恼,惜花情重人先老。
多少当时似玉人,埋没抄场随塞草。
杳杳宫车去不回,上林雁过无书到。
内园今更不堪看,蝶废蜂休日易昏。
玉砌无人寒兔入,觚棱栖草野鸱蹲。
黍离麦秀今如此,岂为梅花故断魂。

十村绝句

宋代 舒岳祥

麦须剪剪吹成浪,花口吟吟笑作东。
莫道太平无处觅,便於此处见天真。

春日山居好十首 其四

宋代 舒岳祥

春日山居好,春来不问深。柳能同燕舞,莺解代花吟。

有酒家闲去,无诗客莫寻。卖田强免役,何必苦劳心。

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盖杜子美鄜州月之意也 ...

宋代 舒岳祥

篆畦今夜月,特地向人明。海驿催传箭,荒鸡误报更。

平生大敌勇,末暮小诗行。老矣今安用,深杯送此生。

桐乳

宋代 舒岳祥

桐乳深藏鸟,苔花暗语虫。
谁能借修竹,为我宿清风。

晚易斋

宋代 舒岳祥

泳道东湖联句,正仲篆畦和篇。
半世清风朗月,十年闷雨愁烟。

又咏万岁藤杖酬正仲并谢元惠主人潘少白

宋代 舒岳祥

不求海上千金药,且觅山中万岁藤。
潘子入林亲拣得,舒翁履险力扶能。
乞君瘦硬苍龙节,伴我清羸病鹤形。
莫向潭边令照影,忽然变化老谁恁。

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

宋代 舒岳祥

天地元从雪后新,开帘闲坐看回春。
谢公梦觉池生草,杜老羹成涧有芹。
正是泰和嘉气象,好调寒暖养精神。
花前不著多忧客,百舌何妨报事频。

新历未颁遗民感怆二首贻王达善曹季辩胡山甫

宋代 舒岳祥

寒气著人身似病,世涂多故鬓如银。
劫灰今信胡僧说,野燐多应战鬼新。
兵甲纵横满天地,衣冠颠倒走风尘。
古今历数归仁义,河洛图书属圣神。

十一夜月色凄淡数酌竟醉华胥国似可避世也

宋代 舒岳祥

冬暖熙熙作午晴,红梅花下一壶倾。
衰年未夜先思睡,深闭柴门却月明。

骑牛歌题厉归真骑牛图

宋代 舒岳祥

人骑马,我骑牛。
骑马行大道,青丝为辔金行头。
胡衣北笠见者走,扬鞭拽顾矜朋俦。
骑牛入山谷,不羁不勒无拘束。
我只骑牛犊自随,母子相呼烟草绿。
骑马不若骑牛安,牛自肥刍马伤谷。
我见骑马郎,白金入手遭鞭仆。
何如骑牛儿,树下高眠无宠辱。

七月望日避地省坑存思庵留题时章林出白石可

宋代 舒岳祥

去家无十里,过岭即他乡。
避地身三到,伤时泪数行。
高檐齐古树,新屋背斜阳。
我欲相邻住,青山志未偿。

近作对江牡丹吟陈列间呈正仲正仲於拙吟阮不

宋代 舒岳祥

邵子花开二十四,吟诗惊动洛诸公。
我家两株三十枝,欢喜亦与邵子同。
作诗七绝恼正仲,过旬不见回邮筒。
正仲材高气浩博,鄙我琐细无豪雄。
文叔今见小敌怯,八骏岂肯盘蚁封。
再三思索得其意,笑我不知时节异。
洛阳城中天地中,春色花光好天气。
此时高韵一两篇,流出胸中真乐事。
我生初见钱塘春,歌舞西湖早已颦。
如今不见湖山面,鸟歌似哭花为尘。
作诗告人谁为听,当哀而乐非天真。
我谢正仲此意厚,请不吟诗但饮酒。

十村绝句 其二 牧

宋代 舒岳祥

深谷元无邹子律,牧童携角上牛吹。一声吹下柴门近,先报渠娘煮菜糜。

寄袁中素季原

宋代 舒岳祥

清谈疏世虑,知发度年华。
雀饮盆中水,蜂寻案上花。
郊原新射雉,陂荡早开蛙。
得句何人赠,棠溪有竹家。

田家纪事

宋代 舒岳祥

濛濛土雾连三日,父老传经十七年。蚕月人家多忌讳,麦秋时候好安眠。

桑鸠逐妇应嫌雨,社燕依人不避烟。短策绿阴新似沃,顷筐朱实写来圆。

题杏花翠羽

宋代 舒岳祥

物色春来多入画,赵昌片幅落吾家。
翠禽欲起还林去,可是多情为杏花。

游天王寺

宋代 舒岳祥

客子倦行役,閒寻古刹林。
双岩来势尽,汇水去声沈。
经神千人会,然灯七佛深。
松行喧万籁,僧定不知音。

题零陵石屏 其四

宋代 舒岳祥

大浪所簸摇,青山为俯仰。云何峰外雪,亦与相下上。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4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