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俟其按察咏县学古梅

和俟其按察咏县学古梅

宋代 舒岳祥

前身自是傅岩梅,持斧江南得得来。
一笑见花同臭味,百妖潜影入莓苔。
只将冷淡全超俗,肯向繁浓浪古魁。
爱惜耆儒如此树,二天雨露好培栽。

诗人舒岳祥的古诗

有怀寄正仲

宋代 舒岳祥

往事沄沄逝,新愁衮衮生。
风来看木末,月上候潮声。
偶鸟分枝泊,邻蛩护穴鸣。
洗忧思学易,闻尔著书成。

还龙舒旧隐

宋代 舒岳祥

今朝归小隐,隣里喜还悲。
亡国谁修史,遗民自采诗。
鼠营新穴壤,鹤理旧巢枝。
见说寅年泰,冥心待运移。

夏日山居好十首

宋代 舒岳祥

夏日山居好,清风报断梅。
林深蚊却退,山合鸟飞回。
一霎过云雨,数声深水雷。
绕园寻蠹笋,聊以荐山杯。

次韵答潘宰见和送正仲多字韵诗

宋代 舒岳祥

强健近八十,如君诚未多。
梦中思谒帝,醉后纵悬河。
抚事遽如许,流年奈若何。
相期成二老,举斗酌纤阿。

睡魔

宋代 舒岳祥

睡魔如疟鬼,日日应期来。符篆烧难却,茶枪战不开。

中宵翻醒去,当昼又潜回。应是五穷数,留君共酌杯。

六月十四夜久雨新霁见月极佳坐观万堂中收拾

宋代 舒岳祥

久雨新霁如发蒙,嫩月出海来屋东。
开轩静听百虫语,清光入沼翻帘栊。
白日劳劳生万事,不如淡月含冥蒙。
收心展体且高枕,合眼不管东方红。
我缘居贫得清省,晏起一粥黄昏钟。
更深一顿白汤饼,坐送落月沉西峰。
眼昏灯下不看字,与书相忘如不逢。
渐收少年辟谷效,养取眼力成方瞳。
处寿此法颇简易,有能修之神气弃。
临役多忧刘正仲,少忍一月毋匆匆。

续十虫吟2

宋代 舒岳祥

虫有白蚁虎,食蚁功有取。
大厦初落成,白蚁郛其础。
日繁实有徒,岁久仆梁梠。
闻尔能食之,往求数十许。
纵之穴窍中,种育成生聚。
食蚁既无余,虎自缘庭户。
亦复生几案,往往入筐{上竹右吕}。
主人反厌憎,拥篲务屏去。
客谓主勿然,前劳宜论叙。

啼乌词

宋代 舒岳祥

月明双影带霜栖,长忆青梧玉井西。
前度碧窗惊晓梦,女奴驱遣莫教啼。

晓寒独立红茶花下

宋代 舒岳祥

长物乌皮几,宜人白氎裘。
晓霜花口噤,午雨柳绵收。
毛发匆匆变,光阴冉冉休。
直须瓜芡熟,长枕卧清秋。

四月一日始闻莺

宋代 舒岳祥

是是黄莺爱绿阴,数声消遣别春心。
傍人只把莺花并,不道花时却懒吟。

正仲入鄞叙怀送别二首

宋代 舒岳祥

此别未知长与短,一春风雨助凄然。
欲随春水入城去,更系扁舟话柳边。
芒草斜阳新住蝶,落花飞絮乱啼鹃。
雁苍山好须回首,便邮秋风在眼前。

冬日山居好十首 其七

宋代 舒岳祥

冬日山居好,先生猎较时。海陂寒网雁,岚市夜分麋。

酒熟邻相聚,家贫盗不窥。偷生前进士,幸矣过耆颐。

二老亭

宋代 舒岳祥

人与松俱老,因名二老亭。
只惭吾发白,不及尔髯青。
佚史应同传,幽图总写形。
把杯长与对,我醉在渠醒。

独坐遣兴

宋代 舒岳祥

昏眼迷烟雨,修眉隐树林。
杜鹃知夜半,蟋蟀俟秋音。
静悟平生事,閒思万古心。
嗟跎七十五,既往莫追寻。

次韵和正仲碧莲花

宋代 舒岳祥

好翁和了碧桃咏,并欲尽赋园中花。思迟才退句未吐,高篇已捷老柏涂。

此花蔓生枝自劲,天水碧染雪藕纱。振鹭蝉联苍玉佩,不比掘阅纷衣麻。

山阿幽人贞且吉,城隅静女澹以华。偶然种之近苍柏,君比兔丝疑未嘉。

兔丝无根空托附,结子滥充方药家。小儿欲以凌霄拟,一种粗俗堪叹嗟。

碧莲比拟最清切,好向天苑凌青霞。

代梅所戏答正仲用韵赠管城子二绝

宋代 舒岳祥

谁将明月作边愁,玉兔毫成是素秋。
缚取山中毛氏族,盛行文教寝旄头。

谢刘文伯惠好翁牋

宋代 舒岳祥

春膏夸莹净,云母斗轻明。
吾子诚不俗,老夫安用名。
虽非时态尚,犹见故人情。
雅兴因君动,新吟恁几成。

再次韵酬正仲

宋代 舒岳祥

好翁须好客,相映柳和花。
自是曹刘匹,非分唐宋家。
书空因学草,品水为知茶。
爱酒欣逢伴,临风醉墨斜。

阴雨几月馀三月初一日闻鸠鸣有作

宋代 舒岳祥

春雨濛濛来,花时昏昏过。山深多悲风,闭昏祇欲卧。

此村无杜鹃,不知桑叶大。滩声自不恶,赖此洗尘堁。

晓闻晴鸠呼,云阴似将破。故园何时归,麦饭出舂磨。

元夕龟藏夜坐

宋代 舒岳祥

冷火寒斋酒一樽,黄柑分遗及诸孙。
菜园罗帛灯千眼,说著承平暗断魂。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4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