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承恩旨言放归舟

初承恩旨言放归舟

唐代 宋之问

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

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自向归魂说,炎方不可留。

诗人宋之问的古诗

游法华寺

唐代 宋之问

薄游京都日,遥羡稽山名。分刺江海郡,朅来征素情。
松露洗心眷,象筵敷念诚。薄云界青嶂,皎日鶱朱甍。
苔涧深不测,竹房闲且清。感真六象见,垂兆二鸟鸣。
古今信灵迹,中州莫与京。林巘永栖业,岂伊佐一生。
浮悟虽已久,事试去来成。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

夜渡吴松江怀古

唐代 宋之问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
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

游称心寺

唐代 宋之问

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
宝叶鸣香雨,金沙吐细泉。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
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
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

下山歌

唐代 宋之问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邓国太夫人挽歌

唐代 宋之问

鸾死铅妆歇,人亡锦字空。悲端若能减,渭水亦应穷。

相和歌辞 王子乔

唐代 宋之问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

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湿君衣。

唐代 宋之问

有卉秘神仙,君臣有礼焉。忻当苦口喻,不畏入肠偏。
扁鹊功成日,神农定品年。丹成如可待,鸡犬自闻天。

题九州院双鹤

唐代 宋之问

君门九重闭,中有天泉池。可怜双白鹤,飞下碧松枝。

吹楼多清管,鸣舞共差池。常欲万里去,怀恩终在斯。

赠严侍御

唐代 宋之问

受脤清边服,乘骢历塞尘。当闻汉雪耻,羞共虏和亲。

初宿淮口

唐代 宋之问

孤舟汴河水,去国情无已。晚泊投楚乡,明月清淮里。
汴河东泻路穷兹,洛阳西顾日增悲。夜闻楚歌思欲断,
况值淮南木落时。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

唐代 宋之问

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

发端州初入西江

唐代 宋之问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翠微悬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松山岭应制

唐代 宋之问

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尘销清跸路,云湿从臣衣。
白羽摇丹壑,天营逼翠微。芳声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伤曹娘二首

唐代 宋之问

凤飞楼伎绝,鸾死镜台空。独怜脂粉气,犹著舞衣中。
河伯怜娇态,冯夷要姝妓。寄言游戏人,莫弄黄河水。

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

唐代 宋之问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
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
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
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
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

唐代 宋之问

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路极意谓尽,势回趣转绵。
人远草木秀,山深云景鲜。余负海峤情,自昔微尚然。
弥旷十馀载,今来宛仍前。未窥仙源极,独进野人船。
时攀乳窦憩,屡薄天窗眠。夜弦响松月,朝楫弄苔泉。
因冥象外理,永谢区中缘。碧潭可遗老,丹砂堪学仙。
莫使驰光暮,空令归鹤怜。

陆浑山庄

唐代 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秋晚游普耀寺

唐代 宋之问

薄暮曲江头,仁祠暂可留。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
荷覆香泉密,藤缘宝树幽。平生厌尘事,过此忽悠悠。

登北固山

唐代 宋之问

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埭横江曲路,戍入海中山。
望越心初切,思秦鬓已斑。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唐代 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75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