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宋公宅送宁谏议

宋公宅送宁谏议

唐代 宋之问

宋公爰创宅,庾氏更诛茅。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
汉臣来绛节,荆牧动金铙。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
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一散阳台雨,方随越鸟巢。

诗人宋之问的古诗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一作李乂诗)

唐代 宋之问

枢掖调梅暇,林园艺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
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
云罕明丹壑,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
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茅居。

内题赋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诗。题云巫山高

唐代 宋之问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恋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送杨六望赴金水

唐代 宋之问

借问梁山道,嶔岑几万重。遥州刀作字,绝壁剑为峰。
惜别路穷此,留欢意不从。忧来生白发,时晚爱青松。
勿以西南远,夷歌寝盛容。台阶有高位,宁复久临邛。

驾出长安(一作王昌龄诗)

唐代 宋之问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唐代 宋之问

帝忧河朔郡,南发海陵仓。坐叹青春别,逶迤碧水长。
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为问东山桂,无人何自芳。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唐代 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高山引

唐代 宋之问

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
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松槚邈已远,
友于何日逢。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
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洞庭湖

唐代 宋之问

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
张乐轩皇至,征苗夏禹徂。楚臣悲落叶,尧女泣苍梧。
野积九江润,山通五岳图。风恬鱼自跃,云夕雁相呼。
独此临泛漾,浩将人代殊。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

放白鹇篇

唐代 宋之问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我心河海白云垂,
怜此珍禽空自知。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玉徽闭匣留为念,
六翮开笼任尔飞。

寒食还陆浑别业

唐代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送杜审言

唐代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登逍遥楼

唐代 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

唐代 宋之问

英藩筑外馆,爱主出王宫。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
玳梁翻贺燕,金埒倚晴虹。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短歌能驻日,艳舞欲娇风。闻有淹留处,山阿满桂丛。

咏钟

唐代 宋之问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

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唐代 宋之问

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敬荅田徵

唐代 宋之问

家临清溪水,溪水绕盘石。绿萝四面垂,袅袅百馀尺。

风泉度丝管,苔藓铺茵席。传闻颍阳人,霞外漱灵液。

忽枉岩中翰,吟望朝复夕。何当遂远游,物色候逋客。

酬李丹徒见赠之作

唐代 宋之问

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
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
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赠曲南凫断,征途北雁催。
更怜江上月,还入镜中开。

苑中遇雪应制

唐代 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花烛行

唐代 宋之问

帝城九门乘夜开,仙车百两自天来。列火东归暗行月,浮桥西渡响奔雷。

龙楼锦障连连出,遥望梁台如昼日。梁台花烛见天人,平阳宾从绮罗春。

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常娥月中君未见,红粉盈盈隔团扇。

玉樽交引合欢杯,珠履共蹋鸳鸯荐。漏尽更深斗欲斜,可怜金翠满庭花。

庭花灼灼歌秾李,此夕天孙嫁王子。结缡初出望园中,和鸣已入秦筲里。

同心合带两相依,明日双朝入此微。共待洛城分曙色,更看天下凤凰飞。

望月有怀(一作康庭芝诗,一作沈佺期诗)

唐代 宋之问

天使下西楼,含光万里秋。台前似挂镜,帘外如悬钩。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佳期应借问,为报大刀头。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7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