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中有一士

山中有一士

清代 宋育仁

山中有一士,被服缝掖衣。闭户弹鸣琴,唐掖藐与期。

尧舜去我久,思思当告谁。自非公信清,遽言举世非。

蓬蔂出门行,曰与世推移。推移得何有,颜仪日增厚。

孤桐无附枝,蓼心多苦时。自言谐俗久,安知未相宜。

泥涂既中路,谁能脱尘羁。

诗人宋育仁的古诗

流寓江南杂诗 其二

清代 宋育仁

春蚕无食女无衣,万缕千丝待上机。但是舍身能度世,再生不化蚬蛾飞。

庚子出都留别 其二

清代 宋育仁

西山化鹤复来归,城郭人民事事非。目断嵇琴成绝调,心游羿彀愿忘机。

请看国破家何在,还望天高照肯微。钟鼓寂然谁问阙,台城空见纸鸢飞。

还蜀道中杂诗 其二

清代 宋育仁

报道花开缓缓归,花开犹自滞归期。悬知今夜同看月,四处关山一样眉。

甲午 其二

清代 宋育仁

不见榆关隘,千营溃一惊。潜师谋郑管,赠策失秦庭。

星火催和约,楼船息战声。如何闻越甲,不耻向君鸣。

庚子出都留别 其一

清代 宋育仁

铜仙辞月易潺湲,曾指铜驼戒夜寒。果见陆沉飞海水,却看日近远长安。

侧身天地惊龙战,反掌风尘怨鸟翰。坐听宫槐悲落叶,不堪此客独南冠。

山中有一士

清代 宋育仁

山中有一士,被服缝掖衣。闭户弹鸣琴,唐掖藐与期。

尧舜去我久,思思当告谁。自非公信清,遽言举世非。

蓬蔂出门行,曰与世推移。推移得何有,颜仪日增厚。

孤桐无附枝,蓼心多苦时。自言谐俗久,安知未相宜。

泥涂既中路,谁能脱尘羁。

宿黄河干

清代 宋育仁

淩晨孟津发,日夕在河干。憭憭望波路,万里风吹澜。

壮哉信兹游,抚膺独微叹。征程众苦热,我心常苦寒。

横流浩方圯,忧中见人喜。如何方寸间,相去几千里。

秋晚思故园

清代 宋育仁

日夕凉风起,山河四望阴。孤云低鸟路,一叶下枫林。

流水悲终古,秋花系隐心。故原依旧在,归计独沈吟。

过龙山顶

清代 宋育仁

出没递山原,岧峣起夕氛。迎秋初度雨,匝野万重云。

野色随峰合,岚阴半岭分。此间谁卜宅,行路讵相闻。

苦征行

清代 宋育仁

赤日在天东,白云在天西。薰风自南来,朔尘惊北飞。

饿鸮前头叫,慈乌后面啼。我心正怀忧,我仆告苦饥。

我行亦未央,我马汗且嘶。日出见鸟翔,日入见鸟栖。

众族有閒暇,微生独吾累。去去不知往,行行且未归。

仰视还四顾,情怀当语谁。

闻易实甫比部入蜀题诗却寄

清代 宋育仁

昔年逢君宣南陌,裘马追从上京客。便拟承明坐奏书,直上金门前射策。

春坊失路空归来,芳皋绿草华已衰。遥望湘水日千里,风波莫致平生怀。

长卿倦游称不仕,颇念邹枚旧游止。琴歌断歇江海辽,卑车远走成都市。

春鸿苍苍渡远云,此时凝望正思君。东风含薰飒然至,婉婉兰芳似可亲。

离日骎骎见时晚,朝暮如流心不断。相思桂树自千年,千年历尽终须见。

萍花齐绿芳气深,登萍骋望伤追寻。南觅浮家不得去,俯仰怀抱成古今。

抱膝高歌倦尘事,缘情哀乐无终始。幽篁窈窕声正哀,日夕望君抱琴至。

感旧诗 其二

清代 宋育仁

谁举驺虞解事幡,少留灵琐望千门。尧城近似苍梧远,一酬长星酒尚温。

还蜀道中杂诗 其一

清代 宋育仁

乘传空持谕蜀文,更无排马到公门。华阴县里骑驴过,今日方知县吏尊。

再题离堆

清代 宋育仁

蜀眼遥通滟滪堆,洑旋天地暗涛回。炊烟合遝看云起,堰水奔流挟雨来。

峭碧倒窥下飞瀑,龙渊寂听隐惊雷。滥觞一泻波澜壮,始信夔门禹凿开。

院中步月

清代 宋育仁

深院静楼台,桃花照夜开。庭阴栖断树,阶绿发新苔。

秉烛愁春尽,支衾待梦来。良辰须可惜,莫放寸心灰。

过灵璧废县,是古垓下,作歌吊项王

清代 宋育仁

项王帐下鼓声死,项王帐中美人起。君王进酒妾请歌,起听乌江咽残水。

濛濛昏月坠江波,舣船请公毋渡河,不逢田父奈公何。

龙且马童亦尘土,从来骏骨青山多。

银烛 其一

清代 宋育仁

银烛心灰泪已乾,落花三嗅费汍澜。从今洗面须成笑,留取横波对镜看。

旧游四忆 其一

清代 宋育仁

湘灵鼓瑟夜凄清,云暗苍梧听杳冥。解佩上宾虞舜去,沧波无极九疑青。

归国遇黄公度赋赠四首

清代 宋育仁

波涛出没九万里,风露凄酸二十年。果见神州飞海水,可容留命待桑田。

成都七夕 其一

清代 宋育仁

玉阶如水望双星,天上人间一夕情。无限关山归梦散,已凉天气露华清。

衣楼夜夜相思暗,绛汉年年独望明。人世寻常多苦别,更堪禅榻悟他生。

宋育仁

宋育仁

宋育仁,字芸子,四川富顺人。博通群籍,尤深经学,为王闿运及门高弟。乙未割台之役,有感事五首,唐衢痛哭,杜牧罪言,兼而有之。见连横《台湾诗录》,今据以移录。► 5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