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过都昌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九
馀龄难把玩,妙解寄笔端。常恐抱永叹,不及丘明、迁。
亲友恐劝我,放心饯华颠。虚名非我有,至味知谁餐。
思我无所思,安能观诸缘。已矣恐何叹,旧说《易》两篇。
江月五首,并引 其五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玉钩还挂户,江练却明楼。
星河澹欲晓,鼓角冷知秋。不眠翻五咏,清切变蛮讴。
《虔州八境图》八首
溪阴堂
占春芳·红杏了
好事近·烟外倚危楼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浪淘沙·探春
减字木兰花(得书)
登云龙山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其一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失题二首
初别子由
送郑户曹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1142篇诗文
神女庙
颍大夫庙?颍考叔也,庙在汝州颍桥?
铁拄杖,并叙
浣溪沙·咏橘
书林逋诗后
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追和沈辽赠南华诗
调笑令·渔父
戏作种松
江城子 别徐州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和陶饮酒二十首 其四
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渚宫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赠虔州术士谢晋臣
次韵柳子玉二首 其二 纸帐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二 横池
送柳子玉赴灵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菩萨蛮 歌妓
台头寺送宋希元
渔父·渔父饮
亡妻王氏墓志铭
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南乡子·有感
江上看山
戎州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
戏赠张先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
前苏壁赋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南歌子(暮春)
赵昌寒菊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
纵笔三首·其二
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
真兴寺阁祷雨
刘景文家藏乐天《身心问答三者》,戏书一绝其后
小饮公瑾舟中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和寄天选长官
三槐堂铭
至真州再和二首 其二
点绛唇 二首 其一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其三
纸帐
再和并答杨次公 其二
元祜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独在起居院读《汉
凤翔八观,并叙 其七 李氏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