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王彦和检校还北平四首 其四

赠王彦和检校还北平四首 其四

明代 苏伯衡

乘传历长途,齐封接鲁墟。频年经战斗,几处遂耕锄。

小市尊多酒,贫家饭有鱼。重来朝觐日,为报玉阶除。

诗人苏伯衡的古诗

赠王彦和简校还北平

明代 苏伯衡

提封开画省,地势控全燕。
雪重阴山近,星低瀚海连。
藩屏归付托,画诺仗材贤。
扪虱家声旧,应须有奏篇。

越三日丞相以辞职归养闻钦蒙俞允志喜

明代 苏伯衡

朝中久恋乘轩宠,膝下涞惭返哺私。新荷君王赐骸骨,家人须信有归期。

送宋起居还金华

明代 苏伯衡

长揖谢宦徒,还归戒征轴。
眷言幽贞庐,敻在仙华麓。
就养望既盈,《考槃》志亦足。
储清浚昔池,薙荒理旧竹。
兰佩纫春蕤,荷衣制秋绿。
沆瀣晨三咽,雕胡昼九曝。
从今猿与鹤,不复怨幽独。

长江送别图饯朱仲雅赴山西省幕

明代 苏伯衡

班马款江渚,日夕群山苍。对酒不能御,非念川途长。

朔南自一统,鸿燕不同翔。别长会日短,载歌燕燕章。

东斋夕书

明代 苏伯衡

幽居得自怡,野性方惬素。
高枕一酣眠,长廊独闲步。
白日谁云长,青山忽已暮。
皓月照前阶,凉风满高树。
偶随孤鹤行,时见疏萤度。
即此有余欢,何况山中去。

史馆杂书

明代 苏伯衡

蔓草寒烟汉苑秋,书藏金匮更谁收。礼亡乐缺无穷恨,地老天荒有限愁。

笔削自从尼父后,文章无过马迁优。坐销官烛如何

送陈思可主簿赴进贤任

明代 苏伯衡

一别十五年,倏忽若昏旦。相逢京城中,幸昏戎马乱。

宦游我何成,鬓发子巳换。留连一尊酒,寂寞四门馆。

剪烛听寒雨,话旧过夜半。居然消百忧,莞尔成一粲。

维子才且贤,文采甚焕烂。起从有道徵,国光方纵观。

谓宜寘馆阁,鸿猷藉宣赞。如何奉明命,钩考亲吏案。

黎庶乃邦本,疾痛资抑按。要将远犹敷,可以小邑玩。

心怀简书畏,迹逐萍梗散。席挂遇顺风,潮生失远岸。

昨夕簪云盍,今朝

连雨杂书三首 其三

明代 苏伯衡

郁郁苦无聊,起坐读古书。一萹未云毕,感触增嗟吁。

义秦为文夫,丘轲见谓迂。是事古巳然,偃蹇欲何如。

周伯宁春晴江岫图为吕仲善题

明代 苏伯衡

尚书襟怀绝潇洒,挥毫往往凌董马。
平生一笔颇自珍,数尺新图为君写。
齐山遥接吴山青,碧波万顷孤帆征。
东风绿遍汀洲草,总是歧亭离别情。
一向江南一江北,离情浩荡嗟何极。
正如江上之碧波,纵有井刀那剪得。
当时已足令心愁,如今况复隔罗浮。
掩图却上高台望,但见远海连天流。
暮归朝出谁与侣,蜃雾蛮烟结凄楚。
木棉花落鹦鹉飞,苦竹丛深鹧鸪语。

题刘汝弼东源小隐图

明代 苏伯衡

东源山水好,闻说似终南。
种黍都为酒,诛茅小作庵。
过门人问字,看竹客停骖。
亦有幽栖意,迟归我独惭。

庚戌七月九日晡时钦奉御笔宣唤赋此

明代 苏伯衡

玄霜湿露动龙香,水殿书题爱晚凉。虮虱小臣惟感愧,姓名衣披五云章。

送金主簿赴吴江任五首 其三

明代 苏伯衡

西望姑苏台,近临百花洲。白露正为霜,行人不可留。

但感鸿雁集,不伤麋鹿游。月明歌子夜,民生庶其廖。

送蔡思贤参政使蜀

明代 苏伯衡

清晨旌节三川去,今日车书万国同。
燕饯都亭来诏使,停骖乡井访邻翁。
峰经回雁边声静,峡入啼猿树影空。
昭烈祠西诸葛庙,秦州城北隗嚣宫。
神交露立苍茫际,长啸风生感慨中。
毛伯昔闻周上介,随何今见汉明公。
布宣德意相如檄,囊括山川太史功。
河陇从兹兵不构,沴辕此去路相通。
庭充橘柚陈方物,歌听《巴渝》识土风。
最是多情江汉水,直随归楫到江东。

送秦待制出守龙州

明代 苏伯衡

一麾出守别金闺,渭水秦原入马蹄。拔士真成空冀北,怀人从此隔关西。

蒲萄满泛凉州近,鹦鹉群飞陇树齐。肯与交游伤远别,要推惠泽到遗黎。

寄吴文明宪副

明代 苏伯衡

巳过风雨节,不得故人书。目断千山外,神交五夜初。

绣衣天下士,白鹭使君车。风采能廉懦,知君独起予。

明日入见于奉天门有国史编摩之命口号

明代 苏伯衡

圣代何曾有弃材,选抡犹自及蒿莱。玉阶俯伏聆天语,金匮抽书亦许陪。

赠王彦和检校还北平四首 其一

明代 苏伯衡

拜表趍丹阙,承恩宴紫宸。羽仪江左彦,簪绂幕中宾。

玉液金杯出,璚筵锦瑟陈。辕门思赞佐,回辔敢逡巡。

送饶彦材还旴江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伯衡

阿翁鬓发巳星星,游子何心更远征。昨夜客䆫风雨冷,寒衣收拾寄行营。

连雨杂书三首 其二

明代 苏伯衡

束发学为文,志在秦汉上。异彼经济具,持此将安往。

自悲还自慨,云胡常养养。不见力田者,宁复计荒穰。

送金主簿赴吴江任五首 其五

明代 苏伯衡

明明天上月,既盈还复缺。聚散谅如斯,无为旸内热。

同气恒相求,岂限吴与越。精灵风然合,不见双巨阙。

苏伯衡

苏伯衡

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平仲,友龙子。博涉群籍,文词蔚赡有法,以善古文闻名于时。元末贡于乡,洪武间入礼贤馆,为国子学录,迁学正,擢翰林编修。十年,宋濂荐以自代,以疾力辞。二十一年聘主会试,寻为处州教授。以表笺忤旨下狱死。二子救父并被刑,士论惜之。有《苏平仲集》存世。► 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