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腊月二日待罪私居作二律以自遣 其二

腊月二日待罪私居作二律以自遣 其二

明代 苏葵

梅花月照远臣怀,夜上层楼望泰阶。堪笑坡翁诗案刻,未应雷焕剑光埋。

遭逢圣世嗟无补,较看吾生信有涯。坐阅台前双柏树,岁寒风雪漫挤排。

诗人苏葵的古诗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 其六 白简朝天

明代 苏葵

白简昂昂侍里行,朝阳红映豸衣明。袖中谏疏知多少,汉主徒惊白马生。

喜召用遗贤白沙陈献章

明代 苏葵

曾过江门拜此翁,何人风致可渠同。文章山斗唐韩愈,理数图书洛邵雍。

忘世昔曾疑荷蒉,济时今始兆飞熊。千年廊庙求遗栋,才到卢冈百尺松。

用韵答王安陆太守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静爇黄檀更水沈,亦谈千古亦谈今。耽诗不遣能成癖,爱酒争教也醉心。

此日孤怀东观杳,几时归计北山深。红渠翠竹新知少,或者江崖许盍簪。

和陈正郎学之乡友见寄

明代 苏葵

闻韶方觉郑声淫,信有朝阳彩凤吟。何逊悰情原洒脱,乐天诗句不钩深。

封题寄我闻前样,缱绻知君旧雨心。骚雅只今谁独擅,江门风韵已消沈。

静渊

明代 苏葵

瞿塘五月惊湍险,不道人心险更强。独有此渊供此老,一泓终日自天光。

杂咏遣怀六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阶前惯见蘼芜长,枥下时闻骏马鸣。懒向人前谈得失,机关消尽是揪枰。

锦州较士阅卷漫成

明代 苏葵

白头灯火尚砻磨,老秤无星却易讹。漫笑冷毡难脱换,不知驽马惯蹉跎。

芳尊久负青山约,清世何须白石歌。不是马周原是我,敢言当路少常何。

送吴怀德宪副致政还湖州

明代 苏葵

遥指烟霞认旧山,少年湖海白头还。黄金台上无知己,红蓼滩头有钓竿。

春雨落花闲梦觉,夕阳飞鸟醉吟看。凭君寄谢陶弘景,莫笑头颅未挂冠。

端阳病足遣怀呈江景吴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愠来拊髀失全肤,何物为妖不可袪。任强加餐如鹤瘦,未当衰老倩人扶。

日长筠管螟蛉化,春静雕梁燕子呼。无限世间能疾走,相看那得不胡卢。

三月忠州道中

明代 苏葵

日斜云淡远山低,三月王孙草色萋。一叶月繁明月峡,六年流恋浣花溪。

盐齑有味名还薄,木铎无功道未西。何日濯缨江海去,石床藤枕对凫鹥。

题棠梨粉腮黄雀图

明代 苏葵

梨园寂寞玉肌寒,化作啼禽粉未乾。受尽主恩元不顾,不如黄雀解衔环。

和李希贤检讨雨中见示

明代 苏葵

夏日炎蒸可奈何,洗天凉雨不嫌多。儿童学得商羊舞,帘箔看渠石燕过。

满目郊园回白稿,一时蔀屋喜衰皤。先生未就藤床睡,思和陶唐击壤歌。

予入京日陈公甫先生曾有言见赠稿付诗邮遗之赋此寄奉用索再录

明代 苏葵

茅笔亲书白陟釐,邮筒故与客舟违。夜深筒斗虚摇落,春老龙蛇或解飞。

风雅未应今在逸,咸韶元是古来稀。青天万里双眸断,一幅何因付雁归。

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汝扶慈衬自西归,门键嗟予不敢违。董永只今称至孝,嗣宗千古笑全非。

三千曲礼书仍在,二十成人行要徽。无限义方言不尽,自须磨砺自撑持。

挽王惠肃公

明代 苏葵

忆昔儿童日,曾闻君实名。乾坤开泰运,山岳降神灵。

史重皋陶德,天垂傅说星。怀贤不可见,太息向苍冥。

和伍朝信秋官韵

明代 苏葵

走马长安自笑频,狐裘凋弊却宜新。飞天梦兆无双翅,叨禄头颅又几春。

文誉未能供馆阁,丹青宁许到麒麟。冯唐当日徒悲老,季子何人乃为贫。

忝预鹓鸿趋左掖,偶寻骐骥过西邻。大方制作私传样,丽泽风流藉辅仁。

白昼飞觥无市酒,清谈挥麈绝纤尘。西曹青锁劳虚席,南海洪都见故人。

掉臂乾坤怜气迈,忘形尔汝信情亲。月明醉倚金鞍笑,同是天涯万里身。

送邹汝愚贬石城吏目

明代 苏葵

孤忠耿耿平生学,此日苍黄就道难。别白是非谁直笔,萧条行李几荒山。

九天杲日真能照,三月冰山不久寒。人事晦明吾默卜,子方应及潞公还。

游白鹿洞和沈文进寅长韵

明代 苏葵

佳胜元从少小闻,始来庭下叩英芬。寒岩怪石漱流水,翠柏苍松栖乱云。

我马谅非求捷径,山灵休更事移文。怀贤吊古诗嫌坉,欲藉名家一运斤。

寄邑尹友人邵廷端

明代 苏葵

河阳花发簇红云,莞尔牛刀却在君。琴鹤自应闲白昼,苞苴谁敢候黄昏。

故人年少留凫舄,老我时违想鹿门。未历山城听更鼓,篇诗凭写略温存。

赏内阁芍药和徐阁老先生韵四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地切彤云剩晓阴,一庭红叶染深深。看花隔雨多真趣,爱物留春共此心。

金鼎收功端可颂,赤城当面不须寻。书生未有如椽笔,也傍群仙附短吟。

苏葵

苏葵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邮《吹剑集》。► 37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