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赏内阁芍药和徐阁老先生韵四首 其一

赏内阁芍药和徐阁老先生韵四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地切彤云剩晓阴,一庭红叶染深深。看花隔雨多真趣,爱物留春共此心。

金鼎收功端可颂,赤城当面不须寻。书生未有如椽笔,也傍群仙附短吟。

诗人苏葵的古诗

奉和王朝器同寅来韵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彷佛红楼买笑人,大都宜假不宜真。王成漫自縻高爵,即墨凭谁辨远臣。

玉在无瑕元是美,棋残有著又从新。经纶康济吾儒事,莫道尘羁未卸身。

书王少参朝言薰风笑我卷用韵六首 其六

明代 苏葵

此日无人式怒蛙,曹蜍廉蔺径庭赊。尽从蜍水看杨柳,只有濂溪爱藕花。

管取寸心刚似铁,不妨多事乱如麻。薰风莫浪逌然笑,志士从来不顾家。

送犹子兆麟东还

明代 苏葵

二月川江江水平,阿咸东下鹢舟轻。囊无宦路苞苴浊,心醉名邦胜概清。

骨肉一门惟见汝,江山万里若为情。到家倘有亲知问,应说还惭赵抃名。

病马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翘陆无心首漫低,夜寒龙骨怯风吹。葱花半染尘沙暗,玉箸非贪草粟垂。

岂负天闲誇太乙,每惭边骑破阏氏。多时药石无人管,卧看金羁报主迟。

代送张宪副仲明致政还楝庄

明代 苏葵

群鹤下阶除,饮啄恒依人。一鹤忽飞去,翩翩脱嚣尘。

仰盻不可从,长颈空延伸。遂作相送鸣,戛然彻苍旻。

鹤飞向何之,不集松与筠。婆娑楝吐花,结实枝头殷。

鹓雏嫌腐鼠,啄食时时臻。鹤投楝花丛,恰与鹓雏邻。

行藏各有志,以道为持循。送送难为情,酩酊河之漘。

棹歌 其一

明代 苏葵

江水何漫漫,江风吹面寒。相将扶短棹,桡过蓼花滩。

秋丁陪祀

明代 苏葵

吾道贯古今,素王屼宫殿。千秋报功德,不逐世代变。

刘汉过鲁祠,李唐进南面。尊崇至皇明,八佾太牢荐。

方兹仲秋晨,辟雍事将献。大臣奉朝命,对越俪如见。

庭阶佩玉和,廊庑沈檀遍。鲰生缀班行,朝衣肃頍弁。

英灵俯仰间,心诚自兢战。默惟圣明时,不许他道煽。

斯文日月光,所以政治善。圣子复神孙,绳绳合师宪。

治洽永雍熙,刍荛罄真愿。

元旦后用前韵呈郝王二官长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欲共渔翁理钓筒,不应官事未曾终。光浮应叶怜秋月,吹落梅花怪晚风。

减价卖痴痴不了,强吟乘兴兴难穷。夜深分得青藜火,读尽南华日又红。

寄邑尹友人邵廷端

明代 苏葵

河阳花发簇红云,莞尔牛刀却在君。琴鹤自应闲白昼,苞苴谁敢候黄昏。

故人年少留凫舄,老我时违想鹿门。未历山城听更鼓,篇诗凭写略温存。

游杭州报国胜果梵天诸寺三首 其三

明代 苏葵

越山不似吴山秀,今寺还仍古寺基。数里阴深松引道,一庭苍翠竹交枝。

鹤当方丈迎人瘦,僧检楞严下榻迟。莫把宦情偏笑我,古来灵彻寄谁诗。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其八

明代 苏葵

古今唐肆马纷纷,闲把彭殇折半分。只有庄生能远此,岂徒颜子不如君。

五旬万有八千日,十分多拚三四人。况在宗祧遗德下,不经微贱不经贫。

西湖十咏 其十 孤山梅雪

明代 苏葵

山中雪纷飞,山下斜横枝。年年花雪在,只欠老逋诗。

书王少参朝言薰风笑我卷用韵六首 其四

明代 苏葵

蹄涔那可较天池,欲谢蹄涔未冠期。吟看秋山诗骨耸,醉听春雨酒杯迟。

鸡能搏击应留距,蚕自萦缠漫吐丝。不分薰风苦相笑,待教年下买馀痴。

秋日偶书

明代 苏葵

每于闲处玩南华,世事悠悠日易斜。梦觉不知重九去,独留秋色在黄花。

喜白鹿书院新成

明代 苏葵

撤旧营新数十楹,日华星彩映丹青。轩窗华闿意偏豁,尘土隔离心自清。

檐外有山皆屹屹,门前无水不泠泠。病夫岂漫誇虚器,吾道真思托后生。

漫书呈一二同年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曾卧邻家瓮底来,醒时何似醉时佳。行藏敢道慕嘉遁,疏懒不妨同打乖。

绿竹丛中拉嵇阮,碧桃开处拍洪崖。纷纷尽与鸿毛等,世事凭君莫介怀。

睡晏

明代 苏葵

日高人迹半营营,竹簟藤□□正宁。小仆不知醒亦梦,却推吾枕唤吾醒。

题宋学士祠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际会龙飞道正亨,白头歧路却西行。赐环有待公先逝,理玉无归数已平。

华表秋风仙鹤泪,祠堂春树杜鹃鸣。儒臣自古堪枚举,当代谁教血食荣。

过垫江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陆转花封不透江,小溪经雨自琤淙。石嫌溪路牙成列,山爱堆云髻绾双。

樵子放歌含古意,牧童吹笛集村腔。陌尘不动前驱过,分付居人莫掩窗。

戒贪

明代 苏葵

贪名贪利两皆非,谦退清修在我为。取舍若能无愧怍,更将清处畏人知。

苏葵

苏葵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邮《吹剑集》。► 37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