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余宗善表弟义官

寄余宗善表弟义官

明代 苏葵

石门寺前分袂时,贪泉曾感赠行诗。西来自把三江照,老去惟凭一鹤知。

每厌朱轮妨梦觉,细看白发卜归期。明朝烟雨竹竿袅,共钓君家十亩池。

诗人苏葵的古诗

游杭州报国胜果梵天诸寺三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楼台矗矗阁青山,千个长松竹万竿。城近却能辞俗驾,云闲应为护诗坛。

香前结愿成来业,方外留情恨有官。不是老坡无玉带,欲将何物换蒲团。

和周廷瑞别驾末首反其意以为戏耳三首 其三

明代 苏葵

悬磬萧萧当画楼,齐奴偏在五云游。十年奴路知无补,二顷潮田报有秋。

不破邯郸犹在梦,仅胜户牖未封侯。如何懒入柴桑社,可爱腰缠天际头。

挽同年黄子敬编修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东风联辔杏花旁,几载金兰道谊长。共拟人龙终作瑞,宁知玉树不禁霜。

生刍万里怀封鬣,落月三更满屋梁。惆怅九京无可作,石渠今日少文章。

元旦后用前韵呈郝王二官长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泻尽香醪忆旧筒,将来高兴未全终。浣花来上融融日,濯锦江头淡淡风。

无事恼怀赢得懒,有诗消闷易忘穷。人生一世如一日,莫待斜阳抹树红。

送李元善大参赴西广时予将乞病假三首 其三

明代 苏葵

天南狼猎夜星高,屏翰真宜托俊髦。时世可忧应学范,文章无补欲师陶。

高牙大旆谁先得,汗简微言我尚劳。明日问医如得假,也从邻境望旌旄。

舟泊直沽夜坐偶成

明代 苏葵

醉攀星斗放诗怀,吟看潮生又落涯。先哲结斋如画舫,病夫移舫作书斋。

银蟾出海秋光冷,白鹤横江夜色佳。更忆篷莱东去近,眼昏频自望中揩。

过鳌峰超然台谒东坡遗像

明代 苏葵

此老南来世可怜,鳌峰诗在至今传。想应胜概须题品,未必忠良浪播迁。

绍圣论诗元在剥,儋州归路自通天。穹苍后土知公处,不在词章百万篇。

首尾吟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老夫非是爱谈虚,世事纷纷与梦俱。莫道忘羊专博塞,须知得鹿亦蘧庐。

曾闻聃叟论刀密,欲起坡翁笑磨驴。信有眼前一杯酒,老夫非是爱谈虚。

登嘉定儒学后山先天阁阁为黄冠所据自国初至今知州瞿刚乃取而归之 ...

明代 苏葵

朱檐矗矗耸山巅,一目全收万里天。观物可探康节学,凭虚谁悟子云玄。

春深坛杏当窗看,夜半仙藜隔座然。佳胜陆沈馀百载,只今才见集英贤。

代送张宪副仲明致政还楝庄

明代 苏葵

群鹤下阶除,饮啄恒依人。一鹤忽飞去,翩翩脱嚣尘。

仰盻不可从,长颈空延伸。遂作相送鸣,戛然彻苍旻。

鹤飞向何之,不集松与筠。婆娑楝吐花,结实枝头殷。

鹓雏嫌腐鼠,啄食时时臻。鹤投楝花丛,恰与鹓雏邻。

行藏各有志,以道为持循。送送难为情,酩酊河之漘。

岁晏漫成四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天地无心日月流,寒寒暑暑自悠悠。才将风色分花信,便有年光换历头。

混沌是亡还是在,神仙堪爱亦堪求。等閒识得盈虚意,未许庄生据上游。

观道命录有感

明代 苏葵

淫哇声沸九韶寒,世道污隆用舍间。薄雾偶笼伊洛水,片云争掩武夷山。

千秋遗训乾坤意,一代成功造化悭。不有上方三尺剑,付谁当日斩权奸。

闺情代五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金乌东上复西低,画梁夜夜燕双栖。檀郎素有恶心性,谁更郎前唱大堤。

棹歌 其一

明代 苏葵

江水何漫漫,江风吹面寒。相将扶短棹,桡过蓼花滩。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其六

明代 苏葵

偶逢家庆备监司,斗粟分酬恨已迟。只道此生同有日,不知而数是终时。

食难下咽凭鸠杖,泪不收痕点廌衣。何处凄凉堪不得,薛家楼外断鸿飞。

用韵期杨陈二同寅枉顾小叙

明代 苏葵

梧桐秋色半,菰米雁声初。作兴凭杯酒,劳形厌簿书。

烟花撩我甚,岁月为谁馀。欲枉高轩过,焚香扫敝庐。

九日饮冰玉堂和韵十首 其三

明代 苏葵

貂裘此日何妨典,忍作重阳醒面人。诗思作谁三峡涌,菊花为我一篱新。

兴来放手争壶矢,醉后狂歌答酒神。一德惟馨宾主共,不扬香屑作芳尘。

腊月二日待罪私居作二律以自遣 其二

明代 苏葵

梅花月照远臣怀,夜上层楼望泰阶。堪笑坡翁诗案刻,未应雷焕剑光埋。

遭逢圣世嗟无补,较看吾生信有涯。坐阅台前双柏树,岁寒风雪漫挤排。

南郊陪祀

明代 苏葵

苍璧元璜对越馀,彩云灿灿护銮舆。精诚自不勤天语,谁识公当第七车。

乙丑春日思郊野之游不遂戏书

明代 苏葵

远近郊原烟雨收,无边光景触吟眸。欲扶苍玉出城去,更散黄金买酒游。

天气大都春半好,物华多在郭南优。锦城一掌未曾遍,况问瑶池与十洲。

苏葵

苏葵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邮《吹剑集》。► 37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