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梦游白鹿书院时癸亥八月十有三日也

梦游白鹿书院时癸亥八月十有三日也

明代 苏葵

何处佳山入梦时,小桥三峡水迟迟。重经桥下诸贤讶,忽到峰前五老知。

无复旧人空旧榻,几多新树漫新枝。萍蓬踪迹浑堪慨,徙倚巴山有所思。

诗人苏葵的古诗

寄义宰乙斋赵亲家

明代 苏葵

兰桂花开香满庭,玉盘传脍泻银瓶。月低岩岫吟边见,雨过楼台醉后听。

无事弄孙消永日,有丹要客论仙经。香山社里须相候,已厌浮名水上萍。

立春日偶成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寒尽今朝春又来,天机原不费安排。闲将彩胜谈遗事,更酌屠苏放老怀。

花为氤氲抽蓓蕾,草知消息到根荄。方头未会乘时术,玄静谁疑是打乖。

勉学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誇多斗靡匪真儒,格致无功是守株。欲向此中寻妙诀,放心收后细观书。

陈梦祥宪副寄其所作读陈公甫行状辨示予大约为作状者之过褒设也予 ...

明代 苏葵

画虎不画势,其虎威不扬。称麟不称异,其麟不为祥。

彪炳与仁厚,形性固有常。虽不骇观听,虎与麟何伤。

所以程叔子,题墓不厚张。所以黄勉斋,作状谨精详。

两楹梦奠后,千古谁能方。颜孟逮程朱,恂恂弟子行。

况又不数子,百步窥宫墙。均为圣贤徒,等级分阶堂。

指山谓山高,指水谓水长。人人皆信之,更不事惊惶。

谓山即泰华,谓水即海洋。闻者必骋啄,咸以言为狂。

周易贵无妄,无妄道自彰。吁嗟程九辈,礼乐徒纷庞。

棹歌 其三

明代 苏葵

春雨涌新沙,秋江水落涯。夜行不容易,江路有分叉。

送邹汝愚贬石城吏目

明代 苏葵

孤忠耿耿平生学,此日苍黄就道难。别白是非谁直笔,萧条行李几荒山。

九天杲日真能照,三月冰山不久寒。人事晦明吾默卜,子方应及潞公还。

题宋学士祠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际会龙飞道正亨,白头歧路却西行。赐环有待公先逝,理玉无归数已平。

华表秋风仙鹤泪,祠堂春树杜鹃鸣。儒臣自古堪枚举,当代谁教血食荣。

乙丑春庭视臬篆公暇漫成

明代 苏葵

嫩绿成堆树影重,公庭天迥日融融。简孚庭折桁杨狱,佔毕仍专夏楚功。

载酒未亲奇字老,寻诗多愧蹇驴翁。芸香小阁端溪石,却被红尘两月封。

和陈正郎学之乡友见寄

明代 苏葵

闻韶方觉郑声淫,信有朝阳彩凤吟。何逊悰情原洒脱,乐天诗句不钩深。

封题寄我闻前样,缱绻知君旧雨心。骚雅只今谁独擅,江门风韵已消沈。

奉和刘都宪喜松潘报捷韵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野无烽燧草无埃,戎虏输诚次第来。千骑不如单骑力,今人真有古人才。

勒彝端可媲周雅,拜将何烦筑汉台。镇靖正宜羊叔子,从前边衅咎谁开。

咏史四首 其三 李泌

明代 苏葵

早承知遇迹兼奇,更觉威权暗已移。休道还山便忘国,濒行犹诵摘瓜词。

题魏武庙

明代 苏葵

功在元元血食宜,汉家赤子为公疲。江中怪木知谁姓,岸上老渔偏独痴。

高鸟不栖山寂寂,野狐相狎草离离。至今一道西陵水,流到祠前也忸怩。

予入京日陈公甫先生曾有言见赠稿付诗邮遗之赋此寄奉用索再录

明代 苏葵

茅笔亲书白陟釐,邮筒故与客舟违。夜深筒斗虚摇落,春老龙蛇或解飞。

风雅未应今在逸,咸韶元是古来稀。青天万里双眸断,一幅何因付雁归。

赏内阁芍药和徐阁老先生韵四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碧蕤密密閤春阴,花意舂容看渐深。遥向云霞分彩色,绝无尘土涴丹心。

怜芳却不悬铃护,罢草应曾步玉寻。千百年来无雅颂,合令弦管播新吟。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夜闲历记对床言,不信云亡若尚存。兰蕙信时环堵室,棠梨明日殡宫门。

浮生已了真成了,窀穸无闻不用闻。诸弟想应能干蛊,莫将遗事扰英魂。

丙午春过梅关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关前春早梅花开,关外肩舆春后来。不向南枝采酸实,书生原自有盐梅。

秋江漫兴

明代 苏葵

山远意随远,江空水亦空。一时图画里,着我共渔翁。

送蔡从善中舍迁南畿刑曹郎便道归天台省亲

明代 苏葵

山公新上荐贤章,明日长江一苇航。棘部拜衔星彩炫,禁垣回梦墨花香。

赤城草树连车马,白下楼台过凤皇。舞罢彩衣应有教,好将春意济秋霜。

送友人分教某州

明代 苏葵

一命须知报称难,泮宫亦是小贤关。马知长路应晞骥,天放洪炉又铸颜。

芸草春风书业在,杏花朝雨宦情闲。苏湖有样无多事,付上行人担子间。

秋日偶书

明代 苏葵

每于闲处玩南华,世事悠悠日易斜。梦觉不知重九去,独留秋色在黄花。

苏葵

苏葵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邮《吹剑集》。► 37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