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偶书

秋日偶书

明代 苏葵

每于闲处玩南华,世事悠悠日易斜。梦觉不知重九去,独留秋色在黄花。

诗人苏葵的古诗

奉和前人书蓬州行台韵

明代 苏葵

户牖如心已洞开,清风犹为拂尘埃。雨深坡草鸣驺过,日暮庭柯宿鹤回。

饮水信堪供我乐,鼓琴那解使人哀。年来眼界无遮碍,看得天池亦一杯。

过垫江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陆转花封不透江,小溪经雨自琤淙。石嫌溪路牙成列,山爱堆云髻绾双。

樵子放歌含古意,牧童吹笛集村腔。陌尘不动前驱过,分付居人莫掩窗。

徐用济太守来访自山寓于石亭寺值病不及拜之作二诗布谢 其二

明代 苏葵

落霞孤鹜倚天隅,楼外秋光若画图。返照入林明橘柚,朔风吹水冷菰蒲。

门前有客来题凤,江上无人忆脍鲈。寄谢幽求莫深笑,葛洪期我结丹炉。

秋夜小酌

明代 苏葵

影落疏梧玉鉴明,露虫寒雁各秋声。蹉跎尚觉孤怀壮,吟眺惟怜病骨清。

新酿百壶仪狄酒,旋调一味长公羹。眼前得失浑忘却,山鬼旁观笑不成。

陈梦祥宪副寄其所作读陈公甫行状辨示予大约为作状者之过褒设也予 ...

明代 苏葵

画虎不画势,其虎威不扬。称麟不称异,其麟不为祥。

彪炳与仁厚,形性固有常。虽不骇观听,虎与麟何伤。

所以程叔子,题墓不厚张。所以黄勉斋,作状谨精详。

两楹梦奠后,千古谁能方。颜孟逮程朱,恂恂弟子行。

况又不数子,百步窥宫墙。均为圣贤徒,等级分阶堂。

指山谓山高,指水谓水长。人人皆信之,更不事惊惶。

谓山即泰华,谓水即海洋。闻者必骋啄,咸以言为狂。

周易贵无妄,无妄道自彰。吁嗟程九辈,礼乐徒纷庞。

潼川州还雨多为断港所困因题壁以告有司者

明代 苏葵

山潦横衡截路沟,昼长临水驻骅骝。乘舆已是无人肯,王政徒云有日脩。

渡海压鞭嬴主石,济川能得傅岩舟。宾尸不待庖人事,此日谁怀受直修。

甲子岁二月二十日拜进万寿圣节表文宪长陈吉夫首倡予步韵二首 其 ...

明代 苏葵

沈檀香傍龙图起,华盖星依帝座明。五位冈陵常介福,万邦葵藿自倾诚。

真同虞舜昭神化,岂独周文有骏声。献罢琅函偏踊跃,樗驽犹得效干城。

枫宸献策

明代 苏葵

晨捧纶音玉版香,敢为曲学媚君王。萧墙得失千年鉴,却比刘蕡说更详。

题荻湾钓叟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收拾风烟在一丝,水深鱼饵荻芽时。相逢慎莫轻开口,我亦人间学啜醨。

新春漫兴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昨去今来春自忙,病夫何惜鬓苍浪。尊前观物无穷趣,只愧尧夫不愧庄。

谬掌堂事四越月颇厌烦劳喜得宪长京还交代有作三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懒散如何不是仙,人间亦有洞中天。谁教鸿鹄荣丝绁,自喜骅骝卸锦鞯。

行看晚霞公牍了,醉听朝雨曲肱便。病夫敢比程明道,傍柳随花学少年。

九日饮冰玉堂和韵十首 其八

明代 苏葵

长虹一饮百川竭,对景岂无弘量人。两鬓满簪霜底杰,百壶刚压瓮头新。

何妨仕路逢山鬼,且弄秋光信笔神。醉后每多齐物意,欲将华岳等纤尘。

西湖十咏 其八 南屏晚钟

明代 苏葵

返照入招提,钟声出翠微。相应鹤听惯,闻响不惊飞。

寄故园久要晦峰

明代 苏葵

客路风沙几转忙,长髯凋折短髯苍。将来好事还多少,过去浮生已半强。

竽食自矜彤管秃,酒酣犹梦白莲香。知君也有相思意,明月天南海北长。

岳阳楼投吕仙

明代 苏葵

道骨仙风我有无,先生应为指迷途。许登生上清虚府,肯恋人间下大夫。

老厌较书生禄阁,闲来闻笛洞庭湖。罗浮亦是烧丹处,拜赐微言便结炉。

九日和江寅长韵

明代 苏葵

秋深何独葛洪川,锦水西风亦飒然。邻瓮吝赊无醉处,篱花烂放足吟边。

霜横雁度天拖字,潦尽蛟潜水没涎。三径有盟知久负,浮萍江汉愧年年。

送朝使张文卿侍讲寅长时待罪病中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远臣真与近臣殊,世事无言只漫吁。缧绁未先迎使节,绨袍翻辱贲侨居。

尘埃泯泯怜初志,愁思源源续旧书。近侍只今难浪迹,杜陵千载不欺予。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 其一 泮水春融

明代 苏葵

绿芹香霭杏芳菲,童冠知谁是浴沂。看罢六经芸阁暖,此心元并古人驰。

开元寺留题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淡烟疏抹妙高峰,千树风涛落午舂。李贺诗囊三尺锦,朗师谈柄一枝松。

驱驰懒著劳生论,虚寂真知不露锋。参破风幡天欲暝,满楼烟雨数声钟。

游杭州报国胜果梵天诸寺三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一壶倾尽马蹄遥,贪看名山逐晚飙。处处禅房深贮月,源源泉窦暗通潮。

三千界上闲烟雨,二百年前旧市朝。欲涤尘襟飞瀑少,直攀星汉借天瓢。

苏葵

苏葵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邮《吹剑集》。► 37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