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颂
和檀香板
镂檀芬馥贯绦邪,击玉敲金一串花。自与丽妃亲记曲,后来传玩几人家。
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
次韵签判张太博移竹
梁苑有脩竹,移来正得时。新开一斋馆,分植两轩墀。
璅碎青金影,纤圆碧玉枝。物应人共美,性与地兼宜。
渐喜声成韵,毋伤色暂衰。宁因恶土变,自与好风期。
窗闼常相对,阑干不用施。看怜朝露爽,坐觉昼阴迟。
拟富非侯等,亲邻见凤姿。燕杯留几席,画笔置藩篱。
护长防将折,删枯欲更滋。破忧谈将解,化恐误仙骑。
节耸蛟螭骨,苞翻虎豹皮。竿长终劲挺,根困任离披。
肯顾柯亭赏,休思渭水持。吟馀毫亦健,灌罢器频攲。
戴谱须书此,淇园未羡之。七贤尝伴侣,六逸重犹夷。
缅继斯人躅,如吹仲氏篪。萧然发清思,赖尔作良知。
又自和
润守修撰见招与左丞王公大夫俞公东园集会宾
冬夕会诸同僚与税舍弟郡斋饮话通判欧郎中以
和仲巽过度云岭
观北人围猎
与丘程凌林四君同赋食河豚
读杨文公集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 其四
岁在龙蛇会,思贤屡感伤。未收空土泪,又送蜀公丧。
士类将安放,交情何日忘。共传金石刻,俱是大文章。
次韵李希荀寄念七侄庄并用前韵和十七侄彀送其行 其二
里闬相从秋复春,矜怜几类党频频。摛词怜识言浮物,学艺兼知义入神。
纵使声名高世俗,直须慈惠及生人。吾家自有青毡在,岂羡林宗垫角巾。
宣甫以栟榈茶刷见惠继之以诗依韵奉和
秦国太夫人挽辞二首
恭谢庆成诗十韵
和诸君观画鬼拔河
沙陁路
和陈彦升学士九月校书怀旧之作
和蒋颖叔亳州矮桧
王侍郎挽辞二首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350篇诗文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
王子直挽辞二首 其二
和刁节推郊居寄说晤二诗僧
新岁五十始觉衰悴因书长句奉呈仲巽少卿
送王彦祖学士守毗陵
紫宸殿正旦宴教坊口号
丘林诸君以春雪三绝见寄走赋长句奉酬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 其三
皇帝閤春帖子六首 其一
和兖弟游湖上诸寺二首
和过神水沙碛
送祖择之少卿学士出疆
次韵葛大卿题江氏寒光阁
次韵钱塘周寺丞狱空
赠吏部尚书建安郡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广陵芍药盛开品目比旧又多累日与同官赏叹不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
和吴仲庶待制见寄
和神水馆逢齐叶二国信
和安上弟游湖山诸寺二首
离广平
赠同事閤使
广东转运张公挽辞二首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
再和三篇 其二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西湖
和文太尉第一无双绝句
和使回过松子岭
和李子仪学士上元
送达夫同年殿丞宰吴江
中书侍郎赠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挽辞三首
寄题吴兴墨妙亭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发册文德殿
次韵韩康公对雨即事有怀五弟
冬至日瓦桥与李綖少卿会饮
和土河馆遇小雪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六月六日访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长篇因次其韵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寄汝阴少师
次韵李希荀寄念七侄庄并用前韵和十七侄彀送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府庠小沼
使回蹉榆林侵夜至宿馆
冬日北庭怀馀杭旧僚属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马上初望茅峰
次韵王正仲蒲传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二首
道元上人累示禅偈诗笔并诸贤赓唱见索鄙作因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游山
次韵诸公从驾景灵宫二首 其一
次韵刁景纯学士将至郡见寄
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送若讷上人归衢州
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其二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
王子直挽辞二首
送薛宗孺通理并州
走笔奉酬签判殿丞游思上人院
送张中正先生归庐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