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颂
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胡完夫再示西省唱和诗特记曩游过有谦屈率尔
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
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
解组从戎五筦城,壮谋期欲荡蛮腥。数奇不意同飞将,肺腑何因学卫青。
报国有心犹慷慨,谪官无闷但沈冥。竹林此日重相过,高论时欣侧耳听。
和富谷馆书事
和游中京镇国寺
送祖印忠师南归
次韵李希荀寄念七侄庄并用前韵和十七侄彀送其行 其二
里闬相从秋复春,矜怜几类党频频。摛词怜识言浮物,学艺兼知义入神。
纵使声名高世俗,直须慈惠及生人。吾家自有青毡在,岂羡林宗垫角巾。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赐赦宣德门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
送薛宗孺通理并州
观潮三首
同吕缙叔诸君寄怀希用师
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
六月六日访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长篇因次其韵
近伏值休浣,端居无所为。触热事造请,有如褦襶诗。
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
而与两铨选,事联相附离。每听人物论,尤详台阁仪。
沿袭寻本原,左右逢津涯。登朝鬓犹绿,继世衣仍缁。
欢然久相接,甚矣嗟吾衰。谁言同趣舍,何力能嘘吹。
但惭蒹葭陋,坐对琼林枝。时或把书卷,不厌颜生饥。
间亦忘形骸,任讥嗣宗痴。喜君方得涂,骞腾复何疑。
岂此哀乌省,能留威凤姿。君才适时用,早闻天子知。
荷囊与鸣玉,献纳无不宜。宁校岁月劳,求为法令师。
送王彦祖学士守毗陵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其一
内德方㜪茂,徽音比姒超。诒谋二圣托,燕处两宫朝。
功被人间满,神归帝所遥。巍巍光献策,万世配仁昭。
和仲巽过度云岭
和前三篇 其二
山公偏爱习家池,每出游时醉不知。既见国侨如旧识,何须阮籍乃吾师。
亭边菡萏铺新锦,水际闾阎近布棋。欲作宣城十日饮,留连梦得似敦诗。
次韵诸公从驾景灵宫二首 其一
青鹓如跂万椽匀,地接璇流隔世尘。三后在天歌下武,一人膺福见君陈。
珠旒漆漆怀濡露,玉案年年侍荐新。庑下丹青从臣列,左趋萧丙右甘辛。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350篇诗文
和晨发柳河馆憩长源邮舍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次韵刁景纯学士将至郡见寄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其一
尚书祠部郎中大理少卿邹公挽辞二首
中书侍郎赠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挽辞三首
和兖弟与梁况之学士同作四绝句·右呈况之常
和北游
和胡俛学士游西池书事
早行新馆道中
次韵刘叔贡舍人从驾
彭城县太君挽辞二首
和王大观寄张仲巽
太傅相公以梅圣俞寄和建茶诗垂示俾次前韵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 其一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
次韵次中寄莘老学士
和诸君观画鬼拔河
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
次韵孔平仲学士详定次口占
摘星岭
观潮三首 其二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寄汝阴少师
广陵芍药盛开品目比旧又多累日与同官赏叹不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有事于南郊
次韵签判张太博移竹
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司徒侍中贾魏公挽辞二首
次韵孙莘老司谏见寄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贤述梦诗其间叙卫公事
奚山路
次韵钱塘周寺丞狱空
吏部顿郎中起陆尚书佃与同年因迎哲宗神主集
又次中书蔡相公韵
正月一日皇帝御大庆殿受文武百僚朝贺行上寿
次韵司徒富公耆年会诗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
七言送林次中南归
和杨直讲寒食感怀
天禧寺竹
走笔奉酬签判殿丞游思上人院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
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送沈太博粹滑台
送周尹郎中守梓潼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 其四
李公择尚书见示出郊奉雩祀马上口占七言四韵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不期而会
留台蔡资政见示嘉章且有花时之约忽蒙除代恨
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 其一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侍读给事王公挽辞三首
发柳河
山路连日冲冒西风颇觉行役之劳
答胡完夫示及四和前篇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