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王大观寄张仲巽

和王大观寄张仲巽

宋代 苏颂

内使名卿话昔游,高谈术略气横秋。
边亭谈别嗟淹久,故眼相看重唱酬。
旧德朝端方见用,清才关外苦难留。
腰间鞶绶频加宠,几见新头代故头。

诗人苏颂的古诗

和吴仲庶寄李子仪

宋代 苏颂

五纪修戎好,重关四向开。
村郊纵牛马,战地长蒿莱。
过客朝连暮,征轺去复回。
元侯勤主礼,一一倒瓶罍。

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 其三

宋代 苏颂

告卧春明日,灾逢本命年。英灵百人敌,奄忽一朝捐。

妙墨宗祧秘,遗文太史编。家书四世学,嗣子复能传。

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宋代 苏颂

书林轻别紫云边,轺传重行北斗间。
正类子卿悲异国,不同太史访名山。
鞍韂腾踏双腨重,风日煎熬两鬓班。
待得使回翻旧稿,只应新例又刊删。

寄译经清衍大师

宋代 苏颂

辇寺栖迟不计年,衡门无异对林泉。
试闱给笔频辞命,译馆翻经屡奏篇。
九陌尘埃方外境,六时香火静中缘。
思陪丈室谈名理,自愧常为俗累牵。

和王大观寄张仲巽

宋代 苏颂

内使名卿话昔游,高谈术略气横秋。
边亭谈别嗟淹久,故眼相看重唱酬。
旧德朝端方见用,清才关外苦难留。
腰间鞶绶频加宠,几见新头代故头。

和林丘二君会程坦之家二诗

宋代 苏颂

天涯人未归,飘然江海上。
客心蓬任风,归路萍随浪。
青云少知己,白日多罹谤。
著书见穷愁,倚门知肮脏。
皇皇干名禄,戚戚足羞让。
岂特为身谋,所怀慰亲望。
昔人在困踬,宁复论得丧。
吾徒抱道义,岂不保趣向。
勉希一箪贤,无慕千乘相。
卷舒各有时,出处当自谅。

和过神水沙碛

宋代 苏颂

沙行未百里,地险已万状。
逢迎非长风,狙击殊博浪。
昔闻今乃经,既度愁复上。
幸无涨天灾,日月免遮障。

使回蹉榆林侵夜至宿馆

宋代 苏颂

使还兼道趣南辕,朝出沙陀暮水村。
雪岭迢遥人自少,冰天凄惨日长昏。
鸦闻宿舍惊如闹,马识归途去似奔。
屈指开年到京阙,梦魂先向九重阍。

钱起居挽辞二首

宋代 苏颂

地席贤王宠,官分右掖司。
文华天所赋,政事吏为师。
始见良言进,俄惊哲士萎。
平生公辅业,所赖圣明知。

宣甫宿约见过既而不至翌日有诗为示谨次元韵

宋代 苏颂

夙昔成嘉约,朝来不见过。
出门非有碍,掩室返多魔。
咫尺且犹尔,分携将奈何。
徘徊延望久,云际待金波。

再和三篇

宋代 苏颂

莫叹潜鳞久在池,已喧才誉满朝知。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
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

皇太妃合春帖子五首

宋代 苏颂

甲观翔云覆,新宫书漏长。
柳条初弄色,梅蕊已飘香。

又两绝

宋代 苏颂

看雪宜临广路津,年年光景见长新。
不知滋液功多少,且慰东皋首种人。

送滑道人游庐山

宋代 苏颂

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
双屩一筇行到处,应寻岩室养神丹。

再和暮春

宋代 苏颂

黄莺初啭燕新还,林馆清虚景未阑。
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
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
若待休间频宴集,牵拘人事恐多般。

送周尹郎中守梓潼

宋代 苏颂

曾携佳句使淮隅,离合差池二纪馀。
旋见豸冠三院贵,晚陪丹地一台居。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
况是论年俱老矣,送君因复动归与。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西溪

宋代 苏颂

夹岸垂杨展绿阴,倚空庭树照波心。
游人不泛西溪水,岂见回环野径深。

三月十七日三舍人宴集西省刘叔贡作诗贻坐客席上走笔和呈

宋代 苏颂

簪缨晓入凤池西,雨过重廊不踏泥。禁掖过僚初拜庆,儒林旧侣许攀携。

两朝云露陪嘉宴,二纪尘埃愧旧题。四户对开参国论,风流无复羡南齐。

次韵李希荀寄念七侄庄并用前韵和十七侄彀送

宋代 苏颂

初从童丱祝千春,俄见骞腾祝更频。
已喜吏资能可问,又嘉文笔速如神。
室堂宜念承先构,乡里须教号善人。
我待儿曹上霄汉,便归林下岸仙巾。

同事合使见问奚国山水何如江乡以诗答之

宋代 苏颂

奚疆山水比东吴,物色虽同土俗殊。
万壑千岩南地有,扁舟短棹此间无。
因嗟好景当边塞,却动归心忆具区。
终待使还酬雅志,左符重乞守江湖。
苏颂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3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