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颂
和蒋颖叔亳州矮桧
次韵奉酬签判吕殿丞燕集西湖
和吴仲庶寄李子仪
次韵孔学士密云龙茶
奚山路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
赠吏部尚书建安郡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
丘林诸君以春雪三绝见寄走赋长句奉酬
次韵王正仲蒲传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二首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惟皇继天,宅位三祀。灵德及远,嘉生茂遂。仲冬月良,一阳气至。
上将告成,礼严肆类。自庙徂郊,万灵拱卫。天收宿雰,日丽佳气。
月逾既望,再登午陛。对越苍祗,配以太帝。奠玉酌匏,升烟燎币。
志尽虔恭,备成熙事。玉舆旋衡,欢声沸渭。皇专乃诚,下蒙厥惠。
中书侍郎赠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挽辞三首
送李屯田子震赴宛丘签判
与诸同僚偶会赋八题·坐久月初上
太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
寄题宗室世泽太博修性斋
三月十七日三舍人宴集西省刘叔贡作诗贻坐客席上走笔和呈
簪缨晓入凤池西,雨过重廊不踏泥。禁掖过僚初拜庆,儒林旧侣许攀携。
两朝云露陪嘉宴,二纪尘埃愧旧题。四户对开参国论,风流无复羡南齐。
送李留后赴镇天平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350篇诗文
次韵阳行先游招隐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
次韵致政华殿丞怀旧见寄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其三
尚书祠部郎中大理少卿邹公挽辞二首 其二
苏明允宗丈挽辞二首
胡人牧
次韵孔平仲学士详定次口占
摘星岭
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
次韵林次中察院经过南都见寄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 其三
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又和春日对酒
游保宁院练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题用业字韵
和仲巽过度云岭
和吴仲庶待制见寄
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
留台蔡资政见示嘉章且有花时之约忽蒙除代恨
送集贤赵少卿出守淝州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游山
发柳河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 其一
送朱郎中寿昌通判河中府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其五
和许秘校同游两天竺
送襄州李观察
送祖印忠师南归
即席分得秋字送张吉老学士移使京西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宿明真观
又同敖侄韵
离广平
某忝被给札之召伏蒙景纯学士文丈宠示嘉篇且
太皇太后閤春帖子六首 其五
和孙节推寄罗发运
次韵宋次道学士重过礼院
宣甫以栟榈茶刷见惠继之以诗依韵奉和
次韵刘莘老学士惜别言怀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和林丘二君会程坦之家二诗 其二
和诸君观画鬼拔河
二月晦日过范景仁舍人留饮联句分夜而归
恭和御制赐太师致仕文彦博五言六韵诗一首
冬日北庭怀馀杭旧僚属
和王察院竹筱巷阻风七言
七言送林次中南归
和王禹玉相公三月十八日皇子侍宴长句三首
和兖弟与梁况之学士同作四绝句·右纪况之学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有事于南郊
和兖弟与梁况之学士同作四绝句·右呈况之常
和前三篇 其二
诸公和雷字韵茶诗四绝句外复有继作辄续二篇
和富谷馆书事
和兖弟游湖上诸寺二首
濮安懿王夫人挽辞二首
次韵钱塘周寺丞狱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