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淅上(一作江淅上)

淅上(一作江淅上)

唐代 司空图

华下支离已隔河,又来此地避干戈。山田渐广猿时到,
村舍新添燕亦多。丹桂石楠宜并长,秦云楚雨暗相和。
儿童栗熟迷归路,归得仍随牧竖歌。
西北乡关近帝京,烟尘一片正伤情。愁看地色连空色,
静听歌声似哭声。红蓼满村人不在,青山绕槛路难平。
从他烟棹更南去,休向津头问去程。

诗人司空图的古诗

贺翰林侍郎二首

唐代 司空图

太白东归鹤背吟,镜湖空在酒船沈。
今朝忽见银台事,早晚重征入翰林。
玉版征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
文星喜气连台曜,圣主方知四海安。

长安赠王注

唐代 司空图

正下搜贤诏,多君独避名。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
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

独望

唐代 司空图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
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白菊杂书四首

唐代 司空图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
却笑谁家扃绣户,正薰龙麝暖鸳衾。

四面云屏一带天,是非断得自翛然。
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驱令学贩舂。
侯印几人封万户,侬家只办买孤峰。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诗品二十四则·典雅

唐代 司空图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即事二首 其二

唐代 司空图

御礼徵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漫题

唐代 司空图

无宦无名拘逸兴,有歌有酒任他乡。
看看万里休征戍,莫向新词寄断肠。

放龟二首

唐代 司空图

却为多知自不灵,今朝教汝卜长生。
若求深处无深处,只有依人会有情。
世外犹迷不死庭,人间莫恃自无营。
本期沧海堪投迹,却向朱门待放生。

新节

唐代 司空图

转悲新岁重于山,不似轻鸥肯复还。
朱绂纵教金印换,青云未胜白头闲。

江行二首

唐代 司空图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塘新梦,羁愁甚往年。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初程风信好,回望失津楼。日带潮声晚,烟含楚色秋。
戍旗当远客,岛树转惊鸥。此去非名利,孤帆任白头。

上方

唐代 司空图

花落更同悲木落,莺声相续即蝉声。
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闲人漫系情。

诗品二十四则。洗炼

唐代 司空图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与都统参谋书有感

唐代 司空图

惊鸾迸鹭尽归林,弱羽低垂分独沈。
带病深山犹草檄,昭陵应识老臣心。

省试

唐代 司空图

粉闱深锁唱同人,正是终南雪霁春。
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

携仙箓九首

唐代 司空图

岳北秋空渭北川,晴云渐薄薄如烟。
坐来还见微风起,吹散残阳一片蝉。
一半晴空一半云,远笼仙掌日初曛。
洞天有路不知处,绝顶异香难更闻。
决事还须更事酬,清谭妙理一时休。
渔翁亦被机心误,眼暗汀边结钓钩。
迹不趋时分不侯,功名身外最悠悠。
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
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
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
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英名何用苦搜奇,不朽才销一句诗。
却赖风波阻三岛,老臣犹得恋明时。
剪取红云剩写诗,年年高会趁花时。
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著旗。
此生得作太平人,只向尘中便出尘。
移取碧桃花万树,年年自乐故乡春。

力疾马上走笔

唐代 司空图

酿黍长添不尽杯,只忧花尽客空回。
垂杨且为晴遮日,留遇重阳即放开。

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唐代 司空图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故乡杏花

唐代 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诗品二十四则。悲慨

唐代 司空图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诗品二十四则

唐代 司空图

大风捲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往,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司空图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1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