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自柘城还府马上

自柘城还府马上

宋代 苏辙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
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
河润兼冰散,禽声向日圆。
城池高受雾,濉涣暖生烟。
送客情初恶,还家意稍便。
旋闻夫事起,已过佛灯然。
簿领何时毕,尘埃空自怜。
南湖渐可到,早治木兰船。

诗人苏辙的古诗

赠蔡駜居士

宋代 苏辙

结茅汝上只三间,种稻城西仅一廛。
梅老外生诗律在,秀公弟子佛心传。
埋盆叠石常幽坐,留客开樽辄醉眠。
闻道邻僧乞米送,时无韩子定谁怜。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宋代 苏辙

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
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

次韵毛君感事书怀

宋代 苏辙

种棠经岁便成科,秋雨调匀气渐和。
才力有余嫌事少,风情无限觉诗多。
长松更老仍添节,古井虽深自不波。
宴坐山房人岂识,一尊联且慰蹉跎。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其三

宋代 苏辙

西都风物汉唐馀,养作溪山养退居。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养修竹倚庭除。

白头伴侣谁犹健,率意壶飧久已疏。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

次韵子瞻寄贺生日

宋代 苏辙

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
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
师心然独往,可否辄自必。
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
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
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
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
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
凄凉百年後,事付何人笔。
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

荆门惠泉

宋代 苏辙

泉源何从来,山下长溪发。
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
茫茫然地底,大水浮一叶。
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
应是众水中,独不容至洁。
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
石泓净无尘,中有三尺雪。
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
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
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宋代 苏辙

十口南迁粗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
市人不惯频回首,坐客相谙便解颐。
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茅茨。
华严未读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筑室示三子

宋代 苏辙

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余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余问儿曹莫问翁。

过登封阎氏园

宋代 苏辙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
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
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
犹嫌进官道,轣辘听车音。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二待月轩

宋代 苏辙

轩前无物但长空,孤月忽来东海东。
圆满定从何处得,清东许与众人同。
怜渠生死未能免,顾我盈亏略己通。
夜久客寒要一饮,油然细酌意无穷。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宋代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逍遥堂会宿二首

宋代 苏辙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⑴?”其后子瞻通守余杭⑵,复移守胶西⑶,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⑷,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⑸,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

宋代 苏辙

少年工作赋,中岁复穷经。
骥老终知道,剑埋新发硎。
束装邻里助,答策友朋听。
还似临淄贡,随风起北溟。

许州留别顿主簿

宋代 苏辙

洛寺相従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
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箪连床夜雨喧。
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
遥知别后都如梦,赖有君诗一一存。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其一

宋代 苏辙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平生出入辋川上,鸟飞鱼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行吟坐咏皆自见,飘然不作世俗词。

高情不尽落缣素,连峰绝涧开重帷。百年流落存一二,锦囊玉轴酬不訾。

谁令食肉贵公子,不学父祖驱熊罴。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璨传新诗。

青山长江岂君事,一挥水墨光淋漓。手中五尺小横卷,天末万里分毫釐。

谪官南出止均颍,此心通达无不之。归来缠裹任纨绮,天马性在终难羁。

人言摩诘是前世,欲比顾老疑不痴。桓公崔公不可与,但可与我宽衰迟。

送刘道原学士归南康

宋代 苏辙

大川倾流万物俱,根旋脚脱争奔徂。
流萍旋梗谁复数,长林巨石曾须臾。
轩昂颠倒唯恐后,嗟予何独强根株。
三年一语未尝屈,拟学文学惊当涂。
心知势力非汝敌,独恐清议无遗余。
扁舟岁晚告归觐,家膳欲及羞纯鲈。
隐居高节世所尚,挂冠早岁还州闾。
纷纭世事不著耳,得失岂复分锱铢。
投身固已陷泥滓,独立未免遭沾濡。
君归左右识高趣,牛毛细数分贤愚。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宋代 苏辙

病肺秋深雾雨伤,旧缯故絮喜清凉。
菊花金粟未曾吐,桂酒鹅儿空自黄。
草木亦知年有闰,风霜渐近月方阳。
〈十月为阳月。
〉得诗闻道维摩病,欲到毗耶言已忘。

久雨

宋代 苏辙

云低气尚浊,雨细泥益深。
经旬势不止,晚稼日已侵。
闲居赖田食,忧如老农心。
堆场欲生耳,栖亩将陆沉。
常赋虽半释,杂科起相寻。
凶年每多暴,此忧及山林。
号呼天不闻,有言不如喑。
愿见云解脱,秋阳破群阴。

将拆旧屋权住西廊

宋代 苏辙

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
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
修篁已谢前人种,甘井何妨众口尝。
奔走从来成底事,安居到处漫为乡。

郭祥正国博醉吟庵

宋代 苏辙

姑熟溪头醉吟客,归作茅庵劣容席。
团团鹄卵中自明,窗前月出夜更清。
醉吟自作溪上语,不学拥鼻雒阳生。
诗成付与坐中读,知有清溪可终日。
作诗饮酒聊复同,谁来共枕溪中石。
圆天方地千万里,中与此间大相似。
嚣然一息不自停,水火雷风相灭起。
直须只作此庵看,歌罢曲肱还醉眠。
不用骑鲸学李白,东入沧海观桑田。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