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玉箸插银河,红裙蘸碧波。更行三五步,浸着老僧窠。
次韵柳见答
陪毛君游黄仙观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声传已觉讴歌遍,身逆前知政令宽。
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郊祀庆成
送韩宗弼
郿坞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求黄家紫竹杖
席上再送
和柳子玉共城新开御河过所居墙下
大雨後咏南轩竹二绝句
咏竹二首
次韵王巩游北禅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
再次前韵示元老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
驾幸亲贤宅赠随驾诸公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一
次韵柳子玉见赠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
答见和
仲夏始雷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
赠写真李道士
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
绩溪二咏 豁然亭
城南访张恕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其二
中秋新堂看月戏作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伤足
送李昭叙移黎阳都监归洛省亲
次韵王定国见赠
奉使契多二十八首 出山
读史六首
寒食赠游压沙诸君
送钱婺州纯老
九日三首 其三
戊子正旦
思归二首 其一
曹郎子文赴山阳令
和子瞻铁柱杖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泛清河
九日家酿未熟
送排保甲陈佑甫
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
送李宪司理还新喻
过张天骥山人郊居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十一月十三日雪
韩干三马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一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三
十一月一日作
题韩驹秀才诗卷
予初到筠即於酒务庭中种竹四丛杉二本及今三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
中秋夜八绝 其二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绝句二首
三日上辛祈谷除日宿斋户部右曹元日赋三绝句
食樱笋二首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闲燕亭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
将归二首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濯缨庵
次韵秦观见寄
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石盆种菖蒲甚茂忽开八九华或言此华寿祥也远因生日作颂亦为赋此
送程建用宣德西归
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
方筑西轩穿地得怪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