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次韵子瞻感旧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将至桃园阻
送王适徐州赴举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禊亭
颍川城东野老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约己心全小,宽民德有馀。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谥叹犹疏。
次韵毛君绝句
柳湖感物
服栗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一
茅庵纸帐学僧眠,炉爇松花取易然。唯有未能忘酒在,手倾金盏斗垂莲。
次韵王巩同饮王廷老度支家戏咏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二览辉亭
劝赠李朝散
欧阳文忠公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好礼忘耆老,持家历盛衰。谨严终致一,贫富各从宜。
晚岁仍闻道,临终竟不疑。外人传一二,犹得载铭诗。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声传已觉讴歌遍,身逆前知政令宽。
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立秋后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濯肺肝。天地不仁谁念尔,身濯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舟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竹坞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陪子瞻游百步洪
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图题其后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见江亭〈在蒋山。〉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见赠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戏答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次韵子瞻将之吴兴赠孙莘老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
新霜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濯缨庵
次韵江法曹山间小酌
送梁交之徐州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
高邮
次韵李朝散游洞山二首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题南康太守宅五老亭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九日独酌三首 其三
次韵道潜见寄
和柳子玉共城新开御河过所居墙下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寄子瞻 其二
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二首
病后白发
过王介同年墓
送王璋长官赴真定孙和甫辟书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次韵张恕春莫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
和子瞻濠州七绝四望亭
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
所寓堂後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
次韵子瞻好头赤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右番赵侍郎
绩溪二咏 翠眉亭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
送李宪司理还新喻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三荼醾洞
送将官欧育之徐州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次韵秦观见寄
李简夫挽词二首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凤凰山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吕司空挽词三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三十 北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