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一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兄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高邮
濛濛春雨湿邗沟,篷底安眠昼拥裘。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竹坞
绩溪二咏 豁然亭
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
次韵道潜南康见寄
迁居汝南
喜雪呈李公择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渡桑干
方筑西轩穿地得怪石
扬州五咏 僧伽塔
集贤殿考试罢二首 其一
振鹭纷纷未著行,初从江海觇清光。卷声风雨中庭起,笔势云烟累幅长。
病眼尚能分白黑,众毛空复数骊黄。禁中已许公孙第,得失何私物自忙。
戏作家酿二首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阁五首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其一
家风台柏老,遗直故依然。节见南迁后,神凝未瞑前。
临民旧有法,训子适成篇。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
同迟赋千叶牡丹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三十 北园
使君美且仁,遍地种桃李。岂独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次韵柳子玉郎中见寄
送钱婺州纯老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再赋葺居三绝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先寄迟适远却寄迈迨过
吕司空挽词三首 其一
次韵子瞻送杨杰主客奉诏同高丽僧游钱塘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盆池白莲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书轩
正旦夜梦李士宁过我谈说神怪久之草草为具仍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寄张芸叟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惠州〈传闻南朝逃叛者多
送侄迈赴河间令
筠州二咏其一牛尾狸
甲子日雨
至池州赠陈鼎秀才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禊亭
寒食游南湖三首 其三
登嵩山十首 捣衣石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望云楼
再游庐山三首
扬州五咏 摘星亭〈迷楼旧址。〉
春深三首
买炭
和子瞻濠州七绝四望亭
七十三岁作
逍遥堂会宿二首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
次韵李朝散游洞山二首
和毛君州宅八咏 凤凰山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其一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
池州萧丞相楼二首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其一
送韩宗弼
和子瞻金山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范蜀公挽词三首
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
次韵刘泾见寄
闰八月二十五日菊有黄花园中粲然夺目九日不
次韵子瞻病中游虎跑泉僧舍二首
病退
官居即事
歙县岁寒堂
次韵转运使鲜于侁新堂月夜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傅银青挽词二首
次韵子瞻上元扈从观灯二首
联句嘲僧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其二
谢人惠千叶牡丹
故濮阳太守赠光禄大夫王君正路挽词二首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仙游潭五首 其一 潭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次韵江法曹山间小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