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钓月为梁秀夫题十首 其三

钓月为梁秀夫题十首 其三

明代 苏仲

一水横江练,千山彻夜辉。垂纶时自遣,应是旧鸱夷。

诗人苏仲的古诗

和煮茗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交加摇影竹窗虚,试问寒炉煮茗初。古霤避烟惟见鹤,小铛吹浪怪无鱼。

通仙有道还堪信,披腹无文愧浅疏。春梦几回呼不醒,凭君摧起二更馀。

次陈推府偶成韵二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今古斯文共一家,如君丰度可人誇。弛张局里真无恙,活泼天机岂有涯。

竹叶别留春意好,蒲帆高挂夕阳斜。相看欲了无穷话,何日同归理钓槎。

寄从侄景贤掌教

明代 苏仲

天高风急雁声微,秋思撩人不可羁。酒盏异乡逢夜月,菊花怜我去年诗。

惭无经济酬明主,浪把文章换布衣。慰我老怀贤辈少,眼中吾侄早声驰。

和煮茗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占断风云一掬春,汲泉分火属何人。凤团巧制传来妙,龙焙初开不放陈。

曾把睡魔都战倒,顿令诗骨倍精神。瓦瓯逼透梅花月,刚好先生与我亲。

庄定山先生最爱石洞老师南山花也北山花之句因继以诗予不揣亦和其 ...

明代 苏仲

骨瘦魂清雪月斜,溪梅花亦岭梅花。乾坤梅我虽吴粤,气味风流自一家。

公傍草堂歌白雪,我邀山月酌流霞。卧林更许收诗草,得拜门墙一日嘉。

闻吴生景勤讣

明代 苏仲

老眼门墙尽日看,衣冠如子亦须难。那知天地昂藏样,若个蜉蝣早暮间。

夜雨几年灯火债,西风遗迹纸窗残。彭殇自古从天定,说与涟洳白首乾。

闻梁景达讣音哭之以诗

明代 苏仲

少年同事业,中岁各相悬。为国心偏远,营家子独先。

一天分楚粤,千里断风烟。老病他乡恨,因君泪雨涟。

钓月为梁秀夫题十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坐石非因钓,披裘各自心。清秋乘皓魄,得意在高深。

得何侍御宗泽书

明代 苏仲

落落湖湘度几秋,天涯身远易生愁。自甘薄分无青眼,谁向荒陬问白头。

扣户忽惊巴蜀客,飞缄光照岳阳楼。开封细阅行行意,始信人间有旧游。

到辰州寄故乡诸友

明代 苏仲

眼中辰水又辰山,有分年来伴笑颜。官到分迁来客少,地逢荒落得书悭。

羁怀寂寞湖湘境,梦寐寻常岭海关。深夜月明眠不稳,浪声风急起前滩。

甲戌除夕和梁应和韵四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山梅带雪映山亭,我爱梅馨雪亦馨。光景几何期月过,酒杯不放片时醒。

莺儿过腊声先变,柳□随春眼欲青。老矣痴愚无用世,几年奔走为虚名。

和周天统韵

明代 苏仲

春花秋月别经年,偶拜车尘便跃然。星斗仰观开老眼,酒杯无尽话前缘。

长江滚出流新句,虚室生光照彩笺。诵到君辞难释手,是居王后是卢前。

钓月为梁秀夫题十首 其七

明代 苏仲

兔影涵波光,浪平无钓饵。自学詹何翁,高蹈平生志。

题春城别意卷送梁献甫还乡

明代 苏仲

出门回盻意弥迟,伯氏承欢只片时。一面风光随马去,曲江春色浴凫知。

莺和别调如相问,燕送新声似有期。临去鹏程应万里,早传春信慰人思。

杂咏五首 其四

明代 苏仲

古人重懿行,今人重词说。词说会媚人,不如甘老拙。

闻举黜陟之典自谓幽辱无疑不意圣恩广大留佐辰府过望之外喜而有作

明代 苏仲

久矣痴顽混世贤,五年官守愧皇天。极知年砾难酬世,敢谓驽骀可著鞭。

孤立每凭公道出,菲才仍得圣恩怜。明朝笑抱春风去,冲破湖湘万里烟。

舟中大雪

明代 苏仲

朔风吹急万牛呼,浪打船头雪涨湖。客子打怜无酒价,行人争得有茶炉。

江山点缀银铺彩,天地分明玉作图。引望江南与江北,老梅谁遗一枝无。

送庞节推升任和柳中丞韵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气吞云梦自优优,骥足三年滞一州。失水暂罹蝼蚁困,抟风终起大鹏游。

酒杯不向离筵减,湖海深悬赤子忧。明日滩头君去也,一声孤鹤海天秋。

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每遇秋光兴便多,偷閒随意入烟萝。云山洞里无拘系,羽客祠前任笑歌。

花酒可怜如我老,簿书忘却奈人何。黄堂太守情偏远,兴比龙山十倍过。

闻从弟时际讣音

明代 苏仲

甲科领荐吾先老,兄弟同袍汝独贤。闻讣弟来情悄悄,开缄无那泪涟涟。

扶携每有家乡梦,光显曾期日月边。独立天涯谁是伴,雁声惊起五更眠。

苏仲

苏仲

苏仲(一四五六—一五一九),字亚夫。顺德人。葵弟。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壬戌(一五〇二)进士,官户部主事。旋忤宦官刘瑾意,出为岳郡散官。十八年,皇帝赐命进防承德郎。武宗正德七年(一五一二),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2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