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飞仙台

登飞仙台

明代 苏仲

轩辕遗迹几千秋,世故消沈万事休。论道客归空白日,垂湖龙去不回头。

仙台有迹留今古,丹法无传已缪悠。逐客偶来寻往事,青山无恙水长流。

诗人苏仲的古诗

奉怀边太守

明代 苏仲

迢迢远道上荆门,曾问人家几处村。单骑劝农黄太守,草根犹有马蹄諠。

送冯有孚正郎改侍御按湖南

明代 苏仲

河桥柳色染春云,按节湖南此送君。岸昔江蓠烟漠漠,野花汀草雨纷纷。

屠牛已试庖丁手,斲鼻还看大匠斤。他日归朝献天子,画图先遣画饥民。

效白乐天放言体二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富比周公安足羡,贫如颜氏亦何忧。千年老鹤终须尽,半日蜉蝣亦自休。

只著虚心随付与,岂容逐物浪干求。有中无有无中有,有有无无水上沤。

途中书所见

明代 苏仲

匹马轻鞭渡浅沙,乱鸣春鸟杂群鸦。鸱鸢喙下争残鼠,荆棘丛中啄腐蜗。

向日小桃花放眼,笼烟荒草欲抽芽。无端老兴随春去,笑杀春风长野花。

承檄往夷中途次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混沌初开后,风烟各自分。山中荒境界,世外小乾坤。

居近狐狸穴,人同犬豕群。自从归圣化,方得染尧仁。

送户部尚书张西溪先生辞官还乡用西溪见寄韵

明代 苏仲

堂堂声价重人间,得遂辞荣出御班。归路烟云千里外,□窝风月两山环。

春光绿墅供吟兴,晚节黄花伴笑颜。清献高风千古在,岭南今日□公还。

甲戌除夕和梁应和韵四首 其四

明代 苏仲

腊残风力阁寒衣,人到衰年酒盏知。稚子夜深还听镜,老夫春到漫裁诗。

百千好事了不得,六十齐头老敢辞。且看斗柄天上转,一年生意是初时。

陋亭

明代 苏仲

剪草除荒著一窝,两行苍翠护云萝。虽无画栋雕梁巧,犹胜巢居穴处多。

敢与尧阶争气味,偶于颜巷得同科。消閒老子时来坐,一笑江山鬓已皤。

游君山六首 其六

明代 苏仲

一点青山一片云,湖中烟景四时新。居无庐舍惟禅寺,人有梵僧共鸟邻。

入望渺然都是水,静观真觉不沾尘。乾坤此地无游览,醉梦人间度几春。

谒湘妃庙

明代 苏仲

焚香展敬湘妃庙,千古荒凉枕碧流。擎日古松皆错落,空山遗像自潇飕。

苍梧道远心长苦,斑竹丛中湿未收。留得万年香火在,落花啼鸟自春秋。

寓吴中西察院蔷薇花盛开

明代 苏仲

带雨滋香淡,笼烟间浅红。客怀看不厌,杯酒傍柔丛。

寿刘别驾尊翁九十有一

明代 苏仲

九十一度春花开,春花春酒几徘徊。藤鞋花为看花著,铁杖何曾点地来。

锦轴受封华故里,瑶池祝寿醉深杯。贤郎本为湖湘隔,千里焚香拜水隈。

梅主为家兄题二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是梅依我我依梅,素分相投碧水隈。有雪有花谁共赏,携诗携酒我还来。

清癯骨格怜同趣,洁白风声果异材。莫谓东家无管刺,腊前催得一枝开。

象州写怀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一片荒山锁瘴烟,黄茅千里断还连。蛇蟠古洞潭生毒,蚓结春沙水似涎。

鼓角喧天人送鬼,松灯照屋夜防蚿。自怜老子何为者,共对荒凉过老年。

至天津有怀陈正郎学之先生

明代 苏仲

曾忆横经泮水秋,碧霄先我得遨游。官同粉署君前辈,职守天津我继休。

江阁诗情来渐远,河豚风味已全收。维舟此日城南道,还说当年事事优。

和煮茗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交加摇影竹窗虚,试问寒炉煮茗初。古霤避烟惟见鹤,小铛吹浪怪无鱼。

通仙有道还堪信,披腹无文愧浅疏。春梦几回呼不醒,凭君摧起二更馀。

元夕有怀先陇用陈大理韵

明代 苏仲

钟鼓声喧彻九衢,洞箫吹月正愁予。千年风木无穷恨,两载松楸别故居。

有酒不沾三尺土,逢人难寄九泉书。东风洒向天涯泪,罔极恩深报答疏。

杂咏五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法士慕观音,想像如或见。我心观世音,常向人间现。

过狮滩

明代 苏仲

险恶狮滩旧有名,舟人到此亦先惊。巉岩乱石剑戟立,奔激急湍雷鼓鸣。

云洞幽深蛇鼠怪,岩崖险峻虎狼争。游人到此高翘首,莫听号猿有泪零。

奉和大参兄见寄韵三首 其三

明代 苏仲

世事纷纷乱扑丝,是谁真怜是谁痴。坦怀天地随缘分,过眼风花总未知。

词客贾生空愤世,诗家杜老浪忧时。是非千古浑无定,不属冥冥更属谁。

苏仲

苏仲

苏仲(一四五六—一五一九),字亚夫。顺德人。葵弟。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壬戌(一五〇二)进士,官户部主事。旋忤宦官刘瑾意,出为岳郡散官。十八年,皇帝赐命进防承德郎。武宗正德七年(一五一二),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2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