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用陈石斋对酒韵寄故乡诸友

用陈石斋对酒韵寄故乡诸友

明代 苏仲

我爱山中宅一区,半生风月笑谈馀。花间鸟到知人意,树底风来得我娱。

历览江湖千载兴,懒拈灯火十年书。白头偶入鹓行里,争奈屠牛术已疏。

诗人苏仲的古诗

和陈石斋寻梅

明代 苏仲

几个寒鸦点雪陂,先生驴背晓初时。相携野寺寻知己,索笑横塘续旧诗。

得意每忘山远近,冲寒不怕酒醒迟。那知此夜前村月,瘦影香中更几枝。

谢李黄门见招不赴

明代 苏仲

忽闻天上故人呼,颠倒衣裳遣子扶。争奈烟津缺舟楫,不胜云水涨江湖。

春风胜赏花千朵,深院生香酒百壶。宾主贤豪如此会,野人无分笑区区。

舟次临湘复步边太守韵

明代 苏仲

白浪湘江推白沙,舟中人老不忘家。偶看倦鸟怀乡土,每对秋山数岁华。

二女庙前僧作寺,三闾冢上客锄瓜。高风千古人如在,愁向荒城起暮笳。

过大荆驿次韵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荆驿台高望眼长,路当冲要接疆场。鸟声啁哳鸣幽径,树影交加上粉墙。

远岫笼烟将暮色,片云拖雨送秋凉。借眠人老无清兴,不梦当年睡海棠。

过夷中途次四首 其三

明代 苏仲

迢迢来路奈渠何,一棹风烟两鬓皤。百转溪通夷獠境,万重山隔犬羊窝。

潭深滩急长蛟占,树古崖高怪鸟歌。跋涉不愁人笑我,聊因跋涉得诗多。

求闲有作二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意我前生是所狂,逢人安敢说行藏。无端人月头颅改,其奈江湖梦寐长。

短径久荒黄菊瘦,白云深处紫芝香。老牛不受人拘管,为爱春沙水草芳。

奉和边太守送还韵四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附骥曾陪入锁闱,别来春雨几霏霏。相逢又上荆台饮,宾主殷勤尽醉归。

忆归二首 其二

明代 苏仲

名忝甲科非易得,官登别驾不为卑。十年食禄知踰分,两考无功敢自欺。

驽马祇应贪栈豆,鹪鹩敢拟到天池。薄田可了山中事,行路高低各自宜。

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一

明代 苏仲

每遇秋光兴便多,偷閒随意入烟萝。云山洞里无拘系,羽客祠前任笑歌。

花酒可怜如我老,簿书忘却奈人何。黄堂太守情偏远,兴比龙山十倍过。

自寿为李国瞻题

明代 苏仲

或者山中有道流,年周甲子尚休休。时逢周世看青鬓,眼见诸孙未白头。

柱杖客归花底月,拜天人愿海添筹。从今不管尘嚣事,烂漫看花几度秋。

谒湘妃庙

明代 苏仲

焚香展敬湘妃庙,千古荒凉枕碧流。擎日古松皆错落,空山遗像自潇飕。

苍梧道远心长苦,斑竹丛中湿未收。留得万年香火在,落花啼鸟自春秋。

题春城别意卷送梁献甫还乡

明代 苏仲

出门回盻意弥迟,伯氏承欢只片时。一面风光随马去,曲江春色浴凫知。

莺和别调如相问,燕送新声似有期。临去鹏程应万里,早传春信慰人思。

偶题八首 其七

明代 苏仲

得莫欣欣失莫悲,虫肝鼠臂亦何辞。格天事业不足侈,一片浮云过眼飞。

过狮滩

明代 苏仲

险恶狮滩旧有名,舟人到此亦先惊。巉岩乱石剑戟立,奔激急湍雷鼓鸣。

云洞幽深蛇鼠怪,岩崖险峻虎狼争。游人到此高翘首,莫听号猿有泪零。

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三

明代 苏仲

仙客祠前古木阴,黄花有约共相寻。虚教太守多情分,堪叹中丞抱恨深。

酌酒共谁争好兴,登山无伴废长吟。迢迢匹马空回首,独倚西风冷透襟。

病中偶作

明代 苏仲

遭际风云起海涯,赤心谋国已忘家。扣囊正欲扶公道,补衮无能敢自誇。

病骨久淹三月里,衰颜今作几分加。驰驱未了平生愿,全仗通神药鼎嘉。

送董司训之任

明代 苏仲

红杏香风远,青毡岁月新。泮池鸣讲鼓,多士细论文。

寓华容连日阴雨写怀

明代 苏仲

客舍萧条乱草侵,夹旬风雨昼常阴。青蛙绕屋声如阵,白鸟侵人嘴似针。

老眼不堪劳案牖,薄才无计转伸吟。自知久矣妨贤路,一意怀归恋旧林。

贺顾氏母七十有五

明代 苏仲

人到稀年万一中,稀年富贵更奇逢。楼台明月笙歌闹,罗绮春风笑语丛。

玉斝祝辞香缥缈,蟒衣趋拜烛摇红。花间不管韶光去,岁岁南山对酒缸。

寄谢周天统先生惠以银鱼

明代 苏仲

冰肌雪骨且敷腴,水族中间可少渠。沧海未离珠母穴,寒潭曾共玉龙居。

水晶宫里真堪荐,白璧盘中品绝殊。疏懒郎官兼老病,此君何事到吾庐。

苏仲

苏仲

苏仲(一四五六—一五一九),字亚夫。顺德人。葵弟。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壬戌(一五〇二)进士,官户部主事。旋忤宦官刘瑾意,出为岳郡散官。十八年,皇帝赐命进防承德郎。武宗正德七年(一五一二),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2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