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赋赠袁临侯督学

赋赠袁临侯督学

明代 孙传庭

柏台磊落振孤踪,直道终应圣主容。殿上道惊人是虎,斗间今识剑为龙。

文章自系千秋业,礼乐原推一代宗。吾党相期殊不浅,河汾佳士正云从。

诗人孙传庭的古诗

亳都秋兴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十年萍梗叹浮踪,一篆忧劳滞宋封。久客益工离乱赋,长愁欲失壮游容。

楼头夜月吹双凤,塞下秋风泣九龙。为忆故人天极北,何时归去日相从。

九日邀诸友同集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霜天摇落动清哀,词客相将自快哉。雅兴不随枫叶落,芳樽好共菊花开。

百年胜日登高会,四座雄风作赋才。新酿正饶看菊饮,门前不用白衣来。

赠相者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谁将姑布动公卿,洛下原来旧有声。一领青衣双碧眼,教人到处说髯生。

初夏小憩映碧园

明代 孙传庭

小憩山园静,清和四月天。柳飞琼玉乱,荷散碧钱圆。

腊酒邻翁送,芽茶稚子煎。声声布谷鸟,惊破午窗眠。

山中杂吟 其五

明代 孙传庭

树起不见山,云生不见树。来往翠微中,衣湿非关雨。

送田御宿大参归里 其十

明代 孙传庭

吾生常落落,于世总悠悠。龙剑殊难合,骊珠岂易投。

浮樽分郢唱,飞舄共梁游。自许生平在,当为知己酬。

次冯二瑞韵留别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迂僻殊多感,非耽一壑娱。衣冠犹蹻蹠,泉石亦穿窬。

声气分高士,肝肠托腐儒。相期能不浅,吾世见唐虞。

灵邱山中

明代 孙传庭

平生耽幽赏,所在恣冥讨。偶来此山中,悠冥畅怀抱。

怪石高插云,直欲凌苍昊。霏微小雨来,空濛山益好。

乍看瀑布飞,忽疑天河倒。香雾散新花,锦兰藉细草。

层岩转深壑,蓊翳悉难考。古来观空人,往往志蓬岛。

求之不可得,徒尔滋烦懆。咄咄今日游,顿令俗肠扫。

应接自不暇,何必山阴道。

送田御宿大参归里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已作贤人隐,那禁义士伤。鱼还谁矢直,鸟尽尔弓藏。

五岳游堪壮,千秋气转扬。惊看双鬓短,元不负君王。

塔院寺

明代 孙传庭

名蓝薄暮挹新晴,云搆天开象外清。月色搆空浮塔影,松涛满谷带钟声。

千年功德扬先后,万圣庄严佑我明。瞻礼不禁心地肃,欲从檀越悟三生。

涌泉寺八咏 其四 仰公春晓

明代 孙传庭

浮生觉如梦,至理色即空。林莺一声曙,天地为启蒙。

名蓝存胜迹,新花发故丛。此中有密谛,安能启仰公。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落木萧萧叶渐稀,客閒犹厌岫云飞。三秋卧病逢迎少,十载为郎踪迹微。

兵火自馀松菊径,风霜不碍薜萝衣。故人漫切弹冠望,为语西山蕨正肥。

秋夜不寐 其十九

明代 孙传庭

气节文章世两难,真宜才子作言官。时英争睹囊中草,大吏犹钦柱后冠。

按晋河山殊借色,趋朝霜雪正生寒。共知足副澄清志,不忝鸣阳一凤看。

秋日炳寰王翁携榼相过因邀刘逊庵兄弟同集

明代 孙传庭

高饮谁堪继鹿门,多翁风尚晚逾敦。耆年雅兴犹诗社,暇日清欢但酒樽。

有客悲吟同宋玉,何人起舞似刘琨。相逢惟问奚囊物,旧赋新诗与细论。

大梁道中

明代 孙传庭

桃花烂漫水潺湲,何事风尘恼客颜。四海事人堪定乱,百年吾道合投閒。

怀中有璧羞逢主,囊里无钱欲买山。事度言归归未得,梦魂空绕雁门关。

许亦龄持朱允冈吉士扇头韵索和走笔次之

明代 孙传庭

閒馆清言夜更宜,开襟又到酒酣时。尊前襟雪生长铗,楼外青霞落远陂。

梁苑秋光惊过眼,楚天露气欲沾脾。不知何处寒砧急,银汉迢遥月转迟。

涌泉寺八咏 其七 溪桥晚眺

明代 孙传庭

策杖涌林外,徙倚溪桥晚。静碧饮长虹,夕阳在绝巘。

云归洞壑幽,倦鸟望林返。悠然纵双目,神与目俱远。

留别吴鹿友中丞 其三

明代 孙传庭

正切安危倚,胡兴归去情。道看八座浅,官较一邱轻。

鸾凤惟应隐,虎狼未是横。怜余不解事,叱驭一何营。

送别武子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戎马愁方剧,那堪送远人。看云怜别苦,折柳问归频。

宦况惟余拙,交情独尔真。明年十日酒,同对帝城春。

九日邀诸友同集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招携素友共清嬉,倾倒高斋九日期。应节茱萸看自好,经秋菡萏讶全衰。

乾坤此会人同健,风雨连宵酒更宜。酩酊不禁狂态发,偶然落帽未为奇。

孙传庭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 20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