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新正十三夜李念腾招饮署中赋谢 其一

新正十三夜李念腾招饮署中赋谢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良宵清宴酒如渑,剧饮酣歌逸兴增。我欲问天宜有月,君堪照夜不关灯。

慨慷元自空三辅,裘马何妨似五陵。玉树临风殊皎皎,阶前火树漫相矜。

诗人孙传庭的古诗

园居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窥园时纵履,随地得悠然。曲涧双桥转,危崖一径穿。

摘蔬遴嫩菌,试茗汲新泉。憩荫垂杨下,飘飘意欲仙。

许亦龄持朱允冈吉士扇头韵索和走笔次之

明代 孙传庭

閒馆清言夜更宜,开襟又到酒酣时。尊前襟雪生长铗,楼外青霞落远陂。

梁苑秋光惊过眼,楚天露气欲沾脾。不知何处寒砧急,银汉迢遥月转迟。

送友人还里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隋堤春望草离离,愁是天涯惜别时。沦落非关才独短,迂疏自合众相疑。

风尘世上吾青眼,文酒场中尔白眉。此去故园应有赋,好将云树动遐思。

岳莲篇寿田御宿大参

明代 孙传庭

我闻华岳之顶,池生千叶莲。采而服之成神仙,华岳之名以此传。

雁门使君神仙者,自幼生长华岳下。早探玉版嚼金丹,驾鹿骑龙如走马。

使君咄咄薄霞举,挥手山中谢毛女。徜徉陆地漫浮沉,冥搜时共岳灵语。

岳灵使君相下上,烁烁莲花开五脏。落腕雄文擘巨灵,山鬼叫号混沌丧。

一日声名动帝闉,夷然束带向风尘。凫舄蹁跹聊玩世,骢马腾骧亦避人。

骢马春明不可留,玉节雄藩领上游。才向匡庐观瀑布,忽依勾注揽斗牛。

勾注烟云接五峰,文殊见后多遐踪。遍地平铺金菡萏,倚天高插翠芙蓉。

使君静对意何有,紫塞烟销靖刁斗。扫榻焚香诗思幽,欲唤太华共杯酒。

每来访我荷池边,如临玉井意嫣然。为言十丈花开处,使我两腋同飞仙。

仲夏六月荷英鲜,恰逢使君开寿筵。我有白云不堪赠,特为赋此岳莲篇。

惟愿使君如莲还如岳,赤英倾日绿阴稠,千秋万载标卓荦。

永明寺同诸友夜酌不坏广莫二上人啜茗在坐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此日真堪号最閒,忻随暝色扣禅关。祗园宫阙凌霄搆,鹫岭烟峦入夜攀。

僧为谈深偕看月,客因游倦拒登山。坐来我倍饶清兴,一路新诗取次删。

秋夜不寐 其十五

明代 孙传庭

清宵爽气小斋偏,一榻萧閒可悟禅。欢赏几虚游野屐,幽寻漫贷买山钱。

徵书不就高思邈,博物无能愧茂先。客况真同秋意索,祗应搔首问青天。

庞雪涛至署中留酌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思君愁逐太行高,此夕芳尊任我曹。月满空庭生桂树,风翻清漏落松涛。

百年道义交元古,一载天涯意转豪。多难独怜余未已,却因时事惨皮毛。

留别吴鹿友中丞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自是英雄别,那禁倍黯然。云霄空道路,天地正风烟。

落日干戈外,孤城鼓角边。此时分手去,不独怅离筵。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五 五微

明代 孙传庭

解语都无语,因知喻意微。飞扬同翠盖,绰约并红衣。

幻岂方神女,愁宁托帝妃。独清怜众浊,水上自相依。

留别吴鹿友中丞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已为苍生病,仍成社稷功。伏床亲草檄,裹药自临戎。

毳帐连宵北,衮衣信宿东。岘山碑可续,堕泪古今同。

田御宿大参携榼饮余映碧园李念腾计部同约以事阻未至

明代 孙传庭

壶觞就我河之滨,雅兴高情事事真。看竹不知谁是主,爱莲其谓此何人。

游岩本是耽泉石,思邈从来志隐沦。独怪长源虚此会,空斋应怅月华新。

栖贤社

明代 孙传庭

十里青松一径烟,嵩阳老衲此安禅。宽余许似渊明否,贤社何妨继白莲。

郊行有感

明代 孙传庭

涧底冻阴犹漠漠,岸头草色已芊芊。袛缘物理分高下,不是春光有后先。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明代 孙传庭

惊见嘉莲涌,真成别样红。双葩霞采异,一干素心同。

并映西溪日,平分十里风。似闻关瑞应,吾欲问玄工。

秋日炳寰王翁携榼相过因邀刘逊庵兄弟同集

明代 孙传庭

高饮谁堪继鹿门,多翁风尚晚逾敦。耆年雅兴犹诗社,暇日清欢但酒樽。

有客悲吟同宋玉,何人起舞似刘琨。相逢惟问奚囊物,旧赋新诗与细论。

春夜同武子联句

明代 孙传庭

九十春光渐欲残,客心无事一凭阑。谈兵漫洒丁年泪,把酒堪消子夜欢。

快阁烟霞同汝梦,芒山星月好谁看。愁听啼鸟声声急,一曲燕歌不忍弹。

山中杂吟 其八

明代 孙传庭

留骖僧罢磬,肃客寺敲钟。迎送能俱废,愿将幽意容。

樊淑鲁以九日灯下作见示次答 其二

明代 孙传庭

九日偏怜得句奇,诗情惟许素秋知。风尘落落谁青眼,文采翩翩尔白眉。

閒品霜枝飞玉屑,清分露气倒琼饴。遥惊夜半挥毫处,笔阵犹嫌刻漏迟。

郡城夜眺

明代 孙传庭

立马城头月未阑,楼台新霁暮空寒。客心此际真悲壮,指点欃枪仔细看。

赠相者 其一

明代 孙传庭

谁将姑布动公卿,洛下原来旧有声。一领青衣双碧眼,教人到处说髯生。

孙传庭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 20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