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蕡
鳌峰朝日鹊声稀,内使传宣下紫微。予告不须留秘阁,许归仍及赐春衣。
恩浓玉检天书湿,人去金茎瑞气稀。况是阳和二三月,都门柳色正依依。
过荆州
高情长记仲宣楼,醉里临风赋倦游。千载词华人似玉,客船今日过荆州。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六
世箓文星苦不齐,我辰生处直孤栖。大都离合原关命,错怨车轮与马蹄。
题唐侍仪双鲤轩
唐生昔侍双亲时,当庭日舞如花衣。严亲去世慈母在,孝养足慰无穷悲。
唐生今年三十几,慈母高堂尚多祉。养志谁能论八珍,作堂暂寄名双鲤。
双鲤双鲤白且鲜,日须二斗新铜钱。宁劳姜妇水中觅,不学王生冰上眠。
人生有亲殊可乐,亲馔有鱼尤不恶。娱乐从兹到白头,声名况是登黄阁。
我生我生缠百忧,庭帏风木悲清秋。为君援笔赋双鲤,每一读时清涕流。
莲花曲
莲花复莲花,莲花相交加。叶如云鬓偏宜绿,花比妾容还更佳。
莲叶莲花相对好,妾容妾鬓愁中老。
红梅二首 其二
丹青学写寿阳姿,艳杏仙花嫩柳枝。犹记醉邀何水部,淮西歌吹旧台池。
集句七言绝句诗 其八
欲写愁肠愧不才,依稀犹记妙高台。问馀别恨知多少,巴蜀雪消春水来。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二
百年夫妇本同心,旧爱新怜梦里深。料得君非题柱客,枉教人赋白头吟。
姑苏开元寺
梵宫春尽落花时,倦鸟犹啼竹树枝。想见风流唐太守,绿阴满院坐题诗。
集句七言绝句诗 其十
春愁冉冉带馀酲,珍簟银床梦不成。知子远来应有意,酷怜风月为多情。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一
供佛清斋折露葵,课经时绕白莲池。云鬟祇欠金刀剪,顿是山庵苦行尼。
墨竹九首 其五
秋寒万玉倚云青,青入君山白凤翎。偷得云和千载曲,夜深吹与老龙听。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十八
长乐歌钟醉五侯,沧浪何似泛扁舟。无人解得閒中意,云满秋空水自流。
集句七言绝句诗(一十二首。续拗体诗三首)
之官平原留别诸老
朱衣和泪别龙庭,瘦马嘶风出凤城。托迹禁闱原已重,之官名邑未全轻。
驰驱祇笑儒生拙,悯念难忘圣主情。后夜玉堂清夜永,紫薇花月向谁明。
送牛应祥都阃
将军淮北分符地,正在隋家古汴河。别馆芙蓉飘绣帽,御堤杨柳映雕戈。
强兵戍久通胡语,降虏年深解汉歌。此去看花朝上国,春风天上听鸣珂。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
晚出金闺望故乡,芙蓉峰影月苍苍。归途跨得银鞍马,原是天闲小乘黄。
送陈御史孟阳之官西河
几年文墨侍彤闱,妙句曾看对御题。翠柏台前听雨漏,金莲炬底立霜蹄。
当时意气青云动,此日凄迟皂帽低。歧路相逢又相别,滦河烟树冷凄凄。
落花曲
昨日见花开,今日见花落。花落花开还满枝,人老终无年少时。
劝君及时且行乐,莫管花开与花落。
墨竹九首 其九
葳蕤万玉晓撑风,应是清溪野水东。更画接篱颠倒着,嫩凉添我绿阴中。
次池州
向晚九华山下泊,望云遥忆宋齐丘。尘中曳履留仙迹,方外寻真是胜游。
宝匣龙鸣星彩动,砂床虎跃电光浮。枫林影落墟坛静,何处天风鹤驭秋。
孙蕡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440篇诗文
代内赠别二首 其二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八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二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十
送高文质游杭州
桂岩题王昌泰卷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一
墨竹九首 其八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二十八
虹县九日登五女冢五首 其五
赠端孝思文学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二十四
寄高彬四首 其一
翠筠轩为源上座题
送王给事南还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一○七
寓居传小楼怀以成
赠达禄修撰道夫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三
送张典籍讷之官大同经历三首 其一
送林毅寄彭万里参政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九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六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一○三
奉酬四川戴佥宪文信见访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七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六十五
耕父词
怀白云山房
虹县九日登五女冢五首 其一
赠杨主簿时为金银闸坝官天台人三首 其三
输役萧墙
拟古诗十九首 其七 明月皎夜光
新会月华诗
怀黄徵士观复
送刘芳之入蜀
寄张御史常泰
题杨肇初墨菊图
次浔阳二首 其二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二十二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十四
虹县九日登五女冢五首 其二
聊城见荷二首 其二
葵花曲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七十二
怀青城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十三
寄赠广东郑宪使金宝
高昌老翁行
罗浮歌寄洛阳李长史仲修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八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五
怀揭孟固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一 回车驾言迈
送虹县尹陈影明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五十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