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继皋
白首轻微禄,清时早乞身。挂冠辞汉月,归棹及王春。
世事深杯得,閒情倦鸟亲。无劳买山隐,家在五湖滨。
张湫晓发
官程候晓发,川柳拂船低。雨过防新涨,烟开辨古堤。
莺花看逼夏,鸡犬欲闻齐。多少征人梦,萋萋草色迷。
发临清
我行向宛洛,道路何逶迤。冠盖耀林落,车马纷以驰。
王事岂不劳,顾盼生光辉。永言无辱命,庶以扬鸿徽。
入山有感仲山师隐居
夫子传经日,何人不及门。云从绛帐隔,空此青山尊。
源正河汾广,春深桃李繁。谁寻各言志,感遇共酬恩。
戏为元方送文如 其二
沼花惟有荷花红,卿比荷花又不同。爱得花开将结子,再三珍重五更风。
寒夜管山人携具过访分得肥字
周南留滞未能归,江畔鲈鱼几度肥。岁晚惊心羁宦薄,天涯乘兴故人稀。
林光引月过閒幔,夜色将寒上敝衣。君亦萍踪流落久,一尊何限思依依。
江上迷渡
江乡渺不极,风雨况迷津。自爱寻山径,何妨问野人。
潮回愁欲暮,草湿想馀春。敢有飘零色,浮云客里身。
题云水奇踪卷
兴以名山发,游因汗漫奇。偶随流水去,时与白云期。
高士吾能传,如君世所师。肯同垂钓者,名姓使人疑。
哭施龙冈先生 其二
太守来雄郡,诸生满学宫。论文多暇日,为政美清风。
除目投荒远,伤心阅数穷。潸然国士泪,飘洒断云中。
五月砧声 其三
暮砧声断火云收,力尽深闺泪暗流。谁道玉门寒信杳,妾心何日不如秋。
赠李参军兄弟自凤阳弃官归四明
挂冠何日返荆扉,携手云林世所稀。家在淮南搴桂去,身同贺监乞湖归。
池塘梦是王孙草,荷芰裁为隐士衣。多少五陵裘马客,秋风閒却钓鱼矶。
送茹懋集山人还乡二首 其一
辞家日以久,归骑逼微寒。作客风尘倦,依人道路难。
行歌劳陟屺,持赠托纫兰。别去空相忆,深杯此夜残。
送文文学读书虎丘之梅花楼 其二
汉廷寥落滞雄文,燕市悲歌忽送君。调里寒光回夜雪,行边真气动秋云。
巨源交态疑中散,山令才名视右军。江阁梅花应好在,可能吟向凤城闻。
送沈孝廉试礼闱
不乏东南美,如君弱冠稀。人今誇玉树,名已动朱衣。
朔雪飘征路,文星指禁闱。春风上林日,骑马看芳菲。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其二
会心那在远,小筑见幽情。过雨宜花事,当风忽鸟鸣。
青山供卧起,白日废逢迎。懒病依然惯,非高吏隐名。
送管山人游山东 其一
绿酒黄花此送君,高城远雁不堪闻。随风若到天门观,为寄峰头一片云。
送狄明府之官交河
郎官新出宰,早晚下滹沱。古渡层冰壮,荒城积雪多。
君才元慷慨,民俗亦悲歌。预想鸣琴暇,能无剑客过。
和卓参军韵送陈邦珽判官忠州
惜别仍为卜夜欢,春郊那问漏声残。身辞凤阙分符竹,家傍渔矶忆钓竿。
层阁勒铭他日事,横厓叱驭古人看。薄游不少青云业,倚醉无歌蜀道难。
送骧宇顾丈按鹾河中
绣衣雄斧简书催,盐筴军须急上才。骢步暂劳衔命去,虎形争待献功来。
传飞秋色严霜度,台俯河流底柱回。体国忧边今日事,贤良新议属君裁。
晚行呈建初山人
千樯夹岸集如云,一苇中流鼓吹闻。月吐苇风来海色,风摇南浦动波纹。
王程乍向青徐度,使节遥从宛洛分。可是客星高傍斗,天边鸾鹤故为群。
谒初祖
云开初祖殿,清磬礼香筵。座拥三花净,灯明几叶禅。
山屏围积霭,石室泻流泉。欲问西来意,松风一洒然。
孙继皋
(1550—1610)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292篇诗文
下太和
秋尽日雨
赠吕布衣
雨泊用兼字十六句
山中谣 其一
解钱徵君自嘲以入贺长至故 其三
送张孝廉弦所应南宫试
送钱匡庐还德清 其一
送管山人之临清 其一
秋仲龚方伯旷适园社集蜀客雷樵阳全真适至分得先字
寄题钱山人园居 其二 香雪馆
古柏词寿虞母 其三
遥和吴止庵侍御登登州蓬莱阁看海上月出 其一
得玉酒船漫赋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其十
赠楚孝子无学居士
夜集得年字
嵩阳宫汉封将军柏 其一
雨霁有怀钱徵君 其二
题紫蝴蝶花
寄沈祁阳复吾
送王博士自江阴还安东
巴蜀杨方伯过里为其尊公寿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其六
谒二祖
寄题钱山人园居 其三 待月廊
秋日同王典客顾孙二太学暨诸亲故游眺蓉湖庄二太学有作余亦嗣响
送王弘所南还
贾弘庵观察山园社集玉兰花下得南字
对菊得诗字与若抚同赋
送徐光禄挂冠还荆溪
题衡泌园册
和韵送王大归石沙旧隐
哭施龙冈先生 其三
送钱匡庐还德清 其四
留钱徵君思归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其九
赠华上林中宇二绝句 其二
东门路
吴司理考绩
和大宗伯罗公瑞雪应祈之作次韵
顾光禄管山人轩窗坐月分得生字
送李山人
送林司理应召北上
送中表绍堂南还
范东生戚不磷见访留饮玉兰花下限悬字
嵩阳宫汉封将军柏 其二
题张民部抱关问寝图
送华三还南 其一
花朝后一日王彦贻黄清父姜固孟同集枣轩分得欢字
题秋海棠卷
送陈稚登游南雍 其一
送徐仰亭学博调官易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