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元宵后大雪访吕凤仪次戈宇清李公从马嘉贞联句韵

元宵后大雪访吕凤仪次戈宇清李公从马嘉贞联句韵

明代 孙绪

北望衡茅信脚行,向人风雪自多情。孤村梅影怜春瘦,穿土萱芽待晚晴。

斜日平林云渐薄,方塘活水鉴同明。鹍程终见归鹓序,未许鸥盟老此生。

诗人孙绪的古诗

初度宿马嘉贞周溪别墅三首 其二

明代 孙绪

水头秋思动疏枝,鸟外烟霞佐酒卮。衰老怕逢初度日,娇痴翻忆少年时。

世无鲍叔谁相念,坐有韩娥醉不辞。太乙长庚俱浪说,夜深引领望南箕。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 其六

明代 孙绪

我庐双宝剑,来自阖庐宫。上庐百宝环,下庐千金玒。

入水斩蛟鼍,入山斩罴熊。三年不得试,开匣生冷风。

临岐解相赠,归去时磨砻。惜哉两无用,所贵心相同。

古意送张学谕尹献县三首 其一

明代 孙绪

沧海渺无际,泰岳高无垠。谁云宇宙宽,势欲包浑沦。

美荫盈山阿,美味盈水滨。就中细幽讨,乃辨蹊与津。

由来广邈区,深藏自天真。相彼云霄客,襟怀盎如春。

结屋海山麓,丹诚对苍旻。朝望蓬莱居,暮见秦宫人。

俯首瞷人世,万象成浮沈。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 其二

明代 孙绪

君去何匆匆,我心日恻恻。遥望东园花,憔悴无颜色。

送君出前途,惶惑忘南北。我车岂不良,我马岂不力。

有具将安施,多岐迥无极。归来检文字,成败渺难识。

古今趋一途,抛书空叹息。

秋江鸥鹭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孙绪

一夜西风拂树林,霜崖高处水声深。潇湘千里无穷意,漠漠长空识此心。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 其五

明代 孙绪

缈缈云中山,曲曲山下路。杲杲春日明,下下春云度。

唐风宛未改,汾水波扬素。计君归日程,正当三月暮。

清樽对落花,莫问尘与雾。

挽黄兵部实夫乃正

明代 孙绪

青鸾飞去夜堂寒,身后身前万虑殚。失口有时谈旧事,伤心何日到新安。

短床衾枕如相念,破釜糟糠不可餐。莫羡上林花卉好,一春风雨坐凋残。

寄乔太宰四首 其一

明代 孙绪

乌兔日东西,鸿雁岁南北。缅怀千古人,曾未一瞬息。

桃李接庭堂,蔷薇戒荆棘。闭户扬子云,寂寞无颜色。

哭杨师文二首 其一

明代 孙绪

北村风景总非前,记得西堂醉共眠。中散已亡琴自绝,徐生忍见榻犹悬。

停云低度孤帷月,滞雨空迷万里天。泉路莫嗟浮世短,秋灯稚子夜如年。

古意赠聂东之判华州三首 其二

明代 孙绪

君标松桧孤,我爱山林独。同心利断金,相看润如玉。

永夜短檠灯,偶坐话心曲。问君何所往,西秦佐州牧。

秦路远迢迢,秦关高矗矗。书囊从此别,力尽相思目。

司马相如 其一

明代 孙绪

一拂冰弦万古思,娉婷谁不愿齐眉。可堪题柱荣归后,不似临邛初见时。

病中次杨师文见寄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孙绪

到处轻车压路尘,閒愁如觅妒佳辰。溪山千里共明月,风露一庭怜此身。

花外断鸿新物色,水边骢马认游人。陈蕃旧榻应无恙,记得当年吐锦茵。

七谣赠璞冈赵明府 其六 捕蝗谣

明代 孙绪

蝗莫飞,蝗莫飞,闾阎赤子方啼饥。蝗莫育,蝗莫育,田野青苗未成熟。

汝飞漫天复育子,将使吾民骈首死。吾受命,吾专城,誓与吾民同死生。

汝不尽灭吾不去,吾曹与汝元无情。手疮痍,面黧黑,郊原弥望黄云色。

司马相如 其三

明代 孙绪

临风一曲凤求凰,窗外时时腻粉香。风定月明人去后,孤囊今夕又藤床。

戈宇清上舍便面

明代 孙绪

家住清江边,来往江上路。扁舟惯风雨,清上爱情素。

种竹满江浒,大半裁渔具。垂竿蛟龙长,横笛沧浪度。

平生济川心,付彼沙头鹭。闻说东海上,昏昏气成雾。

留取丝纶手,终与鳌鲸遇。朝出江头渔,暮出江头渔。

朝暮此中事,自有周王书。

圯桥进履

明代 孙绪

蹙项诛秦只绪馀,争如云壑赤松居。也知高帝轻儒者,终负先生手授书。

东波琴操

明代 孙绪

词锋如箭口悬河,一语投机大梦吪。今日平康谁得似,只闻鞍马夜来多。

送李公遇少参回憩周溪寺

明代 孙绪

雪消幽径大师房,新茗供棋笑语长。南去故人今数里,东家昨夜忆连床。

坐闻清梵心无累,地隔红尘水亦香。明日回思又陈迹,卫河云树晓苍苍。

寒鸦万点图二绝 其二

明代 孙绪

高树平柯满上林,夕阳未下昼阴阴。谁从群啄争餐处,识得无穷返哺心。

代杨师文送方别驾还景州

明代 孙绪

古人重循良,仁恩在黔庶。今人重循良,瑰奇在声誉。

羡君道术奇,不爱名实著。把手问饥羸,低头理沮洳。

德化甫三月,歌谣闻处处。往年锥并无,今得饔飧饫。

熠熠鹰鹯群,忽睹祥鸾翥。简书昨日下,别我欲何去。

清漳溯新流,黄堂归旧署。习习风徐来,窅窅天方曙。

望望北天云,百忧复千虑。

孙绪

孙绪

初人。洪武中官饶阳知县,均赋役,清刑罚,以廉能称。► 13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